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派罗欣)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方法探索

2020-05-20 07:31苗小丽
药品评价 2020年3期
关键词:聚乙二醇病毒性干扰素

苗小丽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是肝脏系统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患者的发病原因以及病毒影响因素主要为丙型病毒感染,感染后发病率能够达到70%左右。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派罗欣)是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中较为常用的药物类型,其在治疗中的应用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1-2]。与常规干扰素相比治疗效果显著,但是治疗中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样需要加强重视[3]。为此,我院就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派罗欣)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展开了临床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选120例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派罗欣)治疗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派罗欣)患者为研究对象,男女占比74:46,年龄跨度34~77岁,平均(50.74±6.65)岁,患病时长2~10年,平均(4.93±2.78)年。纳入标准:患者均无药物或者食物过敏情况;患者均无意识障碍或者精神异常情况;患者均无重要脏器功能异常情况;患者均未处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患者及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并且签署研究参与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患者均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派罗欣)(生产厂家: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070055)治疗,治疗前均需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肝肾功能检测、血糖检测、血常规检测以及尿常规检测,如患者为女性,且已经婚育,需要增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确保患者未处于妊娠期且符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派罗欣)治疗要求。患者治疗时单次用药量均为180μg,每周治疗1次,用药方式为皮下注射。

1.3 观察指标详细统计120例患者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派罗欣)治疗后早期以及晚期不良反应发生类型以及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用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用率(%)和()描述,行χ2和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统计患者治疗后早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中首次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派罗欣)之后不良反应大多发生于给药后4~8h,此时段不良反应类型主要为发热,注射2次之后体温会升高至37.8℃~39.3℃左右,无需进行处理方可恢复至正常体温,一般不会出现反复发热情况。120例患者治疗后早期不良反应发生类型以及占比统计如表1。

表1 患者治疗后早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例/%)

2.2 统计患者治疗后晚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派罗欣)注射治疗后晚期的不良反应类型主要为血象降低,临床中需要通过饮食调整和药物等作用进行调整,提升患者自身免疫力,120例患者治疗后晚期不良反应发生类型以及占比统计如表2。

表2 统计患者治疗后晚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 讨论

3.1 不良反应调查本次研究结果可见,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中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派罗欣)的应用在不同时间会产生不同的不良反应,从而对患者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且会加重患者不适感受,影响患者的治疗及康复。

3.2 不良反应的护理

(1)治疗前的护理: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派罗欣)治疗之前需要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护理人员需要全面了解患者实际情况,明确患者的病情状况以及治疗用药情况,确保患者集体处于免疫应答状态,以开展相关治疗[4]。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心里状态有一个初步分了解和评估,详细向患者以及家属介绍药物使用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发生原因,耐心回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各类问题,对患者进行鼓励,提升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告知治疗中需要的大概花费,便于患者及家属做好治疗准备,避免治疗后出现半途而废情况[5]。

(2)治疗早期不良反应护理:①发热的护理:患者治疗后发热情况发生比较早,护理人员在患者用药之后需要加强对患者脉搏、体温以及血压等生命体征的观察。如患者体温升高至37.5℃~37.9℃之后则需要对其进行降温处理,可通过调整患者衣物、被子或者通风的方式缓解患者体温水平,适当指导患者增加饮水量;如患者体温升高至38℃~38.9℃之后可使用乙醇对患者进行擦拭,或者使用冰枕头提升降温效果;如患者体温升高到39℃~39.9℃则需要在医嘱要求下使用药物进行降温,如患者退烧时出现出汗需要及时将汗液擦干,避免出现感冒情况[6]。②全身酸痛以及乏力的护理:患者实施干扰素治疗之后会在给药当天出现全身酸痛以及乏力情况,大多无需进行处理便能够自行缓解,随着用药时间的不断延长则会逐渐消失。③食欲不振的护理:患者实施治疗后较容易出现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鼓励,帮助患者制定相适合的饮食方案,根据患者的饮食偏好对饮食进行调整,适当增加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的摄入,降低高脂高糖分食物的使用[7]。④神经症状以及头痛的护理:有调查显示[8],有将近30%左右的患者用药治疗后会出现烦躁、失眠以及兴奋等神经系统症状,护理人员需要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以及精神状态。如患者出现精神症状,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安抚,保持态度温和、语言轻柔,另可通过牵手或者抚摸等方式缓解患者的紧张感,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缓解其不良情绪,帮助其建立治疗信心。如患者精神症状较为严重或者疼痛强烈需要及时告知医生选择药物进行缓解。

