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共价改性纳米颗粒稳定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及可逆调控

2020-05-28 09:25罗东琴孙宁李秋红隋鹏亮姜秋艳隋晓飞李爱香
化工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乳化剂油水液滴

罗东琴,孙宁,李秋红,隋鹏亮,姜秋艳,隋晓飞,李爱香

(1 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淄博255049; 2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招远265406)

引 言

Pickering 乳液是Ramsden[1]和Pickering[2]发现的以固体粒子为稳定剂形成的乳液。加入的固体粒子稳定地吸附在油/水界面形成固体颗粒膜,空间上阻隔乳液液滴之间的聚并,从而起到稳定乳液的作用[3]。相较于使用表面活性剂稳定的传统乳液,Pickering 乳液具有低毒性、良好生物相容性和高稳定性的特点,因此在材料、食品加工、化妆品及医药领域都被广泛应用[4-5]。根据使用目的不同,对乳液稳定性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燃料生产、油料传输以及乳液聚合等过程中,乳液仅要求暂时的稳定并最终需要破乳[6-7]。如何形成可根据环境条件自行调整稳定性的乳液一直是人们追寻的目标。因此,对乳液稳定性调控及实时检测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影响Pickering 乳液稳定性的因素有很多,如固体颗粒[8-11]、油相类型[12]、pH[13]、电解质类型[14-15]等。其中表面润湿性、固体颗粒粒径和浓度是影响乳液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常用来稳定Pickering 乳液的固体颗粒有淀粉颗粒[16]、TiO2颗粒[17]、Fe3O4颗粒[18-19]、碳纳米管[20]、SiO2颗粒[21-22]等。然而,大部分固体颗粒因过于亲水或过于疏水,无法直接作为乳化剂制备稳定的Pickering 乳液,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改性处理。在颗粒表面引入功能性表面活性剂,通过环境刺激改变表面活性剂修饰固体颗粒的亲疏水性,进而改变双亲纳米颗粒的表面性质并将其作为稳定剂制备刺激响应型Pickering 乳液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常见的激励方法有pH[23-26]、温度[27-28]、磁场[29]、光照[30]、CO2[31]等。Binks 等[32]对聚(4-乙烯基吡啶)/SiO2纳米微胶囊稳定Pickering 乳液的pH 响应性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在pH 为6时,微胶囊颗粒对乳液起稳定作用,过高或过低的pH 都将引起乳液稳定性的改变。Sakiko 等[33]研究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改性颗粒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结果表明,PNIPAM 稳定的Pickering 乳液具有温度响应性,温度在室温和40℃之间改变时可实现对乳液稳定性的可逆调控。Cui 等[34]用N-烷基酰胺改性修饰SiO2纳米颗粒,改性颗粒所稳定的Pickering 乳液具有CO2/N2和光激励双重响应性。为扩大乳液的使用范围,实现乳液稳定性的远程调控,电场和磁场响应型Pickering 乳液的研究也越来越受人关注。Liao等[35]使用β-环糊精和二茂铁主客体作用形成的聚合物对聚乙二醇化学改性,研究发现改性后的微凝胶为乳化剂稳定的乳液具有电化学响应性,通过电化学刺激可实现油水相的分离和催化酶的循环使用。王海花等[36]采用KH550 改性的Fe3O4纳米粒子稳定Pickering 乳液,所得乳液具有良好的磁场响应性,且以此乳液为模板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然而,上述所研究的颗粒大部分都是功能化的聚合物接枝改性颗粒,合成过程通常比较复杂。如果能将功能性表面活性剂与纳米颗粒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结合,通过外界刺激改变纳米颗粒的双亲性,将是乳液稳定性研究的新突破。Binks课题组[36-39]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对SiO2纳米颗粒非共价改性,制备了CO2/N2、热响应及离子响应的Pickering乳液。Jiang等[40]研究了SiO2和二茂铁表面活性剂稳定的氧化还原响应型乳液,通过电化学刺激改变表面活性剂的两亲性从而实现了乳液稳定性的可逆调控。Kim等[41]利用Fe2O3纳米颗粒对羟基功能化的双亲Janus 胶体颗粒进行非共价修饰,将修饰后颗粒作为稳定剂制备的Pickering 乳液具有磁响应性,此研究解决了乳化剂回收困难的问题,避免给环境带来污染。

