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师范院校音乐软件应用课程建设初探

2020-06-01 10:16张晨明
音乐生活 2020年2期
关键词:师范类乐谱作曲

张晨明

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与计算机硬件在生活与学习中的普及,掌握合适的计算机软件并具有相应的应用能力对于提高学习与工作的效率显得尤其重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各高校也相继开设了诸如:电脑音乐制作、计算机作曲、计算机编曲等相关课程。此类新开设的课程在近些年的探索中展现了一定的发展潜力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相关性问题。

例如对于以培养师范类音乐教师为主旨的师范类院校在开设电脑音乐制作与电脑音乐作曲等以创作为主旨的课程时,往往因为其它相关讲授作曲知识的辅助性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缺失而使得学生无从下手,同时无论是作曲还是计算机作曲都要求学生应具有一定的乐器演奏功底,而大多数的师范类专业学生在乐器演奏方面的技术上相对不足。从师范类学生的心理调查上来看大多数的学生并不以掌握一定程度的作曲技能并在日后从事作曲相关工作为职业定向。学生往往对于日后在中小学教学活动中所能用的诸如:乐谱制作、音频剪辑、伴奏合成等问题更加关注。因此以音乐软件应用为主旨的课程建设对于师范类学生培养的大环境下显得更加合适。

下面笔者将结合周口师范学院对于近些年师范类音乐软件应用相关课程建设上的一些经验与问题的处理来探讨在高等师范院校设置音乐软件应用课程的意义、基础硬件软硬件需求以及课程教学内容上的相关问题。

一、音乐软件应用课程在高师开设的意义

目前在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中,多见于毕业后的青年教师往往在从事中小学音乐相关教学活动中普遍出现对于使用电脑进行辅助教学的陌生,这与以往高师院校中音乐专业学生对于计算机相关课程中音乐软件部分应用的不足,以及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软件,并具有相关操作的能力而无从下手有一定关系。

(一)《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创新性理念的实践意义

在以往的中小学课堂的教学中往往需要大量的视听素材以及实体乐器进行辅助教学,我曾在一次下乡研讨中深切的感受到对于大量的乡村教学单位拥有多样的实体乐器首先从资金上是一个问题,乐器的存放与保存也是一个问题,其次对于如何演奏相关乐器引领学生的教学活动的教师也是一个挑战,尤其在我国教育资源相对过于集中的情况下。同时《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并要求教师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那么计算机音乐软件便在这种情况下使这样的问题迎刃而解。

日本罗兰公司在上世纪推出了一些列成功的合成器乐器,但由于价格昂贵,其在我国的普及性上相对不足,后来在21世纪出随着MIDI音乐技术的发展,电子合成器上的音色与素材被移植到了计算机PC系统中,并从其简易的图形化界面极易于初学者的学习与操作,同时对于普遍乡村中小学计算机也较为普及的今天,一部PC机便可以取代大量的实体乐器的购买、储存与演奏等相关问题。从近些年来的调研,相较欧美等国在上世纪应用计算机软件,在音乐课堂上取得的大量成功范例,使用音乐软件对于开发中小学学生的创作性与动手能力具有高度的可行性与重要意义。

(二)培养快速反馈分析综合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高师院校的在校生面对未来组织教学活动与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对于问题的快速反馈分析综合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目前在高师院校中普遍开设的基本乐理、和声与钢琴即兴伴奏等课程在实践的应用方面,学生往往找不到合适的实践场景,同时对于所学知识如何在未来教学中应用也比较迷茫,当真正应对突如其来的教学任务时又显的无从下手。

那么在对于实践理论知识方面,例如AVID公司出品的Sibelius乐谱制作软件,可以让学生在掌握乐谱编辑能力的同时又将自己在乐理与和声课中所学的知识进行反馈与综合,学生获得了一种主观基于他们音乐构想而应用所学知识的场景,同时多样的虚拟化音色使学生对于视听化的学习更加受益,这不同于指定一个客观实体而去实现基于该实体的构想。同样在对于实践和声知识方面,学生同样可以创造和声并且决定如何应用具体的音响织体层来将其实现,并在具体的操作后学生可以直接通过软件的回馈,系统地去听他们所制作的声音,而无需考虑表演上的问题。这样便综合了学生先前的经验,并通过具体音响的编辑过程来评估他们所学习到的知识。

