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崇州市“农业共营制”的SWOT分析

2020-05-28 02:26衡筱刘宁李可
山西农经 2020年8期
关键词:社会化服务

衡筱 刘宁 李可

摘 要:近年来,四川省崇州市积极进行农业改革,探索出一种新的农业经营制度——“农业共营制”,该制度极大地促进了崇州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分析了该制度的内涵、起源和成效,并用SWOT分析法研究其内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提出了完善“农业共营制”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共营制”;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社会化服务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08-0001-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237         文献标志码:A

近年来,我国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土地细碎化、农户兼业化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原有的农业经营体系已难以有效支撑农业农村发展,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路径。四川省崇州市也不例外,不断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改革。2009年当地发生了一起较大规模的农地毁约退租事件,以此为契机,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崇州市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农业发展之路。

1  “农业共营制”的内涵及成效

1.1  源起

崇州市是四川省的农业大县和粮食主产区,近年来,由于当地七成以上的农民进城打工,出现了大面积的土地流转现象。2009年,发生了鹰马龙公司租赁的200多hm2农地毁约退租事件。为了保证当地农业生产的稳定,崇州市政府进行新的探索,将企业退租的农地划分为20~33 hm2左右的连片地块,引进种田能手进行生产经营。2010年5月,崇州市隆兴镇黎坝村农民以6.75 hm2承包土地经营权入股成立杨柳土地股份合作社,聘请职业经理人负责合作社土地的生产经营管理,探索实践取得成功。

1.2  成效

崇州市改革成果显著,截至2018年,崇州市土地规模化经营面积所占比重达到75%,粮食规模经营率达到85%,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从2010年的59.8%大幅增加到90%,崇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收入达到66.89亿元,比上年增长14.5%。这种制度巩固了粮食生产地位,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崇州市连续5年被四川省政府表彰为“粮食生产先进县”。此外,土地股份合作社带动了绿色农业发展,培育出特色品牌,获批“中国好粮油”示范县。农民收入水平大幅提升,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 428元,较2017年增长9.7%[1]。

1.3  内涵

崇州农业生产的新模式被农经专家命名为“农业共营制”,该制度的内涵是:①引导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②聘请懂技术、会经营的种田能手担任职业经理人,负责农户土地的生产经营管理;③引导建立适应规模化种植的专业化服务体系,打造“一站式”的农业服务超市平台[2]。

农地产权交易平台、管理知识交易平台以及生产服务交易平台共同构成了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地集中机制形成的土地股份合作社、企业家市场机制形成的职业经理人,以及服务交易机制形成的社会化服务超市共同作用,使得经营控制权、经营管理权以及生产经营权3种权利分离和重组。该制度对“谁来种地”“种怎样的地”以及“如何种地”作了很好的解释,即由土地股份合作社、职业经理人和社会化服务超市共同配合、分工协作对土地进行种植,“种的地”是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和规模性的土地,采用代营外包和代耕外包的方式解决“如何种地”的难题。

2  “农业共营制”的SWOT分析

为了对“农业共营制”进行深度剖析,借用SWOT综合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4个维度来分析该制度。

2.1  优势(Strength)

2.1.1  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

农业共营制最大的优势和创新就是引入了“职业经理人”。此概念源于现代公司治理,通常应用在比较规范的公司,国内很少应用到农业领域。合作社不同于公司,它只是一个合作组织,有效运转的核心之一就是要有懂生产经营的“带头人”。以往这种“能人”来自于当地农户,因为需要得到社员的信任才能被委以重任。但是,作为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此类“能人”非常稀缺,因为多数“能人”进城务工,留下来的老弱病残和妇幼居多。崇州市创新性地引入职业经理人,即通过引入外部力量,整合多种人力资源,通过规范的委托代理合同解决信任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了“能人”稀缺的问题。

职业经理人运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为农业经营保驾护航。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的联系日益频繁,职业经理人不仅可以与一个合作社建立委托代理关系,也可以同时受雇于多个合作社,这使得职业经理人收入增加,更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保持这个群体稳定,避免因职业经理人离开而造成巨大损失。

2.1.2  土地规模效应明显

我国传统的小农户具有小规模、分散化和细碎化等特征,受到自家土地规模的限制,无法引入新的技术或大型机械,造成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因为单家单户引入新技术的成本较高,机械作业也有最基本的土地规模要求,而土地股份合作社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将农户土地集中起来统一进行耕作,降低了新技术的应用成本,也打破了大规模机械作业所需的最低土地规模限制。以崇州市杨柳土地股份合作社为例,该合作社的6.75 hm2农地均来自本村村民,且地块相连,土地协调和整理的成本较低,合作社统一管理之后,得以充分发挥土地的规模效应。