本文利用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分子乙酰基二茂铁吖嗪(Fc+A)通过非共价的静电作用吸附到带负电荷的Fe3O4@SiO2颗粒表面,制备氧化还原和磁场双重响应的Pickering 乳液,研究Fc+A 的浓度、乳化剂浓度、油水比和搅拌速度对乳液性质的影响。并且,通过外加磁场或交替加入氧化剂、还原剂以实现对乳液稳定性的可逆调控。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六水合氯化铁、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柠檬酸三钠,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正硅酸乙酯,分析纯,天津博迪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乙酰基二茂铁、9-蒽醛,分析纯,阿达玛斯试剂有限公司;四水硫酸铈,分析纯,上海晶纯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水合肼[80%(质量)],分析纯,天津市风船化学试剂科技有限公司;乙二醇、氨水、三氯甲烷、乙醚、甲苯,分析纯,烟台市双双化工有限公司;冰醋酸、过氧化氢[30%(质量)],分析纯,天津市致远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FJ200-SH 型数显高速分散均质机,上海标本模型厂;JJ-1H 型恒速定时电动搅拌器,方科仪器(常州)有限公司;FA1004B 型电子天平,上海越平科学仪器制造有限公司;DF-101D 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常州迈科诺仪器有限公司;UB103i 型光学显微镜,重庆澳浦光电技术有限公司;JY-PHa 接触角测定仪,北京林音科技有限公司;YM-031S 超声仪,深圳语盟超声波清洗机设备厂;Nicolet 5700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美国热电尼高力仪器公司;FEI Quanta 250 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美国FEI香港有限公司;WJGS-032 场发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美国FEI 公司;Leica TCS-SP2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德国徕卡公司。

1.2 方法

1.2.1 纳米颗粒的制备 Fe3O4及核壳结构Fe3O4@SiO2颗粒按照文献[42]所提到的方案进行制备。

1.2.2 乙酰基二茂铁肼腙(FcH)的合成 将10 ml无水乙醇、0.484 ml 水合肼加入三口烧瓶中,水浴加热至80℃。然后将0.912 g 乙酰基二茂铁溶于10 ml无水乙醇中,超声至完全溶解后,在氮气保护下,用恒压漏斗逐滴缓慢地加入三口瓶中(2~3 s 一滴),再加入6~8 滴冰醋酸催化,回流搅拌2 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用旋转蒸发器蒸发除去溶剂,之后将所得产物用无水乙醇抽滤,烘干,得到乙酰基二茂铁肼(FcH)。

1.2.3 乙酰基二茂铁吖嗪(FcA)的合成及表征 在水浴加热65℃条件下,称取0.484 g 乙酰基二茂铁肼腙于干燥的三口烧瓶中,加入20 ml 三氯甲烷搅拌溶解,称取0.618 g 九蒽醛溶于10 ml三氯甲烷中,逐滴加入三口烧瓶中。在氮气保护作用下冷却回流6 h,冷却至室温后,缓慢加入与溶液同体积的乙醚溶液,放入冰箱中冷藏24 h 后,用无水乙醇抽滤,在30~40℃烘干得到红色片状的FcA,其核磁共振谱(1H NMR)如图1 所示。其各峰的归属为:δ 2.2 (3H,—CH3), 4.3 (9H,HFc), 7.56~8.79 ( 9H,HEn), 10.14 (s,N====C—H)。

1.2.4 改性纳米颗粒的制备 配制不同浓度的FcA,称取等物质量的硫酸铈于烧杯中,加入10 ml蒸馏水,超声溶解3~4 min 后,用磁力搅拌机以500 r/min 的转速搅拌氧化3 h,获得氧化态FcA(Fc+A)。向氧化后溶液中加入Fe3O4@SiO2纳米颗粒,超声分散10 min,在500 r/min转速下搅拌改性12 h,将得到的悬浮液静置12 h,并用蒸馏水洗涤2~3 次,利用磁铁分离颗粒,倒去上清液,在30~40℃的温度下烘干得到改性纳米颗粒。

图1 FcA的1H NMR谱图Fig.1 1H NMR spectrum of FcA in DMSO[D6]

