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应链驱动因素浅析冷链物流

2020-05-26 12:03顾佳敏姚惠芳
电子商务 2020年5期
关键词:驱动因素冷链物流供应链

顾佳敏 姚惠芳

摘要:冷链物流通过低温抑制食物中微生物的生长以防止腐烂变质,是食品安全强有力的保障。本文基于供应链绩效的六大驱动因素,分别从设施、库存、运输、信息、采购和定价这六个方面剖析冷链物流目前的发展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冷链物流;供应链;驱动因素

引言

《小康》杂志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调查结果显示,从2012年起,食品安全问题连续6年位居“最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榜首。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与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人们的饮食追求从吃得饱转变为吃得好、吃得健康。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分析,我国果蔬、肉类、禽蛋、牛奶等生鲜农产品的产量均为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农产品生产与消费大国。“懒人经济”下冷链物流应运而生,人们愿意为了迅速获得新鲜健康的生鲜农产品而进行付费[1]。冷链物流以冷冻工艺为基础,制冷技术为手段[2],覆盖从生产、运输、储存到销售在内的供应链全过程,通过提供适宜的低温贮藏温度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

1、供应链驱动因素

IBM特聘教授苏尼尔·乔普拉(Sunil Chopra)提出供应链绩效的六个驱动因素,分为物流驱动因素和跨职能驱动因素两大类。物流驱动因素包括设施、库存和运输,跨职能驱动因素包括信息、采购和定价。

在以往的文献中很少从供应链驱动因素的角度剖析冷链物流,供应链驱动因素影响着整个供应链环节的成本和效率,进而影响供应链盈余,通过合理改善供应链驱动因素可以提高供应链绩效,增强核心竞争力[3]。

2、基于驱动因素分析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

2.1 设施

冷链基础设施建设是冷链物流发展的前提与保障。我国冷库目前存在人均拥有量低、空间分布不均、供需失衡、租金差异大、缺乏安全保障等问题。

自“十一五”计划以来,我国大力建设冷库,冷库总量持续增加,在总量上基本与美国持平,但从图1(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可看出我国人均冷库拥有量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仅为美国的四分之一,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图2显示了全国冷库租赁热图,颜色越深,冷库资源越丰富。从图中可看出我国冷库资源多分布在华东、华中、华南地区,东北和西部地区冷库数量不足。图3显示了全国冷库需求热图,颜色越深,冷库的需求量越大。对比图2和图3(图片来源:中国冷链产业网)发现冷库供需区域重叠度很高,但仍存在供需失衡的现象。原因如下:

(1)租金差异大

冷库多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租金高导致冷库空置率高,2018年南京冷库空置率高达44.93%,上海为24.95%,而在华北等地严重缺乏冷库基础设施,常常一库难求。

(2)硬件质量差

冷库设施硬件质量差、不达标,无法满足高端顾客需求,且冷链物流前期投入巨大、回报周期长、改造费用大,许多企业为节省成本在质量监控方面偷工减料,导致真正满足顾客需求的高标冷库少。

(3)安全问题严重

冷库事故频发,缺乏安全保障,整个冷链物流行业缺乏统一的规范,有些企业执照不全,客户在选择时有后顾之忧。

2.2 库存

对于生鲜农产品而言,库存水平的高低影响产品的变质率[4],通常情况下,库存量越多,生鲜农产品的新鲜度下降越快,损耗率也就越高。在我国中小型冷库较少,但往往这类订单需求旺盛,呈现量小、时间短、订单分散、要求灵活等特点。而传统冷库单间库存量大、缺乏价格弹性,无法满足小规模冷藏的需求。

2.3 运输

我国冷链物流现阶段存在损耗大、成本高、全程实现冷链物流困难等问题[5]。一方面由于人们冷链意识不足,为节省成本在运输途中关闭或间断性关闭冷藏设备,造成无法长久持续冷冻。另一方面,冷链硬件设施不完备、技术不支持,无法保证全过程冷链运输,例如多数冷藏车无法开进冷库,造成从冷库到冷藏车停靠地点这段距离的冷链断链。

2.4 信息

冷链物流不同于普通物流,對信息化程度要求更高。它需要利用GPS定位、物联网、互联网等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冷链物流整个环节进行全程监控,包括对冷藏车的定位以及运输全程的温度监控。但我国物流行业整体信息化程度较低,尤其是农村、山区等地信息化建设更加匮乏,缺乏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6]。

