水利信息化与自动化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展望

2020-05-19 03:16康振宇孟凯庆
科学与财富 2020年6期
关键词:自动化发展趋势水利工程

康振宇 孟凯庆

摘 要:隨着互联网与云计算技术的发展,相应提升了各行业领域的信息化水平,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利自动化和信息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能够有效支撑信息自动化采集、传输与共享。此次研究主要是分析水利工程的发展现状,讨论现代技术对水利信息化的影响,展望水利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水利工程;信息化;自动化;发展趋势

水利自动化属于水利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建设。水利自动化与信息化发展一致,具备统一的发展方向。对于水利信息化规划来说,重点在于水利信息规划。我国在颁布水利信息化规划之后,分析了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水资源缺乏问题。尽管我国具备丰富的水利信息,然而信息采集和应用方法咯,影响了水利自动化和信息化发展。本文分析水利自动化和信息化发展现状,介绍水利未来发展趋势。

1、水利信息化和自动化

1.1水利信息化

对于水利信息化来说,在各类水利机器设备中应用现代化技术,实现信息采集与处理机械化,提升水利事业运转效率。水利信息化是通过现代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开展全方位信息化处理,深度挖掘信息资源,确保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优化配置。在计算机技术支持下,可以不断深入水利信息采集传输,提供优质的存储与处理服务。在信息化建设指导下,水利信息化建设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新服务,全面提升水利管理水平。将水利信息资源开发作为核心,立足于发展现状,确保水利事业的长久稳定发展。

1.2水利自动化

水利自动化是管理自动化系统,属于供水调度系统平台,具备较强综合性。该平台可以将取水泵站,自来水厂和水源井等单元纳入到监控管理系统中,可以实现计算机与移动终端的同步监控。水利自动化系统包括远方端站、中继站、监控中心。监控中心主体为微机系统,需要配置数据通信设备,采用计算机专用电源。远方端站站主体为单片微机,配置数据通信设备、执行段、传感器。中继器组成,包括中级控制器和数据通信设备。中继站和端站采用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工作。

自动化系统功能在于采集和处理数据。利用短暂执行端和传感器,可以采集数据、执行命令。各站数据通信设备承担数据传输任务,监控中心站承担数据处理任务,包括识别数据,校验数据和分析数据。

2、水利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

我国所建立的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具备云服务架构雏形,由上层部署监测数据的服务器,各层配置使用应用软件。设计平台开发支撑类通用软件与平台。我国县开展基于云计算技术的防汛信息集成平台研究项目,并在某地区水利局应用示范。该项目结合云管理、云搜索和云预报,建立多个系统的交叉处理平台,全面体现出云技术的智能化和一体化特点。

2.1水文自动测报系统

我国最早是在采集防汛信息领域应用水利自动化技术,该项技术可以准确高效采集信息,还可以处理和运输信息,属于早期水文报测系统。在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通信技术日益成熟。信息传输不在应用短波信道传输方式,开始逐渐转化为超短波信道传输、微波信道传输和卫星信道传输,不断加强组网能力和信道宽度,提升网络可靠性。

2.2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现阶段,我国水资源管理决策主要是评估评价水资源、预测预报水资源,提供水资源决策支持,并应用于水资源调度、信息发布与中长期规划中。信息资源主要包括水文信息,水利工程信息,用户信息,社会经济信息和生态环境信息。水利自动化应用的典型案例就是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能够全面提升水资源管理效率,还能够减少水资源浪费。

2.3水质监测与管理系统

在水利自动化技术应用过程中,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属于典型案例。该系统功能主要是采集和处理各类水土信息,同时应用多种现代化技术,比如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监测技术。所以信息化技术属于系统建设的基础。水资源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为自动化水质监测和评价,同时能够对突发性污染事件进行移动监测。

3、水利信息化和自动化发展趋势

3.1水利自动化发展趋势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水利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必须围绕以下几点:第一,将水利自动化技术合理应用到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中。水资源决策内容包括水资源预测、信息发布、调度评估与设计规划。收集水文生态,信息,用户信息和社会经济信息,通过自动化技术进行优化分析,联合专业判断作出最科学的管理决策,以此满足水利事业的发展要求。第二,建立基础设施。严格审查水利相关项目,规范各项操作。建立健全基础设施,有助于实现全面自动化,提升全民自动化。对于水利相关项目来说,在审查之后必须注重信息与资源共享,以此消除水利项目存在的难题。第三,注重培养水利自动化专业人才。人才属于科技进步的重要保障,必须确保水利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能力,为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第四,建立水电自动化发展项目,不断完善信息系统相关构建内容。针对信息资源使用和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必须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了确保各项工作的高校完成管理人员必须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案,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计划方案实行,以此确保项目规划的质量。

3.2水利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通过分析我国颁布的水利信息化建设规划可知,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实现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对于发展近期目标来说,需要建立和完善水利信息基础设施,深度开发和利用水利信息资源,以此建立信息网和数据中心。注重信息化人才培养,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系统,不仅可以确保水利信息化发展方向,还能够规范信息化发展过程和内容。在水利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还应当建设重点项目。确保一般业务的基本部署,建立一套完整的水利信息化系统,以此解决信息资源不足与信息共享难题。同时能够满足水利信息化建设对于信息资源的需求,不断提升行政管理效率。通过信息化规划内容可知,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在于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采集。为了完成该近期目标,必须对所有业务进行独立规划,优化设计不同业务信息采集范围与内容,兼顾现有系统建设,以此满足信息采集的需求。对于规划的总体发展目标来说,必须持续建设水利信息采集系统,并不断进行优化完善,确保满足所有业务开展对于信息资源的需求。在水利信息化规划中,远期目标的内容主要是将水利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为系统完善,内容齐全,时效性高的综合系统,可以有效满足业务需求和应用需求。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水资源紧张问题日益严峻,必须确保水资源利用合理性。通过水利自动化信息处理与决策手段,有效处理水资源紧张问题。我国水利自动化基础技术处于领先发展水平,然而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必须处理好水资源调配和水利自动化问题。水利部门应当加大资金与技术研究,对水利信息化技术进行更新升级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综合治理提供决策依据,以此促进水利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跃国,赵翠,宋家骏.人工智能技术在安徽省县级农村供水工程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建议[J].中国水利,2020,12(01):43-44+47.

[2]魏立峰.对加强水利水电基础设施信息化技术应用与管理的探索[J].基建管理优化,2017,29(02):2-5.

[3]马继霞.固原东部农村饮水安全重点供水工程自动化控制和信息化建设[J].农技服务,2017,34(21):150.

[4]代艳芳,浦承松,姜毅国.多维信息系统在水利枢纽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运用探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8,27(07):99-102.

[5]刘辉.水利工程智慧之路探讨——从通用IT到知识自动化到数据智能[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7,16(12):81-84.

猜你喜欢
自动化发展趋势水利工程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AGV小车在白酒行业自动化立体仓库中的应用
配电室无人职守集控站在京博石化的运用
配电线路运行资料管理自动化的探讨
安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创新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