1.3 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及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将改性的纳米颗粒加入水相中,超声分散5 min,再加入一定体积的甲苯,用数显高速分散均质机以10000 r/min 的转速高速剪切3 min,制得Pickering乳液。

1.3.1 不同Fc+A 浓度对Pickering 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首先制备改性纳米颗粒,制备方法同1.2.4 节,改变FcA 的浓度(5、7.5、10、12.5、15 mmol/L),制得不同Fc+A 改性的纳米颗粒。将改性纳米Fe3O4@SiO2颗粒,先分散在6 ml 蒸馏水中,超声5 min,再加入4 ml甲苯,在10000 r/min 的转速下搅拌3 min,静置24 h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乳液液滴的形貌。

1.3.2 不同乳化剂浓度对Pickering 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称取不同质量的改性纳米颗粒,分别先超声分散在6 ml 蒸馏水中,再加入4 ml 甲苯,获得Fe3O4@SiO2颗 粒 浓 度 分 别 为0.1%、0.2%、0.3%、0.4%、0.5%(质量)的油水混合物,在10000 r/min的转速下搅拌3 min,静置24 h 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乳液液滴的形貌。

1.3.3 油水比对Pickering 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称取乳化剂浓度为0.3%(质量)的改性纳米Fe3O4@SiO2颗粒,先依次超声分散在8、7、6、5、4、3、2 ml 的蒸馏水中,再分别加入2、3、4、5、6、7、8 ml 甲苯,在10000 r/min 的转速下搅拌3 min,静置24 h 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乳液的形貌。

1.3.4 搅拌速度对Pickering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称取乳化剂浓度为0.3%(质量)的改性纳米Fe3O4@SiO2颗粒,先超声分散在6 ml 蒸馏水中,再加入4 ml 甲苯,分别在6000、8000、10000 和12000 r/min 的转速下搅拌3 min,静置24 h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乳液的形貌。

1.4 Pickering乳液的乳化/破乳循环

氧化还原调控:以0.3%(质量)的改性的Fe3O4@SiO2纳米颗粒作为乳化剂,先超声分散在6 ml 蒸馏水中,再加入4 ml 甲苯,在高速均质分散机10000 r/min 转速下搅拌3 min,制得Pickering 乳液。向乳液中加入8 μl 水合肼溶液(80%(质量))使其破乳,再滴加8 μl过氧化氢溶液(30%(质量)),均质搅拌3 min,乳液将重新形成。

磁场调控:对制得的Pickering 乳液施加磁场,研究施加磁场前后乳液性质的变化,确定其磁场响应性。

1.5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WJGS-032)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irion 200,FEI香港有限公司)观察纳米颗粒的形貌;将改性颗粒在蒸馏水中超声分散均匀,取一滴滴在载璃片上,在50℃下烘干,用接触角测量仪(JY-PHa 型)测量接触角;用FTIR(Nicolet 5700,美国热电尼高力仪器公司)和X 射线衍射分析仪(Bruker AXS D8 Advance 型,德国BrukerAXS 公司)对改性前后纳米颗粒的结构和成分进行分析;Pickering 乳液的微观形貌由光学显微镜(UB103i 型)进行观察。采用粒径分析软件Nano Measurer 对乳液粒径进行统计分析。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Fc+A改性纳米Fe3O4@SiO2颗粒

2.1.1 XRD 分析 Fe3O4@SiO2颗粒的结构可通过XRD 进行表征,其对应谱图如图2所示。由Fe3O4纳米颗粒的XRD 衍射谱图可以看出,分布在2θ=30.17°,35.45°,43.25°,53.55°,57.56°和62.26°处的衍 射 峰,分 别 对 应 于Fe3O4纳 米 颗 粒(220)、(311)、(400)、(422)、(511)、(440)晶面,表明物相为反尖晶石结构。由Fe3O4@SiO2纳米颗粒的衍射谱图可以看出,包覆SiO2后的Fe3O4纳米颗粒除具有Fe3O4的特征衍射峰之外,在21.77°处出现的新的衍射峰,对应于SiO2的特征峰,表明核壳结构包覆材料的形成[43]。

