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渗透问题研究

2020-05-23 20:50詹志端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9期
关键词:趣味教学初中地理质量

詹志端

摘 要:受多种因素影响,初中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远远低于其他主科。在授课时,因为教學方法过于保守,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根本无法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基于多年教学经验得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地理学科的特征、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开展趣味性教学,寓教于乐,创新教学模式。以科学引入多媒体技术来创设情趣课堂为切入点,从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游戏内容、引进越来越精彩的地理知识语言等方面简单探讨了怎样切实构建初中地理有趣课堂,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趣味教学;初中地理;质量

一、引言

地理是一门把社会环境、人类活动、人文科学等多个学科综合起来的复杂性的学科。由于初中生首次接触地理这一学科,不免会出现很大的畏难心理,教师在教学期间要持续地帮助学生减轻对这一学科的畏难心理。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增强学生信心,强化学生对地理的兴趣,不断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这需要教师借助持续的深挖与研究,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借助自身的努力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更好地引导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作用和含义,进而改进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有趣的课堂

初中地理课教学期间,多媒体技术是教师常采取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多媒体技术的作用下,教师不单能够在教学中融入多姿多彩的越来越新颖的网络资源,还能够把学生较难理解的地理图片等相关资料予以展现,减轻学习负担,从而使其更轻松地理解地理知识。多媒体技术能够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且可动态地展示教学内容,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降低教学难度,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给学生阐述我国的十大旅游景点时,教师就能够借助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现部分旅游景点的旅游特色。比如,播放景点的宣传视频、最美瞬间或者美食、人文纪录片,起到强化学生记忆的作用。在多媒体课堂,学生可以带着愉快、轻松的心情学习知识,并在不知不觉中掌握重难点,获得人文熏陶。总之,多媒体设备让原本沉闷的课堂变得多姿多彩,创造了寓教于乐、充满趣味性的课堂。

三、引入越来越生动的地理知识语言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部分学生认为地理课堂是没有任何趣味的,原因很可能就是教师在讲课期间语言不是特别精彩,难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难以把学生带到地理知识学习的愉悦氛围里,进而造成学生在沉闷的地理课堂上学习。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利用精彩有趣味的语言,科学讲授地理知识,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感受地理学科的魅力,从而增强对该学科的兴趣。比如,在讲授西北地区的地理知识时,就会涉及新疆地区气候问题。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新疆“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征,教师可提出“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谚语来加强记忆。这样,新疆人民的生活习惯也会和上面提到的谚语那样有趣。在学习三峡地区的地貌时,教师就可借用文人李白撰写的《早发白帝城》来帮助学生了解,如此不但学习了地理知识,又可以高效学习语文知识。

四、在课堂教学中深度融入游戏学习

对于初中生而言,游戏依然对他们有着吸引力。为了创建轻松、趣味的课堂气氛,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内容穿插部分有关地理知识的小游戏,让学生沉浸在学习的海洋,不知不觉增长知识。小游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之后获得放松,进而提升地理课程教学的质量。例如,我国幅员辽阔,有34个省级行政区,在记忆这些省份的轮廓时,难度较大。此时,教师可以准备若干个拼图,并进行地理拼图竞赛,看哪组的同学可以快速把我国地域版图完整拼接起来。这样不但可帮助学生对我国的版图和省份简写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还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如此可以真正使学生在游戏中体味到知识的魅力和学习的乐趣,进一步提升初中地理课堂的效率。

五、结语

众多学生认为,地理学科在初中阶段的重要性远远不及其他主科,进而忽视了对该学科的学习。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教师应当根据地理学科特征、学生需求创新教学方式,打造趣味性课堂,寓教于乐,增强学生对地理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穆海鹰.“趣味地理”:地理教学中的“乐趣、兴趣、情趣”[J].新课程(下),2018(6):37.

[2]程瑶.初中地理教学中趣味教学模式创设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21):83-84.

[3]征蓉蓉.趣味地图教学: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创建[J].科普童话,2019(4):93.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趣味教学初中地理质量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质量投诉超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