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临床信息调阅系统的研制

2020-05-20 01:54
中国医疗设备 2020年5期
关键词:数据仓库医务人员医疗

联勤保障部队第909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 信息科,福建 漳州 363000

引言

随着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医院正逐步实现无纸化、无胶化和无线化[1]。医院各种应用软件和业务系统越来越多,在满足患者各种诊疗信息调阅的同时,也造成医务人员必须频繁切换不同应用软件,例如PACS、LIS、HIS、RIS等,耗时费力,还可能出现差错,最终导致影响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及临床科研带教等工作[2]。同时,医院中各个信息系统积累了大量的临床基础信息,尤其是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更是产生了数量可观的、临床科教研必须的临床病例信息[3]。但目前情况下,这些基础信息都处于“沉睡”状态,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数据分散。由于医院信息化建设初期的不成熟和历史的原因,缺少总体规划,导致医院的诸多系统由不同厂商的产品和服务构成,出现了“信息孤岛”[4]的现象。

(2)标准化差。大部分信息系统在建设时没有统一的标准,甚少遵循HL7等医疗信息标准,导致系统间难以交互、集成和融合,甚至业务、流程和管理均不规范[5]。

(3)利用率低。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数据分散,不能从深层次上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从而不能进一步提高医护质量、减少医疗差错和更好地服务病人。

(4)服务能力弱。医院的决策者、业务科室和患者对医院的管理、业务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对在用系统的扩展能力和适应性提出新的挑战,现有分散的系统难以为继[6]。

因此,如何合理高效地使用这些数据,为临床一线医务人员提供便捷、快速、可视化的临床信息调阅是当前我院面临且必须要解决的问题[7]。我院基于当前成熟安全的数据仓库技术[8],研发了一套临床信息调阅系统,以期实现患者各种实时及历史诊疗信息的快速调阅。

1 系统的架构设计与功能实现

1.1 系统架构设计

临床信息调阅系统为以数据仓库为核心,将医疗环境中种类繁多、关系复杂的临床数据进行整合,并融合病人基本信息、病史、诊断、检查、检验、手术、病程等数据,通过对数据抽取、转换、清洗等集成手段完成各类元数据的数据集成,根据不同的业务主题存储到数据仓库里面,建立一元化管理的数据中心,实现数据的一致性管理,提升数据质量,为医疗决策管理平台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9]。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架构图

1.2 功能实现

1.2.1 数据源

数据源总体范围包括上文提到的数据库,主要是以军卫HIS数据为核心的临床业务数据库,并将其数据库内3年前数据按照“以患者为中心”的角度进行剥离,数据源包括:军卫HIS、PACS、LIS、护理等临床业务系统数据库。

1.2.2 数据集成服务

由于医院各个信息源对数据有各自的定义,同时也分散在医院各个角落,因此不可避免需要将数据进行清洗,其实就是对数据进行抽取转换装载(Extract Transform Loading,ETL)[10]。

为了避免对生产库的直接抽取造成不必要的性能和负载影响,我们采用临床数据导出工具(以病人主索引为主键的诊疗全要素导出)和Oracle自身的数据迁移、数据同步功能相结合的技术。采集的过程:先使用Oracle数据同步技术将生产库的数据变化实时同步到数据仓库的数据区域中,通过BI工具对医院现有业务应用系统(如HIS、LIS、RIS、PACS等)的临床数据[11],包括病人出生情况、既往病史、既往干预情况、体格检查、各种检查情况、临床评价、既往手术情况、既往手术术后情况等,进行采集、清洗、转换,并最终导入到数据仓库中。数据ETL流程,见图2。

图2 数据ETL流程

部分SQL代码如下:

1.2.3 数据仓库

数据仓库[12]以患者为主线,按照“时间-事件”二维图表的方式进行组织患者的综合医疗数据,包括医嘱、化验、CT、MRI、护理信息等基础信息,使用当前最通用Oracle数据仓库技术(ODI+BIEE),将所有基础信息集中存储于标准统一、参数多维的数据仓库模型,实现了数据标准化的存储,方便浏览前端快速的检索。

1.2.4 终端展示

在数据仓库的基础上,可以为各种系统应用提供统一而完整的患者诊疗信息的数据视图[13]。我院实现的可视化浏览终端在一个图形界面综合了患者所有的医疗记录信息,仅需要传入患者ID号,即可调阅出主界面,方便医护人员以直观方式显示患者当前各生命体症(体温、脉搏、血压、呼吸)、检查检验、医嘱等患者重要的观察指标,并能以时间方式查询此前任意上述指标的情况、相互关系和趋势。在该集成视图中,各种电子病历数据的前后、因果关系一目了然,医护人员可以轻松地翻阅患者的历史病历数据,为下一阶段的诊疗工作提供极其丰富的参考信息[14]。图3~8展示了几个临床常用功能模块的应用效果。

图3 病案首页

图4 费用情况

图5 护理情况

图6 既往史情况

图7 检查报告

图8 医嘱情况

2 应用效果

系统采用B/S架构[15],“以患者为中心”维度进行展示,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传统病历浏览固有的缺陷与不足。在我院实施应用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1 提升医务人员工作效率

以往医务人员无论是查看门诊还是住院患者,想要全方面了解患者各项诊疗信息,需打开至少5个不同应用软件,频繁输入姓名或者ID号,严重影响诊疗的效率。使用该临床信息调阅系统后,信息调阅效率显著提升(表1)。

表1 临床信息调阅系统与传统模式效率对比

2.2 提高科研带教水平及积极性

医院患者历史病历数据对临床医务人员科研带教具有较大的意义,由于以往没有以病人为中心维度进行汇总展示,科研带教人员须人工进行汇总统计和对比,影响了科研带教工作的水平和人员的积极性。该系统2017年全部完善使用后医院论文的发表数量和带教人数有显著提升(表2)。

2.3 减少医疗差错,提高患者满意度

该系统使用后,以患者为中心维度进行展示,一定程度避免了因看错患者信息而导致的医疗纠纷。同时,由于信息调阅效率的显著提升,减少了患者的等待时间,提升了医院服务的满意度水平(表3)。

表2 论文数量和带教人数对比

表3 服务投诉和满意率对比

综上,临床信息调阅系统的使用给医务人员带来了极大便利,但在调阅数据量较多患者时,由于数据提取运算量较大,也会存在卡顿的情况,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3 结语

临床信息调阅平台的研制与应用,让原本分散的零散医疗数据相互关联形成闭环,并且通过集中的多维度展示便于医护人员浏览,有效提高了医务人员调阅患者信息的便捷性和速度,提升了临床诊疗和办公效率,有利于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疗差错、提高临床科研水平、减低医疗成本和提升患者满意度水平。但大数量调阅读取时会发生卡顿现象,系统卡顿时也对其他人员的使用造成一定影响,需进一步对查询代码及服务器配置进行优化。总体上,随着该平台的进一步优化完善,将不断改善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院医疗信息化水平。

猜你喜欢
数据仓库医务人员医疗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医务人员如何预防针刺伤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倾斜解决方案研究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探析电力系统调度中数据仓库技术的应用
数据仓库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