图2 Fe3O4及Fe3O4@SiO2的XRD谱图Fig.2 XRD patterns of Fe3O4 and Fe3O4@SiO2 nanoparticles

2.1.2 透射及扫描电子显微分析 图3 为Fe3O4@SiO2颗粒在不同放大倍数下的TEM 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纳米颗粒的单分散性好且粒径比较均匀,且Fe3O4纳米颗粒周围均匀包覆有壳层,证明了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成功制备。Fe3O4@SiO2颗粒及Fc+A 改性Fe3O4@SiO2颗粒形貌可通过SEM 进行表征,如图4 所示。可以看出,Fe3O4@SiO2纳米颗粒尺寸均匀,表面光滑,无聚集现象[图4(a)]。然而,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吸附Fc+A 的Fe3O4@SiO2颗粒明显增大,且粒子之间出现了明显的黏附[图4(b)]。此外,EDS 图像[图4(c)]也显示出C、N、O、Si 和Fe 元素基本均匀分布在颗粒的表面,表明Fe3O4@SiO2颗粒的改性成功。

图3 Fe3O4@SiO2纳米颗粒的透射电镜图Fig.3 TEM images of Fe3O4@SiO2 nanoparticles

图4 Fe3O4@SiO2和Fc+A修饰的Fe3O4@SiO2纳米颗粒扫描电镜及EDS元素分布图Fig.4 SEM images of Fe3O4@SiO2,Fc+A-modified Fe3O4@SiO2,and EDS element distribution of C,N,O,Si and Fe for Fc+A-modified nanoparticles

2.1.3 FTIR 分 析 图5 是 纳 米Fe3O4颗 粒、SiO2颗粒、Fe3O4@SiO2颗粒、FcA 以及Fc+A 非共价改性纳米颗粒的红外谱图。由图5(a)可以看出,在575 cm-1位置的吸收峰为Fe3O4的特征峰,1102、953、800、470 cm-1为纳米SiO2的吸收峰,制备的纳米Fe3O4@SiO2颗粒具有SiO2和Fe3O4纳米颗粒的特征峰,进一步证实了核壳结构Fe3O4@SiO2颗粒制备成功;由图5(b)可以看出,FcA在3104、3092、2916、1600、1104、823、470 cm-1位置的吸收峰与文献[42]报道的FcA 的吸收峰基本对应。改性纳米Fe3O4@SiO2颗粒的谱图上同时出现了Fe3O4、SiO2、FcA 的特征峰,表明Fc+A 对纳米Fe3O4@SiO2颗粒改性成功[42]。

图5 纳米颗粒的红外光谱图Fig.5 FTIR spectra of nanoparticles

图6 不同浓度Fc+A改性Fe3O4@SiO2颗粒的接触角示意图Fig.6 Contact angle images of nanoparticles with different Fc+A concentration

图7 不同Fc+A浓度改性纳米颗粒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的显微、宏观图片及粒径分布Fig.7 Optical micrographic images,visual appearance and droplets size distribution of emulsions stabilized by modified-Fe3O4@SiO2 nanoparticles with different Fc+A concentration

2.1.4 接触角测试分析 未修饰的Fe3O4@SiO2颗粒由于表面存在大量羟基,有很强的亲水性。通过Fc+A 改性后Fe3O4@SiO2颗粒的疏水性增加,相应接触角会发生明显变化,因此可作为乳化剂制备稳定性良好的Pickering 乳液。其接触角测量结果如图6所示,由图6(a)和(f)可以看出,未改性Fe3O4@SiO2颗粒的亲水性较强,其接触角θ较小,约为8.5°,FcA 接触角为103°左右,通过静电作用将疏水的Fc+A 修饰到亲水的纳米Fe3O4@SiO2颗粒表面后,颗粒的接触角 明 显 增 大[图6(b)~(e)],当Fc+A 的 浓 度 为12.5 mmol/L 时,接触角达到41°左右。当Fc+A 浓度较低时,与Fe3O4@SiO2通过静电作用结合的Fc+A 较少,Fe3O4@SiO2颗粒表面仍有大量的羟基存在,亲水性强,因此接触角较小。随着Fc+A 浓度的增加,Fe3O4@SiO2颗粒表面包覆Fc+A 量增加,表面裸露羟基减少,接触角明显增大。当Fc+A 浓度达到12.5 mmol/L 时,继续增加Fc+A 的浓度,接触角不再发生明显变化,表明Fc+A 分子在颗粒表面吸附基本饱和。因此,在后续对Fe3O4@SiO2颗粒疏水改性的实验中选用Fc+A浓度为12.5 mmol/L。

