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M-1对脓毒症所致急性肺损伤与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作用

2020-06-01 03:06王晓林黄艳丽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毒血症脓毒症氧化应激

王晓林,李 静,黄艳丽*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 1.内科ICU;2.药房,河北 秦皇岛066000)

脓毒血症是目前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主要是由感染所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其发生时间主要为感染、休克、严重创伤以及外科手术术后[1]。随疾病发展可能会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导致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发生死亡的关键因素之一[2]。急性肺损伤是脓毒血症患者常见器官损伤表现,从而导致患者发生呼吸衰竭情况,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对于脓毒血症患者,寻找更为有效评价因子,对于分析患者疾病进展情况,评估患者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3]。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分析合并不同损伤情况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变化以及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情况,分析其在脓毒血症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及对患者预后情况的评估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76例,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37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56.9±2.5)岁,根据其症状表现将其分为单纯脓毒症组43例,合并急性肺损伤组21例,以及同时合并急性肺损伤、呼吸窘迫综合征组12例。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一般资料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在70岁以下;(2)入组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脓毒血症;(3)合并急性肺损伤、呼吸窘迫综合征均经临床确诊;(4)对于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并同意。排出标准:(1)患者合并有慢性感染性疾病;(2)患者伴有肝炎病毒感染;(3)患者伴有恶性肿瘤;(4)患者伴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情况;(5)患者伴内分泌疾病或肾脏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6)患者存在因其他疾导致的肺部感染情况;(7)患者在脓毒症发病前存在呼吸系统疾病;(8)患者存在认知障碍或沟通障碍。本次研究以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在患者确诊为脓毒血症后应按照“拯救脓毒症战役”制定的相关治疗指南进行治疗,在发病早期为患者进行广谱抗生素治疗,做好应激性溃疡预防措施,液体复苏,期间控制血压、血糖治疗,期间对患者基础病进行治疗,并给予患者对应器官支持治疗,根据患者自身病症反应情况给予对症治疗[4]。

1.2.2在所有患者入组后,对其进行样本取样,于患者清晨空腹期间进行血液样本取样,然后采用离心机对患者血液样本进行离心处理,将转速设置为3 000 r/min,离心时间设置为10 min,然后将上层清液分离,对相关指标水平进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患者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检测,采用单克隆法对核因子-кB(NF-кB)水平进行检测,采用比色法对患者过氧化物酶(MPO)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进行检测。记录三组患者各指标水平变化,并在治疗期间对生命体征各指标进行密切监测,根据相关指标监测情况进行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5],记录患者预后情况。根据本次研究入组人员平均ICAM-1水平进行高低ICAM-1水平划分,以ICAM-1 500 ng/ml以上为高水平,500 ng/ml及以下为低水平,记录不同ICAM-1水平时患者预后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各组ICAM-1水平以及SOFA评分分析

同时合并肺损伤与呼吸窘迫综合征组患者ICAM-1水平以及SOFA评分均高于脓毒症组以及合并肺损伤组(P<0.05),合并肺损伤组患者ICAM-1水平以及SOFA评分均高于脓毒症组(P<0.05),见表1。

2.2 各组VCAM-1、TNF-α以及NF-кB水平分析

同时合并肺损伤与呼吸窘迫综合征组患者VCAM-1、TNF-α以及NF-кB水平均高于脓毒症组以及合并肺损伤组(P<0.05),合并肺损伤组患者VCAM-1、TNF-α以及NF-кB水平均高于脓毒症组(P<0.05),见表2。

2.3 各组MPO、SOD水平评分分析

同时合并肺损伤与呼吸窘迫综合征组患者MPO高于脓毒症组以及合并肺损伤组,SOD低于脓毒症组以及合并肺损伤组(P<0.05),合并肺损伤组患者MPO高于脓毒症组,SOD低于脓毒症组(P<0.05),见表3。