2.1.3  农业社会化服务高效而便捷

社会化服务平台的建立,使得质量上乘的农业生产资料提供者聚集到一起,为生产服务提供交易平台,一方面降低了服务主体与经营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亦成為服务质量的评价机制。位于桤泉镇的桤泉农业服务超市,常年服务面积达0.17万hm2,各项农具和服务明码标价。以种植水稻为例,2013年通过农业服务超市服务的土地中,种子、肥料、农药、机耕、机收等可节约成本100元/667 m2左右。此外,完善的技术展示平台,有助于基层农技推广,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2.2  劣势(Weakness)

2.2.1  服务平台信息不对称

服务交易平台使得交易费用降低,稳定交易的预期又能促进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社会化服务的优势显而易见。但是,交易平台的运行效率如何保证?平台高效运行的背后是否会出现垄断寡头、恶化市场竞争秩序?能否做到信息完全对称透明?对平台的监管是否有效?谁来监管?如何监管?这些都是日后需要正视的问题。

2.2.2  多元合作的不稳定性增加

2018年崇州市共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246个,入社面积2.1万余hm2,占全市耕地面积的61%。虽然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其不稳定性逐渐增加。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运行管理机制尚不健全,合作社法人资格登记注册为“非企业法人”,并承担有限责任,一旦出现债务清偿,合作社成员用于出资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则有可能被强制转让给他人。当出现成员退社、合作社破产、入股土地被征用等情况时,可能会牵扯到土地承包经营权难以处置等问题。

2.2.3  职业经理人制度风险较大

在崇州土地股份合作社中,拥有土地所有权的村集体与具有更高土地管理能力的职业经理人建立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形势下最突出的矛盾是在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代理人。理性的职业经理人期待更高的分红收入,因此,他们倾向于选择利润大的种植方案,但往往高额利润的背后蕴藏着巨大的风险。而理性的理事会显然会以牺牲一部分利润为代价来换取最小的风险,于是在品种选择上就会比职业经理人更保守。

此外,职业经理人为了获得竞争上岗的机会,会向合作社承诺更高的保底收益。2011年保底收益在450~500元/667 m2左右,2017年则涨到了550~600元/667 m2,大大压缩了职业经理人的利润空间。长此以往,会有一部分辛苦培育的职业经理人离开本行业,违背了制度运行的初衷。

2.3  机会(Opportunity)

2.3.1  农村“三变”改革正如火如荼开展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1月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从此拉开了农村“三变”改革的序幕,在2017—201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3次强调了“加速三变改革的进程”。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建立是“三变改革”中重要的一环。目前,四川省也在大力推进该项改革,加快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发挥土地的规模效益,这给“农业共营制”带来巨大契机。如何顺应当前的发展趋势[3],符合时代的浪潮是亟待研究的课题。

2.3.2  农业科技使用效果良好

2019年新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四川农村社会化服务总部崇州中心,最大的项目招引成果就是吸引了中化农业西南总部入驻。“今天田地里的土壤含水量正常,不需要浇水”,智能手机上APP推送的消息,让原本准备到田间劳作的职业经理人改变了计划,随着中化农业入驻功能区,利用手机上安装的APP能随时查看田地里最新的农业生产数据。通过引进农业大数据企业,生产方式得到改变,农业生产切实得到了科技进步带来的红利。

2.3.3  成都职业经理人学院建成

2016年初,为培育新型农民,经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挂牌成立了成都农业职业经理人学院。坚持实际、实用、實效的原则,把教育办在第一线、办到田间地头,创新培训方式,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引导职业经理人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培训实效。学院成立以来,以满足现代农业对职业经理人的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业经理人的职业素养为核心,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具有较强市场意识、较高生产技能、一定管理能力和经营水平的现代农业职业经理人[4]。

2.4  威胁(Threat)

2.4.1  疫情带来风险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业农村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导致农产品滞销,即产即销的蔬菜、水果等出现运输难、销售难问题;养殖户不得不延长养殖周期,增加了成本投入。有的地区存在破坏路面等过激行为,造成部分区域出现误时误工现象;部分地区农机作业和服务人员只能本村作业,无法跨区提供服务,给全年的农产品供给带来严峻考验。受疫情影响,农资运输受阻导致农时被延误,影响崇州市春耕工作正常进行。农业建设项目开工推迟,农业招商项目少,固定投资下降,预计一季度农业项目到位资金约0.8亿元,仅占完成“开门红”2亿元目标的40%,农业固定投资2亿元,仅占一季度“开门红”目标的50%。