2.2 Fe3O4@SiO2纳米颗粒稳定的Pickering乳液

2.2.1 不同Fc+A 浓度对Pickering 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由不同Fc+A 浓度改性的纳米颗粒制备的Pickering 乳液由染料法确定为水包油型乳液。图7为分别以不同Fc+A 浓度改性的纳米颗粒制备Pickering 乳液(乳化剂颗粒浓度0.3%(质量),油水比为4∶6,转速10000 r/min)的光学显微及宏观照片。由图7可以看出,当Fc+A浓度较低时,所得乳液液滴粒径差异大,乳液上层油相较多,乳液稳定性较差。当Fc+A浓度达到12.5 mmol/L时,乳液液滴大小较为均匀,稳定性较好。因此,后续研究中选择Fc+A 的浓度为12.5 mmol/L进行实验。

图8 不同乳化剂浓度的Pickering乳液的显微、宏观照片与粒径分布Fig.8 Optical micrographic images,visual appearance and droplets size distribution of emulsions at different mass fractions of emulsifier

2.2.2 不同乳化剂浓度对Pickering 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随着固体颗粒的浓度增加,吸附在油水界面的颗粒数目增多,形成的紧密壳层降低了液滴之间聚并的可能,有利于增加其稳定性,并且对乳液粒径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图8(a)~(e)分别表示Fc+A 浓度为12.5 mmol/L,油水比为4∶6,转速为10000 r/min时,不同乳化剂浓度所得Pickering 乳液的显微镜图像,图8(g)为对应的粒径分布。可以得出,当乳化剂浓度为0.1%(质量)时,制得的乳液液滴分布没有规律,随乳化剂浓度增大,乳液液滴粒径逐渐减小,当乳化剂浓度达到0.3%(质量)后,再增大乳化剂浓度,乳液粒径改变不明显。从宏观图像可以看出,当乳化剂浓度为0.1%、0.2%(质量)时,油相多,乳液体积较少且液滴粒径较大,这表明乳化剂浓度低时,纳米Fe3O4@SiO2颗粒在乳液液滴表面的覆盖程度不足以稳定乳液,直至浓度达到0.3%(质量)及以上时,乳液稳定性提高,粒径在20~40 μm 之间。因此,选用乳化剂浓度为0.3%(质量)来制备乳液较为合适。

图9 不同油水比的Pickering乳液的显微、宏观照片及粒径分布Fig.9 Optical micrographic images,visual appearance and droplets size distribution of emulsions at different oil-water ratio

2.2.3 油水比对Pickering 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不同油水比形成的Pickering 乳液由染料法可确定乳液类型均为水包油型乳液。图9(a)~(g)为Fc+A 浓度为12.5 mmol/L、乳化剂浓度为0.3%(质量)、转速10000 r/min,在不同油水比条件下所制备的Pickering 乳液的显微图像。从图9 中可以明显看出,当油相体积较少时,乳液的粒径小,随油相体积的增加,乳液的体积增加,乳液液滴粒径也逐渐变大,析出的油相逐渐增加。当油水比为4∶6 时,乳液液滴的粒径分布均匀,基本无油相析出,乳液的稳定性较好,因此本文采用油水比为4∶6 进行实验。

图10 不同搅拌速度的Pickering乳液的显微照片和粒径分布Fig.10 Optical micrographic images and droplets size distribution of emulsions at different rotation speed

2.2.4 搅拌速度对Pickering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图10(a)~(d)为Fc+A 浓度为12.5 mmol/L、乳化剂浓度为0.3%(质量)、油水比为4∶6,在不同搅拌速度下所制备的Pickering 乳液的显微图像。从图10 中可以明显看出,搅拌速度从6000 r/min 增加至12000 r/min,乳液液滴的粒径由45 μm 减小至15 μm,并且粒径分散更为均匀。当搅拌速度为10000 r/min时,液滴粒径小且分布范围窄,乳液稳定性更好,故后续采取搅拌速度为10000 r/min 进行实验。

