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作战 明确攻坚方向

2020-06-03 09:23马红梅
当代贵州 2020年17期
关键词:花椰菜协作贵州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马红梅

为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贵州各级党组织闻令而动、不负韶华,使命在肩、初心如磐!

在脱贫攻坚进入最为关键的倒计时阶段,战斗总攻必须深入推进,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不能耽误。

脱贫攻坚,只有把牢方向之舵,才能行稳致远。贵州各级党组织积极行动,明确脱贫攻坚方向,全面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在劳务协作及消费扶贫上倾情帮扶,同时间赛跑、与贫困较量,坚决夺取歼灭战的全面胜利。

巧借外力 脱贫攻坚谱新篇

“家在楼上,工作在楼下,挣钱顾家两不误,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4月10日,台江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户吴昌丽感慨地说。

2018年底,从深山搬出来后,吴昌丽一家被安置在位于台江县城的方黎湾小区。从深山到县城,离开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吴昌丽一家必须面对今后如何生存的问题。在方黎湾小区居住的1000余户贫困户5000余人面临同样的问题。

当地党员干部向杭州市余杭区帮扶台江工作队反映了这一情况后,该工作队积极行动起来,成立余杭扶贫产业园方黎湾园区。1月8日,方黎湾园区箱包厂开业,吸纳了包括吴昌丽在内的130名劳动力就业,其中贫困人口76人,人均月收入3000元;3月28日方黎湾园区鞋厂试营业,初期提供就业岗位110个,70名贫困户实现就业。

方黎湾园区主要生产外贸箱包、外贸鞋类、手工刺绣等产品,年产值约3亿元,年税收约500万元,将直接带动600余人就业,每年创造务工收入约2000万元,小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户户均年增收2万元。

借助东部优势力量,贵州各地脱贫攻坚一路高歌。

作为广州市南沙区对口帮扶点的惠水县幸福社区扶贫车间,今年3月初开工以来,俊辉防护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共吸纳了63名社区群众在车间务工,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4月8日,2020年宁波市·黔西南州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促进稳岗就业工作会商会在宁波市举行。会上,两地签下了3个层级11份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促进稳岗就业协议,从劳务协作、稳岗就业到人社合作,开启全面携手的新篇章。

结合东部产业优势与贵州人力资源优势,贵州各级党组织全面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为打赢歼灭战提供了不竭动力。

劳务协作 促进增收可持续

“那是我第一次坐飞机外出务工,当时特别激动。”提及今年3月6日从毕节搭乘飞机前往杭州务工一事,赫章县七家湾街道七家湾社区居民刘明芬至今还很激动。

当天和刘明芬一起搭乘飞机前往杭州的农民工全部来自赫章县,共有163人。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赫章县首个农民工返岗复工包机航班。

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赫章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工作,对全县劳动力做好精准排查,建立劳动力务工信息台账,多渠道、多方式收集就业岗位,建立岗位数据库,及时发布用工需求信息,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招聘和企业对接包车、包机“点对点”输出,支持省外企业复工复产和本地农民工外出务工就业脱贫,确保就业稳定。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贵州省召开脱贫攻坚“冲刺9 0 天打赢歼灭战”动员大会的第二天,开阳县就成立就业专班,针对贫困群众就业问题进行查缺补漏,千方百计保障农民务工就业。为全面补齐短板,开阳县就业专班深入未实现就业的家庭进行逐户核查和动态监管,通过“一户一策”,发现一户、帮扶一户、销号一户。对于有外出就业意愿的,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提供“点对点”就业服务;对于无外出就业意愿的,各乡镇结合辖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旅游等优势产业项目用工需要,优先推荐吸纳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余庆县白泥镇大龙村产业支部发展的莴笋喜获丰收。(余庆县委组织部供图)

动员大会召开以来,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助力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晴隆县坚持以“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为目标,将技能培训班开到田间地头、生产车间。通过培训,切实提高劳动力就业技能。截至目前,晴隆县累计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51个班2326人。

时间不等人,战鼓催人急。

为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从一个胜利不断走向另一个新的胜利,贵州各级党组织闻令而动、不负韶华,使命在肩、初心如磐!

消费扶贫 鼓起农民钱袋子

今年3月,瓮安县天文镇手巾坝村村民姜鹏很烦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他种植的8吨花椰菜面临滞销问题,眼看成熟的花椰菜就要烂在地里,他急得整宿睡不着觉。

当地党员干部将情况反馈给广东省第一扶贫协作工作组瓮安工作队后,该工作队立即行动,积极对接广东客商寄送样品。很快,花椰菜品质获得客商认可,姜鹏收到了第一批1.5万斤的花椰菜订单。3月30日,1.5万斤花椰菜当日采收装车,连夜运往广州。姜鹏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消费扶贫是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与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贵州牢牢抓住消费扶贫的契机,让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农产品有了商品价值,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遵义市汇川区松林镇距遵义城区30余公里,是城区的“菜园子”。但该镇蔬菜种植较分散,产业小、散、弱,针对此问题,松林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发展蔬菜、经果林、花椒、中药材等产业。

如今,在镇党委的带领下,丁台村种植大户齐德友的蔬菜越种越红火。在丁台村驻村第一书记蔡涛的动员下,齐德友决定明年不再单打独斗,而是提供种子与技术,与菜农签订单,大量收购蔬菜统一运输销售。

“订单种植,不仅能统一销售而且可以提升蔬菜的议价空间。今年我计划开办酸豇豆加工厂,进一步提升蔬菜的附加值。”齐德友说。

为进一步提升群众收入,去年松林镇在鼓励大户带动种植蔬菜的同时,根据市场需求,精选蔬菜品种,普遍推广轮作、套作和间作,增加种植效益;引进了遵义汇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坝区种植733亩蔬菜,并把坝区纳入区级农产品智慧化服务中心产销对接平台,生产有计划、销售有门路。

“通过种植蔬菜,丁台村的村民收入有了保障。今年,我们更加信心满满,相信一定能够按时打赢脱贫歼灭战!”蔡涛表示。

从生产端到消费端无缝对接,实现农产品从过去“提篮小卖”到如今的现代商贸物流转变,贵州消费扶贫让更多特色农产品走进了市场,鼓起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腰包。

猜你喜欢
花椰菜协作贵州
Fanuc协作机器人在自动化装配生产线上的应用
孙德岭苦战30年化解花椰菜种子难题
创新协作的四个阶段
熟吃花椰菜对血糖好
苏陕协作拓展“深度”——“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之五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协作
花椰菜营养餐
头顶上的花椰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