表1 各组ICAM-1水平以及SOFA评分对比

表2 各组VCAM-1、TNF-α以及NF-кB水平对比

表3 各组MPO、SOD水平对比

2.4 不同ICAM-1水平预后情况分析

ICAM-1高水平组患者好转率低于ICAM-1低水平组(P<0.05),见表4。

表4 不同ICAM-1水平预后情况对比

3 讨论

脓毒血症具有非常高的死亡率,主要是因为全身炎症导致的患者器官损伤,若能寻找一种有效的脓毒血症进展评估指标,更有利于对疾病发展情况进行判断,预估患者预后情况,对临床治疗脓毒血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6]。ICAM-1属于免疫球蛋白家族,又被称为CD54,在上皮细胞、肾脏系膜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中进行广泛表达,ICAM-1对于细胞间稳固黏附可以起到介导作用,在免疫调节以及免疫应答过程中均有参与[7]。在健康人体内,ICAM-1的表达水平处于低表达或不表达状态,但是机体出现TNF-α、白细胞介素-1(IL-1)、脂多糖、γ干扰素以及缺氧等刺激时,会明显上调机体内ICAM-1水平,对于中性粒细胞在组织器官中的表达起到介导作用,促进器官发生炎性损伤[8]。

曾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早期脓毒血症患者便出现ICAM-1水平明显升高情况,而高水平的ICAM-1会导致脓毒血症患者预后降低,提高脓毒血症患者死亡率,认为ICAM-1于脓毒血症患者预后存在明显相关性,且与白细胞介素-6、可溶性P-选择素以及可溶性L-选择素相比具有更高的预后评估敏感性[9-11]。也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对于晚期脓毒血症患者,通过对其ICAM-1水平进行检测同样可预估患者预后[12]。本次研究对脓毒血症患者ICAM-1水平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同时合并肺损伤与呼吸窘迫综合征组患者ICAM-1水平以及SOFA评分均高于脓毒症组以及合并肺损伤组(P<0.05),合并肺损伤组患者ICAM-1水平以及SOFA评分均高于脓毒症组(P<0.05),由此可以看出,同时合并急性肺损伤及呼吸窘迫的患者ICAM-1上升幅度更高,且在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时发现,ICAM-1高水平组患者好转率低于ICAM-1低水平组(P<0.05),由此可以看出,高ICAM-1水平会导致脓毒血症患者预后不良的发生。

本次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患者氧化应激反应以及炎症反应情况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合并肺损伤与呼吸窘迫综合征组患者VCAM-1、TNF-α以及NF-кB水平均高于脓毒症组以及合并肺损伤组(P<0.05),合并肺损伤组患者VCAM-1、TNF-α以及NF-кB水平均高于脓毒症组(P<0.05),且合并肺损伤与呼吸窘迫综合征组患者MPO高于脓毒症组以及合并肺损伤组,SOD低于脓毒症组以及合并肺损伤组(P<0.05),合并肺损伤组患者MPO高于脓毒症组,SOD低于脓毒症组(P<0.05),由此结果可以看出,合并有急性肺损伤及呼吸窘迫的患者机体具有更强烈的氧化应激反应以及炎症反应,这也导致脓毒血症患者发生器官进一步损伤的关键[13]。分析其原因可能时因为多种炎症因子分泌增多,对于ICAM-1水平升高可以起到促进作用,两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14]。因此在对脓毒血症患者疾病进展情况以及预后评估时可以联合进行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氧化应激反应检测,从而有效提高判断的准确性,更有利于临床医生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改善预后[15]。

综上所述,脓毒症合并急性肺损伤以及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会明显升高患者ICAM-1水平,且高水平ICAM-1会导致患者发生预后不良情况,可以通过对ICAM-1水平进行检测的方式对患者疾病的诊断以及预后评估,为提高判断准确性可配合进行氧化应激因子以及炎症反应因子检测。

猜你喜欢
毒血症脓毒症氧化应激
灯盏花乙素抗氧化应激机制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环状RNA与氧化应激互作机制的研究进展
急诊脓毒症患者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因素
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
连续性血液净化应用于重症脓毒血症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血清IL-6、APC、CRP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炎症-氧化应激角度探讨中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干预作用
脓毒血症患者血清IncRNA H19与TNF-ɑ IL-1β及IL-6等促炎因子水平相关性分析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川芎嗪治疗脓毒症的机制研究进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