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口语交际中的语文素养培养

2020-05-27 17:55曾春华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3期
关键词:课外实践日常生活课堂氛围

曾春华

摘  要:交际能力是我们作为一个自然人在社会上生存的必备能力。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与他人的交际能力,让学生具备流畅、委婉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经常是一个学生不知道怎样讲,老师也不知道如何教的难题。其实口语交际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课堂和课后都是我们可以训练的时间,就看我们老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怎样有意识地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从而培养孩子们语文素养。

关键词:口语交际;日常生活;课外实践;课堂氛围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1】那么什么是语文素养呢?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在《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哪里来》中是这样解释的: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这其中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2】 看似简单的四个字——“语文素养”,但是要真正实践起来却很难。

法国军事家拿破仑说过:“一条舌头,能抵三千毛瑟枪。”我国古代文学评论家刘勰也认为“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更有《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精彩故事。这些无不形象地揭示了口语交际的重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上对口语交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的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的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3】 所以,要想在课堂上实现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必须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结合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其实口语交际能力与语文的其他能力是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把口语交际的训练与听说读写的训练结合起来,并与观察、思维、想象训练联系起来,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并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下面我将从在口语交际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和个人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等语文素养来阐述我的个人看法。

一、重视生活,训练交际能力

我个人认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内。语文的学习离不开生活,所以语文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学习提高。比如可以利用课间、阅读课分享课、活动课等时间,让学生交流自己最近的所见和所闻。抑或是当发现有的同学因为沟通出问题的,适时引导孩子要学会与人交流。在我的记忆里有这样一幕:那天是“三八”妇女节,孩子们一进门就对我说:“老师,节日快乐!”我很欣然地接受了。教室里安静了下来,这时又有一个孩子进来了,他大声地喊道:“老师,祝您三——八——妇——女——节——快——乐! ”这话一出,班里的同学都哄堂大笑起来,有的同学甚至在窃窃私语。我当时也领会到了同学们笑的原因,于是对那个孩子说:“你能祝老师节日快乐,我很高兴,但是你刚刚那样说我不接受你的祝福。”那个孩子听了我的话,奇怪地问道:“难道你不是妇女吗?”这时教室里的笑声更大了。我最后表示很无奈,只能课后找他聊为什么同学们笑他。从这件事情里,也让我进一步感受到了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同样的祝福,不同的表达方式,所达到的效果却完全不一样。所以从那以后,我在生活中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我相信,同一件事,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所取得的效果肯定会不一样。这何尝不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方式呢?

二、积累素材,丰富交际内容

因为我们学校是全寄宿学校,学生的生活圈单一,不是学校就是家庭,他们就像是被关在笼子里的鸟儿,也像是跳不出井口的青蛙。要打破这样的局面,就必须让学生要走出课堂,走向丰富多彩的生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生活中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从而使他们有感而发,有话可说。这样的做法是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如果可以的话,班主任可以跟同学们一起参加。学校每年暑假都会组织夏令营活动,这样的活动一般都是自由报名。不过这个时候,我会鼓励那些平时比较安静,话比较少的人去参加。我们班就有这样一个孩子,孩子很聪明,但是在与人交流上却很欠缺,他不知道怎样去跟人家婉转一些说话。同学帮了他,他不会用简单的“谢谢”表示感恩;甚至在他想借老师的手机打电话给家长的时候,他也没有任何的婉转说法,他是这样说的:“老师,我要打个电话给我妈妈,叫她把我的东西送过来。”没任何“请”的意思,孩子这样的表现,我很担心。但是在参加了两年的夏令营之后,我发现这个孩子变了,他的语言变得丰富了。同样是打电话,他会这样说:“老师,我想借你的电话用一下,可以吗?”他也知道了,在写作文介绍学校的宿舍时不能只写马桶了……

其实学生外出参与实践时,不会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会去摸索如何与同学沟通交流才能和谐相处。再者,他们的见识多了,懂得的东西也就多了,当别人在交流的时候,他自然就能加入到别人的话题中去。因此要引导学生步入大自然,投身到生活中,让他们去观察、去体验、去感悟,才能激发学生的交流兴趣,他们才会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色彩斑斓的世界。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的语文素养一定也不会差!