经过上述的锻炼,学生可以获得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并掌握此创作过程,同时更加注重在听觉上的鉴赏。通过使用计算机,能实现一个人一个乐队规模的构想,进一步的创造性过程中,则需要学生更加独立于教师之外的思考。越多的独立性可以带来更多应用于学生所需要的创造性中。

二、音乐软件应用课程所需的软硬件要求

(一)硬件上的需求

对于高校建设相应计算机音乐教室硬件方面,就目前的计算机硬件而言,大多数的装有Windows操作系统的PC机都可以胜任,当然建议在CPU的性能方面英特尔13处理器以上,内存在大于2G的情况下会更加合适。对于教学而并非实验室的建设方面当然并不需要过高配置的计算机硬件,同时对于音乐数据的输入硬件方面MIDI键盘也并非必须的,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音乐软件可以在不需要任何MIDI键盘的情况下通过键盘与鼠标很好的运行。同时对于资金相对较少的教学单位,独立的外置声卡也并非是必须品,通过软件模拟独立通道输入与输出的驱动程序ASIO 4 in all便可实现独立声卡的一定效果,当然对于有录音需求的教学内容显然模拟独立声卡驱动是不合适的,但一般的师范类院校對于录音课程的需求并不大,同时建设专门的录音实验室显然比在教室进行录音教学更加可靠。

如果使计算机音乐教室可以符合一定的作曲相关教学任务的话,其往往需要更高的计算机硬件,这里推荐具有英特尔15处理器以上的性能,内存在4G以上兼容64位的操作系统。同时装有MAC OS系统的MAC计算机对于经费充足的教学单位是不错的选择。同时独立的声卡与MIDI键盘在一定程度上是需求的,其可以更好的使学生进行相关MIDI数据的录入,并更好的进行实践。

一般并未开设有作曲专业的高校,计算机音乐教室并不需要具备计算机作曲相关的硬件上的需求,同时可以节省经费。而对于专门的音乐学院或者艺术学院中,作曲专业学生开设的计算机作曲相关课程,较为高级的硬件需求与硬件外设则是十分必须的。在这里我强烈建议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培养方案,配置耳机是必须的,因为即使一两台电脑的声音也会产生某种干扰,尤其是电脑教室的声音也会干扰到其它教室,耳机不需要买特别贵的,100元左右的差不多就可以了,最好是带有音量控制的,甚至可以使一台电脑采用分线器分出两个插口同时供两个耳机使用,这样可以降低购买所需的资金。

(二)软件上的需求

软件方面,音乐软件每天都在发展中,在使用的时候应该认真研究一下确保软件适用于学生的课程目标,许多软件公司有网站可以提前下载演示工程,同时学校在购买硬件的时候,一些公司绑定了部分教育软件。

从教学与备课的实际出发上,选择具有可在例如Windows与MAC系统下都兼容的软件非常有必要,例如我在家中使用的是MAC系统,因此我可以携带相关的工程文件与备课资料。同时可在教室的Windows系统上运行。

具有简单的图形界面软件易于学生上手,我在选择软件的时候会优先这点来选择,例如band in a box这款软件,其图形化界面在业界广受好评,它给了学生一个广阔的选择空间,在编辑相关伴奏的时候就像在一块空白的画布上进行绘画,它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操作去构建完整的曲子,而不用去写那些复杂的音符,因此无需很好的作曲功底。学生可以选择音色音阶,同时可以通过鼠标控制音高节奏,他们同样可以操作速度动态处理,同样也可以使用一些高级的作曲技巧比如逆行、倒影、扩大、缩小。回放的特性可以给学生一个即可以回馈让学生可以更快更简单进行修正,同时又可以鉴赏自己刚刚的操作,同时多层的音色可以构建复杂的乐队效果。