2.3 核壳结构Fe3O4@SiO2颗粒稳定Pickering乳液的调控

Fc+A改性Fe3O4@SiO2颗粒稳定乳液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响应性,通过交替加入水合肼和过氧化氢可实现对乳液稳定性的可逆调控[图11(b)]。FcA分子的氧化和还原可通过荧光光谱进行验证[图11(a)][43]。由于Fe3O4的引入,所得Pickering乳液具有磁场响应的性质。施加磁场或加入还原剂,乳液逐渐破乳,出现明显的油水分离现象。撤去磁场,用手轻微晃动混合体系,乳液可重新形成,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图11(b)]。

相应调控机理如图12 所示。因具有强的亲水性,Fe3O4@SiO2纳米颗粒不能单独用作乳化剂,Fc+A分子通过静电作用与带负电的Fe3O4@SiO2纳米颗粒结合后,增加了颗粒的疏水性,可作为乳化剂制备稳定的Pickering 乳液。加入水合肼还原Fc+A 分子后,其所带正电荷消失,无法与带负电的Fe3O4@SiO2纳米颗粒结合,颗粒亲水性增加,无法获得稳定的Pickering乳液。氧化剂过氧化氢的加入可使乳液重新形成,从而获得了氧化还原响应的Pickering 乳液。而且,加入过氧化氢及水合肼后主要产物是水和氨气,不会引起体系中组分明显的改变。对比实验表明,直接向Pickering 乳液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或氨水不会对乳液稳定性产生明显影响,表明加入氧化剂或者还原剂后主要是由于Fc+A 电荷的变化导致其与纳米颗粒结合能力的改变,从而引起乳液稳定性的变化。

3 结 论

(1)由FTIR、SEM、接触角测量可知,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在Fe3O4@SiO2纳米颗粒表面修饰Fc+A,可成功实现对纳米颗粒的非共价疏水改性,与改性前相比,改性颗粒的表面形貌发生明显变化,粒径略有增加,接触角明显增大。

图11 FcA的荧光光谱、Pickering乳液的氧化还原和磁场调控Fig.11 Fluorescence sprctra of FcA,redox and magnetic field responses of Pickering emulsions and corresponding optical micrographic images

图12 Fc+A修饰Fe3O4@SiO2纳米颗粒的结构及磁场和氧化还原激励响应Pickering乳液的调控示意图Fig.12 Structural description for redox conversion of FcA and Fc+A-modified Fe3O4@SiO2 particles(top)and strategy for emulsification and demulsification of Pickering emulsions triggered by redox(bottom)

(2)以改性颗粒作为乳化剂可制备稳定性良好的Pickering 乳液。当Fc+A 浓度12.5 mmol/L、乳化剂浓度0.3%(质量)、油水比4∶6、转速10000 r/min 的条件下制备的Pickering 乳液液滴粒径均一,分散性好,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3)所制备的乳液具有良好的刺激响应性,通过交替添加水合肼、过氧化氢和施加外加磁场,可实现乳液稳定性的可逆调控。

近年来,刺激-响应性表面活性颗粒及其稳定的Pickering 乳液已成为表面活性剂和胶体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目前大部分研究中使用的表面活性剂颗粒合成过程往往相当复杂。本研究将具有电化学活性的分子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与磁性纳米颗粒相结合,避免了复杂的合成过程,且改性颗粒作为稳定剂可制得电化学和磁场双重响应的Pickering 乳液,从而开辟了一条获得多重响应Pickering乳液的新途径。

猜你喜欢
乳化剂油水液滴
基于改进TAB模型的液滴变形破碎动力学研究
离心作用下疏水不锈钢网的油水分离性能*
复合乳化剂对草鱼生长及脂代谢的影响
冷拌超薄沥青混合料乳化剂剂量研究
食品乳化剂复配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气流中液化天然气液滴破碎数值模拟研究
一种基于微芯片快速生成双层乳化液滴的方法
超疏水表面液滴冻结初期冻结行为传递特性
油水(双语加油站●跟我学)
面包中的乳化剂对身体有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