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0-05-23 22:22马刚毅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9期
关键词:化学教学思维导图运用

马刚毅

摘 要:思维导图是使用图形辅助厘清发散性思维的图形工具,也称心智导图,将其运用于化学教学中,使用便捷,效果良好,具有实用性。分析了化学课借助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运用方式,主要阐述了思维导图在构建知识体系、结合板书与小组学习形式、促进教学推进和复习等方面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化学教学;思维导图;运用

思维导图的核心运用优势为易操作且有效,实用性明显,可图文并用,对发散性思维进行秩序化表达,有助于思维整合,明确思维脉络。思维导图可快速定位层级与隶属关系,利用颜色、图像等视觉记忆,以关键词为落脚点,形成记忆链接,全面调动左右脑,基于逻辑思维等促进思维、记忆。

一、应用价值

初中阶段是思维能力培养、优质思维模式构建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学生思维具有动态发展表现,以形象思维为主,同时抽象思维开始形成并逐渐成熟、完善。此阶段化学学习以知识点理解、仿照解题方式解答初级化学题目为学习模式。教学实践显示,学生对化学知识缺少脉络和体系化了解,实际解题、考试的应对水平有限。知识脉络秩序性、集中性不足是主要诱因,死记硬背对化学思维培养、素养提升适用性弱,必须优化模式,提升效率。思维导图应用简单、灵活,促进创造性学习,在其应用中利用视觉刺激,结合逻辑思维,图文并重,以具象表达抽象,促进理解记忆,应用效果显著。实践证明,运用思维导图辅助化学教学,不仅成效较高,而且可正向影响思维能力[1]。

二、应用策略

(一)知识体系构建

基于学科特点,可利用思维导图完善知识体系,对分散的化学知识点进行整合。化学知识复杂、知识点众多,且初中为化学学习起步阶段,学生通常缺少化学基础,对化学学科缺少宏观认知,多针对基础知识点进行分散学习、理解。在教学中,思维导图作为教学辅助,将化学知识进行串联,连点成线,由线构面,即可帮助学生脉络清晰地了解化学课本质,掌握已学内容,明确学习预期,对化学知识框架产生理性认识。例如,在学习化学实验时,从仪器、方法开始,了解仪器分类、基本实验手段,在导图中逐层分解,标注注意事项,形成知识脉络。串联知识点,分析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利用课上时间,促进知识理解。在应用中,导图完成过程即思维推进和深化过程,完成导图的目标其一为引导思维过程,其二为以核心概念整合分散知识点,便于强化记忆。

(二)板书模式优化

化学课教学重点分散且繁多,板书书写具有难度,以思维导图为工具对板书进行整合安排,可促进板书书写。在书写时,先确定本课关键词,将其写在黑板上,对学生思维进行引导,通过化学知识联想,由上至下,由表及里,逐层细化,完善脉络,形成网络图。学生参与板书,不仅可以锻炼其抽象思维,强化思维逻辑性,而且可以加深记忆,促进自主学习。联合使用板书和思维导图,可避免将课上时间浪费在纯粹的板书书写中,提升教学效率,加强讨论教学,促进教学互动,在讨论中总结知识点,梳理知识脉络,加深学生对板书内容的理解,通过思维导图的板书书写,帮助教师定位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误区,纠偏思维模式,纠正错误的思维构建,将知识点进行科学连接,促进主动思考,将板书和思维导图整合,进行综合运用,明确重点知识,优化板书模式,帮助学生理解板书,加强板书记忆。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例,本课关键为学习能量的形式变化和质量的守恒表现,故而应以“能量”和“燃烧”为关键词,围绕其分层细化板书,促进知识理解。

(三)明确教学主题

在化學课中,通常需要进行多知识点的教学,小组讨论时易偏离主题,应基于主题运用逻辑思维,科学构建思维导图。小组合作是化学课堂的常见学习模式,在其进行时,应重视实效性,要求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及时记录、整理讨论核心内容,提升合作效率,体现讨论成效,使小组学习围绕教学核心。组织讨论后,以思维导图为依托,开展后续教学,有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避免偏题。课前,应定位重点,设置化学问题,要求学生基于问题进行探究,促进自我指导,问题应分层,体现课程深度。在小组中,指定专人执笔记录思维导图,标注讨论要点。采用先宏观后细节的探讨方式,在导图构建框架下细化问题讨论,先明确重点问题,然后对知识细节进行精细分析;先制定初稿,再通过讨论修改完善。

(四)知识回顾中的应用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回顾,辅助复习。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对化学知识进行体系化回顾,进行二次学习,加深知识的了解,促进知识整合。思维导图中的关键词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辅助理解记忆,内容标注主次分明,明确重点。思维导图存在具象化优势,为可视记忆,其中可使用图像和数据,丰富记忆形式,促进能动学习。在复习阶段,由学生自行绘制思维导图,回顾知识脉络,教师通过板书进行体系回顾,在此过程中,学生参与宏观导图构建,同步完善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增强其完善性,最后比较板书,发现记忆缺陷,定位学习短板,完善知识记忆[2]。

总而言之,将思维导图作为教学辅助,促进化学教学进行多元教学、优质教学,重视化学教学中创造性、能动性的运用,可强化教学逻辑性、科学性,强化初中生潜能开发,促进思维过渡,训练抽象思维,辅助化学知识理解与掌握,完善知识脉络,优化化学教学。

参考文献:

[1]霍朝晖,何美容,范温馨,等.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溶液”单元教学为例[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40(3):107-112.

[2]陆崟敏.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20.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化学教学思维导图运用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