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角下中学历史主题教学设计

2020-05-23 20:21高生鹏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9期
关键词:中学历史深度学习

高生鹏

摘 要:以深度学习为视角,开展主题教学的设计活动。主要从理论层面就深度学习的中学历史主题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可行性加以阐述,然后就深度学习下中学历史主题教学设计的措施进行详细探究,希望能为实际历史课程教学质量提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学历史;深度学习;主题教学设计

新课改背景下,历史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中,教师面对的是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所以在课堂中要创新教学模式,真正为学生的良好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起引导以及指导的作用,只有转变教学方向,以学生为中心优化课堂教学活动,才能实现高质量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及素养的提升。

一、深度学习的中学历史主题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及可行性

1.重要性

深度学习的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由于学生间存在的差异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从教学环节加强质量控制。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1)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从深度学习的视角出发,为学生设计主题学习方式,这对提升历史课程教学的效率能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主题式教学的设计以分层为基础[1]。传统的单一化教学方式无法调动以及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影响了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科学运用深度学习模式,以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为目标。主题式教学能够为学生深度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促进学生积极探究历史知识,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养。

(2)促进三维目标的实现

新课改教学背景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教学目标的设定不科学,应和学生学习能力素养培养相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在讲述历史课程时要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技能、学习的过程以及态度、学习的情感以及价值观等。

2.可行性

深度学习的中学历史主题教学设计的教学方式应用有其可行性,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阐述。

(1)学科特点适应主题式教学

初中阶段的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2]——历史学科的时序性以及整体性和实证性特点,有利于主题式教学的开展。

(2)新课标教学要求的保障

教师在历史课程教学中主题式教学方式应用的可行性,体现在新课标的要求、制度保障方面,能指导历史课堂教学活动有序地开展。

(3)部编教材编写特点的适应性

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主题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和部编教材编写的特点是相符合的,教材的知识点比较简练,为主题教学方式的应用提供了可能,可以利用知识点进行有机串联[3]。

二、深度学习的中学历史主题教学设计措施——以部编版教材为例

深度学习的初中历史主题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色以及教学的要求和学情,科学设计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以下几点设计措施的实施可供参考。

1.问题链设计突出主题

深度学习的历史主题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要在问题链的设计方面加强重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要从疑问开始。教师通过问题链的设计来突出主题,促进学生深入探究学习。从深度学习的角度设置问题链,教师要能准确把握问题情境的关联性,以及前后的连贯性,将问题链的递进性凸显出来,为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激发、调动起到促进作用。问题链设计中要强调新旧知识的连接,要通过激活旧知识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学习,提升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教师在问题链的设计方面要以学生為主体,通过问题导向来促进不同层次学生进行思考,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水平。

历史教材当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教师在选择相应的课程讲述中,要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通过问题链的科学设计调动学生对历史知识探究学习的兴趣。如“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这一课程内容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新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集中精力,聚焦课堂知识的学习,从整体上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水平。主题教学设计中,要注重为学生设置相应的问题链,导入文物照片,为学生呈现一面“死字旗”的照片,两边写着“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教师在为学生呈现这些历史文物资料的时候,为学生设计相应的问题链:这是怎样的国难当头使得这一父亲为国家兴亡将儿子送上战场?家国命运相连,热血青年该做出怎样的选择以及行动?千万儿女是怎样带着父母的嘱托勇往直前的?利用问题链引出主题,让学生能够对这一课程知识的学习充满热情[4]。

2.细节设计彰显主题

初中历史教学涉及面比较广,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要选择性地进行细化讲述,结合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特点,从细化的内容层面进行优化设计,让学生在学习历史中不仅能掌握相应的知识,还能丰富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调动学生深入探索的积极性。教师通过将历史细节加以科学化运用,将教学的主题彰显出来[5]。历史是由无数细节构成的,细节渺小但真实,精彩又灵动。初中生在心理层面的发展还不成熟,学生在对一些历史事件的了解以及理解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教师要针对性进行讲述,为学生综合素养、学习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教师只有以学生为中心创新历史教学内容,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学生可持续学习发展打下基础。

例如,对“辛亥革命”内容的讲述中,教师可为学生呈现历史的细节——黄花岗起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林觉民在紧要关头写给妻子的信。学生在观看《与妻书》当中的内容后,会被信中所写的内容感动,信中的每句话、每个字都是革命烈士一腔赤胆为革命使命感的体现。教师利用这些细节,将主题内容鲜明突出,将大的历史事件和小的历史细节紧密结合起来。

3.优化教学结构,促进主题教学

教学中,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教学结构,通过科学化运用主题教学为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工作中通过优化结构构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6]。历史教师在教学结构的优化构建能对课程教学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主题的设计中要按照相应的顺序进行落实。历史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学习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教师就像一个摆渡人,能够解决学生学习当中的困难,在新的教学改革要求下,教师要学会放手让学生学习,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思路,学生只有在自主学习的情况下,学习的能力素养才能得到有效提升,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的学习,为可持续学习、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教师在为学生讲述历史课程内容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的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将教学的结构和学生素养培养的需要结合起来,从而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例如,“太平天国运动”作为初中历史课程中比较重要的知识内容,教师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就需要加强优化实际课程的教学结构,通过设计相应的主题方向,按照呈现史料、合作探究和总结评价的结构方式,调动学生对这一知识学习探究的积极性。教师通過多媒体的科学运用,为学生呈现相应的史料内容,促进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探究,从而促进学生深化理解主题内容。

总之,初中历史课程涉及面比较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标,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通过主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探究,从而为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晓萌.初中历史主题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研究[J].才智,2020(15):83.

[2]吴霞.主题探究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18(7):69-70,73.

[3]肖永灿.初中历史主题教学初探[J].华夏教师,2018(18):48-49.

[4]杨婷.例谈历史主题活动课对高中生历史学习的作用[J].才智,2019(19):194-195.

[5]陈兆兴.基于STSE教育理念开展中学历史主题教学:以《世界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为例[J].华夏教师,2018(5):40-42.

[6]郭惟瑾,马建佳.中学历史课堂“3Z”教学结构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6(11):15-16.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深度学习视角下中学历史主题教学研究——以白银市某区为例”(课题立项号:GS[2020]GHB 1185)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 常超波

猜你喜欢
中学历史深度学习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