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的写意性重彩画

2020-05-28 02:18未君北京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0年3期
关键词:重彩画工笔画工笔

◆未君(北京)

工笔画作为中国画的一个优秀画种,在唐中期以前一直作为绘画的主流占据中国画坛。物象、情态、形神兼备、韵致高雅,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升迁起伏,明清以来渐渐走入程式化僵硬化的模式中。当今中国已进入世界一体化的文化交流中,艺术样式和审美观念十分丰富,传统的中国画也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很多工笔画家的创作作品已经脱离了中国画的写意精神本质,这就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创造新的发展。回归传统中国画写意精神,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唐勇力先生提出了“工笔画的写意性”和“写意性的工笔画”观点。他在实践过程形成发现的“脱落法”和“虚染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中国工笔画的开拓、发展提供了十分自由的空间。

写意性重彩画是我近几年在创作与教学中重点推行与实践的一门课题。我的几个体会:

一是写意性重彩画这种表现形式丰富了工笔画的绘画语言,扩大了工笔画的内涵,摆脱了工笔画一般意义上的“写实”“工整”“严谨”“细密”的外衣。二是将“写意属性”重新从工笔画中提出,对中国画中的写意精神的重新回归或者说回归写意传统又给予了新的定义。三是“生发”,即在创作过程中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和想法出现,这个效果不是预先设定好的,而是在创作过程中衍生发展出来的。

我有两个方面的想法:一是促进工笔画创作及在当代中国画中的发展;二是促进写意画精神在传统工笔画中的发展,其实两种观点相辅相成。我期望不论从技法上,还是绘画语言上都能使其上升到理论层面,从而构建一套“写意性重彩画”的理论体系。虽然工笔画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多语言、多样式的局面,但大部分画家是盲目的,没有自己的思想观念,总是被工笔画严谨、细腻、工整的笔触所拘束,举步艰难,于是很容易人云亦云,这是当下工笔画界存在的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在实践创作中,我们要从“写意性”三个字去解读,去做文章。所谓“写意性”,即是随意、随性、随感的意思。具体用到创作中,即画得比较随意,随性去画,随心而画,它应该是情感与思绪的自然流露,包括技法,而不是按照传统的程式去画,在创作过程中,尽量避免呆滞、刻板、程式等方面的情况。正如张彦远提出的:应该是“意存笔先”“笔情墨韵”。主要体现对“意”的表达。

写意性重彩画是针对传统工笔画绘画技法的改造而提出来的。其实,“写意”并非独指意笔水墨画,“写意”与“工笔”是指技法层次上的区别,表现形式的不同而已,并不能因为工笔画在技法上的多道程序与表现上的工细严谨而忽略了它的写意性。从更深层次上说,“工笔”与“写意”一样,也是在写“意”,只不过它们抒写时所依赖的程式不同罢了。无论中国画的“工笔”还是“写意”,都须贯注画家本人的主观表达与情感抒发。正所谓“画乃心迹”,每个画家的个性气质、审美偏好的差异会自然地反映在自己创作的画面上。要画好工笔重彩画,我认为还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做些努力:

1.致力于传统工笔画的继承。把传统中极为规范的程序性技法应用到现实写生与创作中,以传统的手法表现描绘生活,这种形式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在这一点上,我们要追踪溯源,从工笔画发展高峰时期的宋代,再上溯至五代及唐中期边鸾,他的工笔重彩、他的勾勒填彩,其本意就是在“写”。所以,我们经常谈传统,一定要问自己:真的明白什么是传统吗?

2.在掌握传统技法的基础之上博采众长。读一些西方绘画经典,吸收西方艺术精华,使其中西融合,或中西借鉴,而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运用与借鉴。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去“发现”,从某种意义上讲,“发现即创造”,作为当代艺术家,一定要敏感,要学会发现。实际上,生活中许多东西是靠发现的,可以说,没有发现也就不存在创造。

3.把传统工笔画的内涵拓展延伸。吸收民间艺术、国外艺术及其他艺术的表现形式,以传统为本,兼容并蓄,使其成为自己艺术作品中的特定形式符号。

所以,不论运用何种表现形式,最重要的便是“发现”和“体悟”各种绘画语言的可融性。一幅作品,它的绘画语言、绘画形式以及线条、造型等等实际上都掌控在我们的手里,关键是我们如何把它运用得恰到好处,而不要不想这幅画是不是工笔画。没必要在这些形式上下功夫,而是考虑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把作品表现得非常丰满,在技法、形式、色彩、勾线、意境、构图等方面都达到一个非常丰满和高级的境界。基于此,我们的思想一定要开放,想象力一定丰富,当然,也不能瞎编乱造,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明确的指导思想来指导自己。这需要我们强大的毅力和下很大的功夫,在不断创作的实践中进行总结。

天涯行旅云水寒136cm×68cm纸本设色2017年未君

寒风剪剪一树暗香国画145cm×100cm2016年未君

高山行者国画161cm×103cm2019年未君

一缕阳光国画130cm×90cm2016年未君

面朝家乡·春暖花开国画227cm×164cm2018年未君

逍遥游系列·南山问道国画103cm×70cm2020年未君

遇见莲花开国画145cm×100cm2017年未君

风月无边国画155cm×103cm2018年未君

猜你喜欢
重彩画工笔画工笔
工笔画作品
工笔画
小学工笔画
罗登祥的工笔绘画
花开的声音
赵炳宇工笔人物画工笔
粉红荷花工笔画法
中国工笔重彩画探源与思考
论工笔重彩画的民族性
少儿重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