2.5 采购

供应链作为一种比较稳定的企业间合作方式,始于从供应商处取得订货,终于满足最终顾客需求[7]。在拥有庞大产量的新疆、广西、云南等地冷库设施并不完善,且城市冷库容量约为农村的2.5倍[8]。供应商缺乏与冷链物流相匹配的良好的冷库保障,无法满足供应源处对农产品的冷藏需求,造成严重的损耗现象。

2.6 定价

主要呈现三种不良现象。其一,部分商家假借冷链物流以不合理高价出售产品;其二,部分商家通过中途关闭冷链物流降低成本,再以低价出售获取价格优势,造成冷链物流行业的混乱,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其三,消费者缺乏冷链意识,倾向于选择更加低廉的非冷链物流产品,加之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迫使真正的冷链物流产品出现滞销的现象[9]。

3、基于驱动因素对冷链物流提出相关建议

3.1 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加大西部、东北地区以及农村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冷库建设、道路建设等,政府起关键作用,可通过财政补贴、执行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等政策帮助实现冷链物流空间均匀分配。政府应加速推进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化建设,制定并发布冷链物流行业标准,通过强制性标准化的规章制度淘汰不规范、高能耗的冷库和冷藏车,积极查处存在安全隐患的基础设施,以保证冷链物流行业健康发展。此外,企业也应积极做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规划,综合安全性、特色性、辐射性、前瞻性等原则,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品质冷库设施。

3.2 加大弹性仓储布局满足零售需求

依据二八法则,需求大面积冷库的租户仅占20%,而80%的租户需要的是灵活应季的弹性仓。通过建立灵活弹性仓可以有效避免同质化竞争,合理分析租户需求并根据时空进行规划分配,采用定制化方法进行市场布局,以抬升冷库利润空间,满足租户的零售需求。

3.3 提高运输标准化程度

加强运输途中对温度的监控力度,防止冷链断链现象的发生。整合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正规的第三方冷链物流公司,避免无序竞争带来的恶性循环,形成规模效应,降低运输成本。此外,政府应大力完善冷藏车通行和停靠机制,通过严格规范冷藏车的进出以保证食品安全。

3.4 加强信息化建设与信息检测体系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为依托加快建立农产品信息共享平台,加大农村网络信息建设投入,提升农村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建立健全冷链物流全过程温度记录监督制度,从出厂到卸货全程监控冷链车厢的温度曲线,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检测认证给予相应的产品质量认定。

3.5 从采购供应源起保证冷链质量

冷链物流不仅要做好“最后一公里”,更是要严格把控“第一公里”。要加强对农户冷链意识的教育培养,提高采购供应源处的预冷和质检能力,加强供应源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設,从源头保证食品的新鲜与安全。

3.6 构建消费者监督体系避免定价乱象

消费者要加强冷链意识和冷链产品的鉴别能力,例如酸奶表面有水珠、速冻饺子黏在一起等均为冷链断链的结果。此外,要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积极构建消费者监督体系,严格保障冷链全过程的实施。

4、结论

本文从供应链六大驱动因素为着眼点,分析了冷链物流目前的发展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政府要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投入,尽快建立健全行业规范,加大市场监督力度;冷链企业要做好冷链物流“第一公里”,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与技术创新,加大弹性仓布局,树立冷链企业良好形象;消费者要提高冷链意识和冷链产品的鉴别能力,积极监督冷链物流企业,以此保证食品安全,促进未来消费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王宁.“懒人经济”的是是非非[J].人民论坛,2019(10):70-72.

[2] 李笑笑,孙雪,陈健.电子商务环境下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连云港市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41(06):77-79.

[3] 廖吉林.供应链业务流程绩效评价研究述评[J].物流技术,2019, 38(02):88-93.

[4] 牟进进,朱捷.新旧动能转换视角下农产品冷链物流损耗控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09):241-247.

[5] 曾志雄,邹炽导,韦鉴峰,等.基于蚁群算法的荔枝冷链物流配送成本模型优化[J].包装工程,2019,40(11):58-65.

[6] 潘梦蓓.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36):190-192.

[7] 张晓娜,廖吉林.基于绿色贡献的生活纸品“供-产-销”三级供应链收益调节研究[J].物流科技,2018,41(12):129-132.

[8] 赵明媚.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城乡双向流通冷链物流发展研究[J].价格月刊,2019(05):67-72.

[9] 董玲玲.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态势、问题与对策——源于商贸流通业发展视角[J].商业经济研究,2019(12):94-96.

作者简介:

顾佳敏,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所学专业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姚惠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就职于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与工程方向。

猜你喜欢
驱动因素冷链物流供应链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驱动因素与模式研究
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驱动力因素分析
公司EVA现状及EVA驱动因素分析
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驱动力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SWOT分析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对于药品冷链物流管理的研究
杭州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