三、音乐软件应用课程教学内容的探索

大学教育区别与初中、高中以及小学教育最鲜明的特点是以某种职业定向作为授课内容的主要依据,在设计音乐软件应用这门课程的内容方面,依据师范类院校对于师范类专业的学生的培养计划,同时结合生源情况,再对已经毕业了从事一线中小学教育岗位上的中小学教师,从实际教学活动中所需所想进行调查后,结合《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的相关精神,即重视感受与鉴赏、表现与创造同时体现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联系。我在主要的教学内容方面分为:乐谱编辑能力、伴奏合成能力、音频处理能力三个大的方面。

(一)乐谱编辑方面

《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中小学音乐课程中,教学内容方面应包含识谱知识与视唱听音知识,同时在音乐标准的教学领域中,对于综合性表演中视读乐谱的能力也有要求。在对一线工作中的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过后,随着科技的发展今天,在教学中大量使用到多媒体教学相关工具,无论是做PPT还是录制视频课程甚至在进行教学研讨中都需要用到计算机制作的印刷级的标准乐谱,因此我在面向高师的音乐软件应用课程中首先安排了三种乐谱的编辑软件教学,包括制作标准五线谱、各种乐队谱、独奏谱的《Sibelius》编辑软件,制作适合民乐以及简谱需求的《谱谱风》的简谱编辑软件,以及适合流行乐队中使用的《Guitar pro》编辑软件。除了简谱制作软件外,另外的两个外国公司出品的乐谱编辑软件在国外高校都进行了多年的相关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我借鉴了部分与周口师范学院进行中外合作办学的英国高地群岛大学的相关课程设计。

(二)伴奏合成方面

在伴奏合成方面的软件教学,我安排在学生大学三年级的时候进行教学,结合已经学习过的和声知识与钢琴即兴伴奏等相关课程,在学生能够正确对简单的少儿曲目进行和弦编配之后,学生便可以在软件应用课中的伴奏合成软件上进行不同风格的伴奏合成。我在这里主要结合《TT作曲家》与《band in a box》两款软件进行教学。在这两款软件中合成一个所需的伴奏需要学生编辑所需的和声进行,同时定义相关速度、拍号、调号以及风格。多样的自定义选项给了学生更多的创造空间,同时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鼓励学生去探索不同风格的伴奏形式,在我所采用的这两款软件中几乎涵盖了全球不同民族以及不同文化的已知的音樂风格,这同样对于学生理解多元文化有极强的实践作用,对于日后的中小学教学实践中同样受用。

(二)音频处理方面

在日常的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对于音频处理方面的技能欠缺一直是不少中小学老师所经常遇到的难题。在音乐软件应用课程中,我主要面向音频处理方面的素材剪辑、一般场景的音乐录制.以及后期处理三个方面进行讲述,这里我采用了Adobe公司出品的《Auditon》音频录音编辑软件进行教学,并在软件操作技能的学习中把重点主要放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实践场景中问题处理与解决方面。

音乐软件具有更新换代快、单一种类下的软件细目多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选择国际上一些主流软件进行教学,同时为了跟上软件科技的进步,该课程的内容每年都会进行相关的更新与修正,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在具体授课中可能会涉及学生主观心理上的能动性、以及学生客观上的计算机操作基础能力、以及客观软硬件故障突发的情况等相关问题,因此对于此门课程的探索还将继续进行。

综上所述,音乐软件应用这门面向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的课程,在课程的设置上主要兼顾到高师院校的生源情况、学生的培养计划、以及未来学生走上相关教学岗位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高度契合《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发展学生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鼓励音乐创造、以兴趣为动力,同时注重个性发展兼顾多元文化特点。在该课程的软硬件建设上可根据不同教学与科研情况因地制宜的进行选择,同时在课程的内容上在具有开发空间大、知识内容更新快、应用化强、实践性强等一些特点,在对于诸多传统的师范类音乐学院所开设的课程中,该课程展现出了极强的时代发展潜力。

猜你喜欢
师范类乐谱作曲
Task 1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作品选
AI作曲的诺亚方舟将去往何处?
乐谱:放飞梦想
一毛学琴记——乐谱失踪
师范类专业将实行三级监测认证
伍光辉作曲三首
我的梦
基因密码乐谱
基因密码乐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