三、创设氛围,激发表达欲望

学生终归是学生,所以最终还是要让他们回归课堂。相信所有的老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下课的时候,在课堂上从来不敢发言的学生都能与其他同学打成一片,他们表现得很活跃,并且人人都是发自内心地去与同学表达,吱吱喳喳的,但是一旦回到课堂中,他们又都变成了“哑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究其因由,关键是“氛围”问题。因为大家在课间的闲聊时同学们都处在平等、轻松的氛围中,而在课堂上,老师会让课堂气氛过于嚴肃,这样往往容易把学生的表达欲望压制了。于是,很多学生不敢说,而越不敢说就越不会说,越不会说就越来越没有自信表达自己心里的想法了,如此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在这样的经验教训下,我们都明白了良好的交际氛围是要激发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这样才能创设出一个轻松、自主、积极的语言交际环境,从而激活学生的交际兴趣,并引发学生的共鸣。在执教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的口语交际《动物,人类的朋友》这节课时,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

我记得有这样一个环节,我在幻灯片上出示了一张图片,图片上描述的是:在一个高档的皮草展览窗里正在展示一件狐狸皮草大衣,而在橱窗外,两只狐狸正呆呆地等待着家庭的重要成员“妈妈”醒过来。然后,我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谁能给这幅图配上一个标题?”学生一开始先是一愣,后来各个都跃跃欲试,一个个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当我出示这幅画的标题《醒醒吧,妈妈》以及这幅画的创作背景时,孩子们沉默了。打铁趁热,我继而出示了一组关于人们虐杀动物的图片,同时还配上了伤感的音乐,并跟随着图片的出示进行解说。这一环节结束了,很多情感丰富的孩子忍不住啜泣了。之后我提出:“我们应该怎么做?”这个问题一抛出,因为我们的课堂氛围与学生形成了共鸣状态,他们的情绪也因此变得高涨,学生的积极性立刻就被调动起来,表达的自我表现欲望提高了,他们的语言如同开了闸门的水一泻而出。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还要给学生传达一种观念,即口语交际的能力是自我表达的能力,这种能力应该是轻松的、自主的。在课堂上,我们老师还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成为学生的听众或朋友,而与学生一起聊天或讨论,进行没有隔阂的交流,以自己平和的关怀去呵护学生在交际中的点滴进步。如在教学口语交际课《动物,人类的朋友》时,有这样一个环节:小明的爸爸爱打鸟,今天,他又背上了猎枪准备出门,小明想劝阻爸爸。想一想,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样说服爸爸?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先进行分角色表演,后来发现学生表演时,一下就被说服了,似乎没有什么效果。于是我立刻想到了来一场师生分角色对话,在对话中,我扮演了“爸爸”的角色,试图用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证明自己打鸟的行为是正確的;而学生呢,也是想法设法地列举各种事例来阻止我。最后学生打了亲情牌,我至今还记忆犹新:“爸爸,你想想,如果我被人贩子抓走了,你和我妈妈会怎样做?小鸟也有自己的家人,你把小鸟抓走了,那鸟爸爸、鸟妈妈难道就不着急吗……”很多时候,小学生的语言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激发学生入情入境地交流离不开具体的氛围。因此在课堂上,老师要跟学生一样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氛围中去,这样会更好地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激发他们对口语交际的兴趣,并在不断的锻炼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博大精深,语言的精炼在这文化的历史长河里熠熠生辉。要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口语交际课只是建成高楼大厦的一小块砖,如果要大厦更加坚固,我们还要在教育教学中不断通过阅读课、习作指导课、语文的综合性学习课、语文的课外活动课乃至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能受到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确,只有把生活引进课堂,学生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和丰富的想象力,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心田永远流淌着活水。

参考文献:

[1] [3] 《语文新课程标准》.

[2] 《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哪里来》 崔峦.

猜你喜欢
课外实践日常生活课堂氛围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促进学生课堂有效思考的几点做法
实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结合生活实际,学习初中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