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评价相关设备配置和使用情况调查

2020-05-20 01:54
中国医疗设备 2020年5期
关键词:社区卫生卫生院分析仪

1.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所,辽宁 沈阳 110005;2.盘锦检验检测中心 慢性病科,辽宁 盘锦 124010;3.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科技部,辽宁 锦州 121001;4.中国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 全民健康研究室,辽宁 沈阳 110122

引言

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医疗设备配置情况应该由其在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功能定位来决定。在分级诊疗的大环境下,基层医疗机构承担着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等功能任务[1-2]。为了提高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和质量,国家卫生健康委在2019年3月发布《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评价指南(2019年版)》[3]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指南(2019年版)》[4],指南中提供了基层医疗机构应具备的基本医疗设备。根据指南,除基础设备(包括血液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等)外,评价中涉及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需配置的设备还包括DR、超声、生化分析仪、血凝仪、心电图机。“辽宁省创新诊疗装备区域应用示范”项目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在9个示范区/县开展了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设备配置和利用情况调查,本研究从设备配置客观数据和相关管理人员主观认知两方面,对以上设备在辽宁省基层医疗机构的相关情况进行描述分析,旨在了解辽宁省基层医疗机构与其功能定位相匹配的医疗设备配置和使用情况,为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管理调控基层医疗设备提供参考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选取辽宁省9个示范区/县辖区内所有非营利性基层医疗机构,包括4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9家乡镇卫生院。

(2)调查方法及内容。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自编调查表并采用自填问卷形式对各医疗机构主管医疗设备的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客观部分:调查机构的基本情况,种类、数量、品牌、型号、购置时间等现有设备配置信息;主观部分:设备是否能满足日常医疗需求及其原因、利用率情况等。

(3)质量控制。对各示范区调查负责人进行统一培训,负责对调查机构的问卷发放、培训、回收、审核和一级质控,对信息不全的医疗机构进行调查缺漏项的补填。项目组进行二次审核,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性资料采用率进行描述,定量资料采用均数和标准差进行描述。利用卡方检验对不同类别医疗机构的设备配置机构数、设备是否能满足日常医疗需求、不能满足的原因、是否利用率低下等变量进行比较;利用两样本t检验对不同类别医疗机构设备配置数量进行比较,其中超声包括普通超声和彩超。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回收有效问卷115份,包括3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1家乡镇卫生院,总应答率为86.5%。115家医疗机构共配置服务能力评价相关设备共计653台,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4台,院均(6.3±2.7)台,乡镇卫生院439台,院均(5.4±2.1)台/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99)。

2.2 相关设备配置医疗机构数

辽宁省9个示范区/县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评价相关设备配置机构数量,见表1。总体上不同种类设备配置机构数占比为3.5%~93.0%,其中心电图机的配置机构数最高(107家,93.0%),其次是超声(106家,92.2%),血凝仪的配置率最低(4家,3.5%)。经检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之间的配置机构数量无统计学差异。

表1 辽宁省9个示范区/县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评价相关设备配置机构数

2.3 相关设备配置数量

辽宁省9个示范区/县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评价相关设备配置数量,见表2。总体上不同种类设备配置院均数量为0.03~1.50台,其中心电图机的配置院均数最高(1.50台),其次是超声(1.49台),血凝仪的配置率最低(0.03台)。经检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生化分析仪配置数量高于乡镇卫生院(1.06台vs.0.83台,P=0.039),DR、超声、血液分析仪、尿液分析仪、血凝仪和心电图机的配置数量在两类医疗机构间无统计学差异。

2.4 相关设备购置时间

辽宁省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评价相关设备购置时间分布,见图1。总体来看调查设备购置时间在1991—2008年间,其中2008年及以前为53台(8.4%),设备种类主要为超声、心电图机和生化分析仪;购置时间2009—2013年为188台(29.9%);购置时间2014—2018年为387台(61.6%)。经检验,乡镇卫生院设备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购置时间更早(P=0.005)。38.4%的设备超过折旧年限,乡镇医院占比更高(P=0.004)。