(3)治疗晚期不良反应护理:①脱发的护理:脱发一般出现在患者治疗半个月之后,脱发部位主要集中在头顶处,部分患者对于脱发的重视度比较高,尤其是女性患者,自信心和自尊心会受到极大的创伤,进而会影响到患者对后续治疗的依从和配合。护理人员需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脱发的原因,缓解患者的紧张感,如患者脱发较为严重可帮助其选择相适合的围巾或者帽子,缓解患者的自卑感。②体重下降的护理:患者治疗后体重下降主要出现在用药后期,与患者食欲下降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如患者体重下降幅度不大不会对患者造成过于严重的影响,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家属通过患者饮食的调整,提升患者的营养供应,如患者存在消化系统病变则需要选择相适合的药物对消化系统进行调整。③血细胞下降或者血小板下降的护理:患者用药后一周以后可能会出现白细胞下降或者血小板下降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定时为患者进行血象测量,每周进行一次血常规测量,如患者出现血小板或者白细胞降低情况需要告知患者无需过度紧张或者慌张[9]。护理人员需要为病区做好消毒和清洁管理,做好隔离,控制好探视人员,降低感染情况的发生,确保空气通常,同时加强对患者皮肤状态的关注,如出现子癫或者出血等倾向需要及时告知医生。如患者血小板或者血细胞下降过度,需要选择药物进行缓解调节。

(4)其他护理:①心理护理:心理状态的调整是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配合的关键,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关注,护理人员需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将被动护理调整为主动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护理干预,对其不良情绪进行安抚和指导,提升患者对治疗以及护理的依从性。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通过深呼吸、冥想以及肌肉放松的方式缓解患者的生理上以及心理上的紧张感,同时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②注射部位护理: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派罗欣)在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中的用药方式为肌肉注射或者皮下注射,有关调查显示[10],如果患者治疗中给药方式为上肢注射给药则会对药物作用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有明显下降,因此,在实际治疗中可以选择腹部或者大腿内侧进行皮下注射,且在实际给药中可经皮下注方式改为垂直注射,能够有效减轻注射中的疼痛,坚强对患者注射部位造成的损伤,注射完成后需要对注射部位进行充分按压,避免注射后出现出血情况。另外,需要通过注射器准备工作的完善,缓解患者注射中所受的创伤,注射中进针越深,药物吸收效果越好,相应的结节或者肿胀情况的发生率也就越低。由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派罗欣)需要在冰箱中进行存放,因此护理人员在给药之前需要提前半小时将药物取出,待药物温度恢复到室温状态下之后进行注射给药,注射之前对注射部位进行充分消毒,且待消毒部位酒精干透之后进行注射,注射时角度控制在45~90度为最佳,且注射后不可对注射部位进行揉搓,可在注射完成之后24h以内使用热水对注射部位进行湿敷,每次湿敷时间为15min左右。

综上所述,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派罗欣)是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较好的一种治疗药物,但是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法发生类型以及发生率均较高,临床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完善其治疗中相关护理干预,以降低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猜你喜欢
聚乙二醇病毒性干扰素
干扰素在猪治疗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
复明胶囊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研究
干扰素调节因子1对舌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干扰素 你了解吗
键凯科技(688356) 申购代码787356 申购日期8.13
干扰素在猪治疗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
聚乙二醇为软段聚氨酯自修复涂层性能研究
治病毒性感冒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