2.4.2  农业资源偏紧和生态环境恶化日益突出

崇州市农业资源偏紧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制约日益突出。温饱问题解决后,社会公众要求更好的生态环境和更安全的高质量农产品,但是当地农业生态环境系统已经难以承受目前生产方式的压力。我国每公顷土地使用的化肥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83倍。我国每年使用的农药大概180万t,而真正发挥作用的比重不到30%,有70%在喷洒过程中都喷到了地上或者空中,由此造成了严重污染。此外,崇州市农村饮水存在着一定隐患,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山区和丘陵地区季节性饮水和工程缺水问题突出,农业饮用水多采用挑水和抽取浅层地下水,水质较差。

2.4.3  农业种植成本增加

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多种化肥的价格都先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行,其中尿素涨幅较大,原材料价格也出现了明显上涨。此外,由于2020年开春的疫情,化肥生产企业开工率下降,一些农业大省可能出现春耕物资供不应求的现象。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还会推动农药、农机作业成本上涨。再加上农业生产人工成本快速上涨,环境生态成本逐步显现,农业种植成本不断增加,农业利润进一步压缩,使本就不富裕的农业更加捉襟见肘。

3  完善“农业共营制”的主要对策

3.1  进一步推动农村“三变”改革

要加强宣传教育,让农民切实体验到“三变”改革带来的好处。摸清排查乡村资产,改革涉及到每家每户,关系到每位村民的切身利益,农村资产权属复杂纠纷繁多,将资产摸排清楚为之后的改革扫清障碍。将“农业共营制”和农村“三变”改革有效结合,加速集体资产确权的步伐,加强土地流转,转变产业增长方式,延长拓宽产业链,丰富农民的增收渠道,让农户从“单打独斗”变为“抱团取暖”。

3.2  增强多元合作的稳定性

“农业共营制”的运行离不开多种要素的配合,资金、人才、技术缺一不可。对于服务平台的监管,应由上级主管部门建立监督小组,定期审核服务平台的财务会计报表。对进入平台的商家要有严格的审核机制,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要避免垄断的产生。在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加快职业经理人培养步伐,大力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此外,合作社要发挥统一管理的作用,改善统一经营职能长期缺位的面貌,改变以往各主体间的松散联结机制。

与此同时,在保障原有主体高效配合的基础上,引进多种农业保险,将农业生产经营中的风险分散。由政府聘请保险经纪人作为技术顾问,在赔案发生后及时跟进。天灾人祸不能由某一个主体单独承担责任,而应切实形成“命运共同体”,做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5-6]。

3.3  积极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

要在政策上作出改变,减少对农药和农药产业的优惠政策,推广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限制农药的滥用和过度依赖。对于化肥农药的使用要有立法规定,对于违法使用行为要有相应的法律制裁措施[7]。

此外,政府要加强环境友好型技术的扶持力度,制定人才储备和开发计划,建立强大完备的农民培训体系,为农民提供各个环节的指导帮扶,纠正农民的错误思想。

3.4  构建服务乡村振兴的新型产学研平台

目前,“农业共营制”比较欠缺的是科研力量。因此,亟待构建服务乡村振兴的新型产学研平台。推动产学研合作,需要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帮助,需要加强与高校院所、科研团队的对接,按照乡村振兴的要求,不断创新产学研结合的形式。

此外,要加快资源聚集,创造良好的政策和人文环境,促进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构建崇州市的区域创新体系,为“农业共营制”提供良好的科技支撑。

参考文献:

[1]欧昭.2017年崇州市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8-08-04].http://www.chongzhou.gov.cn/czgzxxw/c111834/2018-02/09/content_4777ce4211c840f382690283829bfc63.shtml.

[2]羅必良.崇州“农业共营制”实验[J].决策,2014(9):60-61.

[3]张海涛.河南农业何以“三变”[EB/OL].[2017-08-08].http://news.cbg.cn/gndjj/2017/0808/8741367.shtml.

[4]程国强,罗必良,郭晓明.“农业共营制”:我国农业经营体系的新突破[J].农村工作通讯,2014(12):44-47.

[5]罗必良.农业共营制: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探索与启示[J].社会科学家,2015(5):7-12.

[6]程国强.农业共营制:农业经营体系的新突破[J].时事报告,2014(7):47.

[7]程国强.农业共营制是中国农业发展值得关注的制度方向[J].农村工作通讯,2015(15):46.

(编辑:季  鑫)

猜你喜欢
社会化服务
兴隆咖啡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
推进多元化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路径研究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现状、模式与评价
关于学习型社会建设与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探讨
完善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促进家庭农场发展
廊坊地区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情况的调查分析
浅谈灵武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与实践
高校档案社会化服务研究探讨
医学院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