表2 辽宁省9个示范区/县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评价相关设备配置数量(台)

图1 辽宁省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评价相关设备购置时间分布

2.5 相关设备使用情况

辽宁省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评价相关设备使用情况,见表3。对各医疗机构目前设备配置是否能满足日常医疗需求进行调查,仅有2家(1.7%)机构认为“完全能满足”,71家(61.7%)机构“基本能满足”,42家(36.5%)机构“不能满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0)。

不能满足日常医疗需求的原因选择比例最高的为“设备陈旧或水平不能满足需求”(51.3%),其次是“缺乏操作人员”(40.9%)、“数量不足”(27.8%)和“技术人员水平不能满足诊疗需求”(26.1%)。其中,乡镇卫生院选择“技术人员水平不能满足诊疗需求”(33.8%vs.8.3%,P=0.006)和“缺乏操作人员”(47.3%vs.25.0%,P=0.042)的比例显著高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此外,“设备陈旧或水平不能满足需求”虽没有统计学差异(P=0.069),但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占比分别为56.8%和38.9%。

48.6%的乡镇卫生院和24.2%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认为目前的设备存在利用率低下的问题,乡镇卫生院显著高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P=0.018)。

表3 辽宁省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评价相关设备使用情况

2.6 不能满足日常医疗需求的设备

在了解目前设备满足日常医疗需求情况后对基层医疗机构进一步调查,了解不能满足日常医疗需求的前三类设备,结果显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前三位排名分别为超声(7家,38.9%)、DR(3家,16.7%)、CT(3家,16.7%),乡镇卫生院分别为DR(20家,33.9%)、超声(12家,20.3%)、CT(11家,18.6%),三种设备在两类医疗机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与结论

2012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意见的通知》中提出要全面构建“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三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在全面建立分级诊疗医疗服务体系的大背景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肩负着多学科的门诊服务、检验检查服务及急诊急救服务的任务[3-4]。医疗装备是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5-6]。本研究利用2019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评价指南(2019年版)》[3]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指南(2019年版)》[4],通过对辽宁省9个示范区/县所辖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评价指南相关医疗设备进行分析,并从设备配置客观数据和管理人员主观认知两方面互为佐证和补充,结果显示两者具有一致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各类相关设备配备数量水平相当,均处于较低水平,只有极少数机构认为设备配置能够完全满足日常医疗需求,超过1/4的机构认为 “设备数量不足”,超过一半的机构认为原因是“设备陈旧或水平不能满足需求”,近40%的设备超过了折旧年限。此外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水平不能满足诊疗需求”和“缺乏操作人员”“设备利用率低下”问题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为突出。

服务能力评价相关设备是基于基层医疗机构的在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和服务内容来决定的。常用设备的配置完善程度决定了基层医疗机构是否能担负起其在分级诊疗中的工作定位。本研究结果显示DR、血液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和血凝仪的配置率和院均数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均较低,有近一半以上医疗机构未配置,而设备管理人员认为“数量不足”也是导致设备不能满足日常医疗需求的主要原因之一。李爽等[7]在2014年对辽宁省5市20县医疗机构现有设备的调查结果显示,一级医疗机构医学影像设备院均数量仅为2.2台,而生化检测设备为3.5台,远低于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徐云龙[8]对重庆市和苏州市59家基层医疗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超声诊断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均为1.5~2.0台,生化分析仪为1.04~1.17台,心电图机为2.13~2.71台,略高于本研究。广东省四会市15家基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调查结果显示超声设备配置率为100%,检验诊断设备配置率为93%,高于本调查结果[9-10]。可见,北方基层医疗机构设备配置水平不足的问题较南方更加突出。医学影像设备和生化检测设备是医疗服务中最为常用的医疗设备,DR、生化分析仪、血液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等常用设备在基层医疗机构无法配置齐全,导致无法开展相应的诊疗服务,落实相应的基层功能。值得注意的是血凝仪在所调查机构中配置率很低,但在进一步调查中基层医疗机构并未表示对血凝仪的需求,可见设备配置标准需考虑当地具体情况而制定。浙江省245个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调查发现设备配置水平与医疗机构的服务人口数、床位数、门急诊量有关[11],提示要根据功能定位和实际需求科学制定医疗设备配置标准。此外,基层医疗机构设备需求的前三位种类为超声、DR和CT。虽然评价指南中只对乡镇卫生院达到A级水平提出了CT设备的要求,但不难看出,在基层CT已是需求量较大的医疗设备,但目前的配置率极低,本调查中仅为2.6%。

