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或伴扁桃体肥大的睡眠呼吸障碍儿童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变化的临床意义

2020-05-27 11:19万玉峰刘龙生徐盼盼高俊康程筱雯
安徽医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腺样体扁桃体计数

万玉峰 刘龙生 徐盼盼 高俊康 程筱雯

睡眠呼吸障碍(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SDB)在儿童中很常见,绝大多数存在腺样体肥大或伴有扁桃体肥大[1-2],气道被部分或完全阻塞,严重者可发展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阶段,导致的间歇性睡眠和/或觉醒会损害血管内皮,从而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增加,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儿童SDB(腺样体肥大或伴有扁桃体肥大)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成人阶段的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出现,而且儿童的持续气道阻塞也可能会导致攻击性行为和生长迟缓等病理情况的发生[3-4]。SDB患者血小板活化和聚集程度增加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5]。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是血小板活化的指标,大体积血小板比正常大小血小板具有更高促炎和促血栓形成的反应潜能。曾有研究[6-7]报道,成人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中MPV增加,表明MPV升高可能与这些疾病的发生及预后有关。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目前也被认为是评价血小板活化又一个可靠标志物[8-9],成人SDB患者PDW升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PDW升高与其预后相关[10-11]。目前,关于儿童SDB与MPV、PDW的关联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分析儿童SDB患者的MPV和PDW变化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住院的99例诊断为SDB患儿[男童66例,女童33例,年龄3~14岁,平均(7.9±2.9)岁]为研究对象,患儿均存在腺样体肥大或伴有扁桃体肥大,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时期51例[男童33例,女童18例,年龄3~14岁,平均(8.3±2.8)岁]因SDB以外原因(包括先天性耳前瘘管,鼻骨骨折,先天性鳃裂瘘管,颈部良性肿瘤,外耳道异物)而收住入院的患儿为对照组,对照组经过仔细询问病史,否认SDB,体格检查均无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排除伴有鼻中隔偏曲、鼻窦炎、血液病和慢性疾病,以及先前行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两组间年龄、性别构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腺样体肥大分级标准 患儿的腺样体经鼻内镜检查,扁桃体常规目测。腺样体肥大分级如下:1级,腺样体组织阻塞后鼻孔面积<25%;2级,腺样体组织阻塞后鼻孔面积25%~50%;3级,腺样体组织阻塞后鼻孔面积达50%~75%;4级,腺样体组织阻塞后鼻孔面积达75%~100%。

1.3 标本采集 两组患儿分别于清晨空腹状态下使用EDTA抗凝真空管采集2 mL全血,使用标本冷藏转运箱送至本院检验科,利用Sysmex XE-2100血液分析仪(日本)进行血液成分分析。血小板检测试剂为Sysmex XE-2100血液分析仪配套试剂。

1.4 观察指标 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碱性粒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MPV、PDW、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常规各项指标比较 病例组MPV、PDW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血常规指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常规各项指标比较

续表1

项目对照组(n=51)病例组(n=99)t/U值P值血红蛋白(g/L)126.29±8.57125.35±9.340.6040.547血小板计数(109/L)274(233,301)273.5(244,337.5)-0.824*0.410MPV(fL)11.38±1.2810.89±1.302.2040.029PDW(fL)13.60(12.00,15.90)12.70(10.85,15.35)2.271*0.023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108.27(85.59,133.47)99.36(77.83,125.49)1.131*0.258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1.19(0.81,1.95)1.10(0.83,1.55)1.462*0.144

注:MPV为平均血小板体积,PDW为血小板分布宽度;*使用Mann-WhitneyU检验

2.2 MPV和PDW与年龄、腺样体肥大等级的相关性分析 经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MPV和PDW分别与年龄呈正相关性(r=0.988,P<0.001;r=0.982,P<0.001);Spearman秩相关显示,MPV和PDW分别与腺样体肥大等级呈负相关(rs=-0.968,P<0.001;rs=-0.967,P<0.001)。见图1。

图1 MPV、PDW与年龄、腺样体肥大等级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SDB在病情发展过程中会继发产生冠脉疾病、脑血管疾病等。血小板激活可能存在3种机制[5,12]:第一,夜间低氧血症和反复出现的觉醒导致以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增加为特征的交感神经系统激活,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引起血小板的剂量依赖性激活。第二,急性或慢性间歇性缺氧直接或间接激活血小板。第三,细胞因子IL-6和IL-3释放刺激巨核细胞产生大颗粒血小板,具有更强的血栓形成潜力[13-14]。活化的血小板体积增大,较大的血小板含有更多颗粒和血栓素A2并表达更多的糖蛋白Ⅰb和Ⅱb/Ⅲa受体,因此这些血小板聚集更快速,可能导致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增加。先前有研究[15]表明,儿童期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的发生与环境、遗传、饮食和肥胖有一定相关性,但目前尚无文献报道儿童SDB患者的MPV和PDW水平变化对血栓形成是否有影响。儿童SDB患者的MPV及PDW的研究较少,并且出现了不同的研究结果,Soyalic等[16]观察到腺样体肥大患儿的MPV水平异常升高,Cengiz等[17]发现慢性扁桃体炎和腺样体肥大患儿的MPV水平是降低的,而Onder等[18]发现MPV与腺样体肥大之间无显著关系。

成人SDB的MPV和PDW增加被认为是继发产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而与成人相反,本研究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腺样体肥大或伴有扁桃体肥大的SDB患儿的MPV和PDW明显降低。经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显示,病例组的MPV和PDW值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而经Spearman秩相关显示病例组的MPV和PDW值均随着腺样体肥大等级的升高而降低,即病例组的MPV和PDW均与年龄呈正相关,而均与腺样体肥大等级呈负相关。笔者认为,SDB患儿的MPV和PDW降低有可能是机体对于出现血液高凝状态的对抗代偿机制,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病情没有得到有效缓解或者病情进一步发展,则至成人阶段发生失代偿,MPV和PDW升高,从而出现血液高凝状态,导致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出现。故MPV和PDW有可能作为腺样体肥大或伴有扁桃体肥大的SDB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潜在指标。接下来笔者将扩大样本量,增加包括SDB严重程度细化分级、患者长期预后的信息、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等,进一步深入探讨MPV和PDW在SDB儿童期的代偿机制及作为腺样体肥大或伴有扁桃体肥大的SDB患儿病情严重程度指标的可靠性。

猜你喜欢
腺样体扁桃体计数
腺样体肥大如何用药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古代的计数方法
腺样体肥大,用药还是手术?
古代的人们是如何计数的?
扁桃体
“水果”变“干果”
扁桃体,切还是不切?
小儿腺样体肥大都需手术吗?
呼吸不畅,并非都是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