根据2010年修订的《医院财务制度》规定[12],心电图机等医用电子设备、生化分析仪、血液分析仪等临床检验分析设备的折旧年限为5年,超声、DR等医学影像设备为6年。本研究中有近40%的设备购置于5年前,超过或接近折旧年限。徐云龙[8]对重庆市和苏州市59家基层医疗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有41%和45%的设备超出折旧期限,与本研究结果水平相当。本次调查中超声和心电图机的配置数量虽较高,但设备存在大量老旧、淘汰的情况,由于缺乏更新换代设备功能水平也无法适应新的需求。对设备不能满足日常需求的原因调查中,超过一半的机构表示“设备陈旧或水平不能满足需求”,位于原因之首。另外还发现乡镇卫生院的设备老旧情况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加严重,与卫生经济水平、医疗服务水平和地域偏远有关[13]。

本研究结果提示,基层医疗机构尤其是乡镇卫生院设备相关技术人员水平和数量均不能满足日常诊疗需求。冯世领等[14]对我国医疗设备配置问题进行了总结,认为设备临床应用培训有待进一步加强,设备厂商组织的现成培训较为简单,培训时间短,医务人员难以熟练掌握各种医疗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使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配置和使用不合理问题更加突出。有研究结果显示就有44%的设备培训能够获得用户的好评[8]。受制于优先保障临床发展、经费不足、售后服务保障体系不足、设备厂家不注重技术和维修培训等客观因素,导致基层医疗机构技术人员配置数量少,人员培训和再教育缺乏,“能使用、使用好”设备的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人员和技术成为制约基层医疗机构设备使用水平的重要制约因素[15],而乡镇卫生院因地理位置和经济水平的原因相关问题更加严重。国产设备生产厂商应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设备使用和售后技术的培训,一方面提高基层技术人员的诊疗水平,另一方面提高市场对国产品牌的认可度,有利于发展国产品牌设备的市场规模。

设备利用率较低也是基层医疗机构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冯世领等[14]对我国医疗设备配置问题进行了总结,认为设备需求评估方法有所欠缺,导致引起的设备使用率低,甚至闲置。2009年的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中20%的设备处于闲置状态[16]。本研究发现有近一半的乡镇卫生院认为“目前的设备存在利用率低下”的问题,远高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往的研究多以高技术设备的利用情况为主[17-18],目前关于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设备利用情况的相关调查较少,本研究结果提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存在需求大、资源少、利用低之间的不平衡。李壮[19]认为应先提高基层人力资源的服务能力,增加对卫生资源存量的利用,再根据供需关系酌情配置资源,以扭转基层卫生需要、卫生资源和服务利用不平衡的关系。

综上,辽宁省基层医疗机构设备配置和使用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一是常用设备配置率和配置数量不足;二是设备陈旧,不能及时更新换代;三是相关技术人员紧缺或技术水平有限;四是设备利用率低下。以上情况乡镇卫生院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为突出。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有效的管理调控。

猜你喜欢
社区卫生卫生院分析仪
Sekisui CP3000与STA Compact Max凝血分析仪检测项目比对分析
Sievers分析仪(苏伊士)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医、防、养结合”服务模式的探索
基层卫生院成本核算与绩效分配研究
基层卫生院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效果探讨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乡镇卫生院的内部控制管理的难点及对策分析
社区卫生服务应再上层楼
乡镇卫生院孕产妇保健的现状观察
便捷式家庭安全环境监测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