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真碰硬 改进攻坚作风

2020-06-03 09:23刘骏娇
当代贵州 2020年17期
关键词:石斛作风攻坚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刘骏娇

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实地走访,倾听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提升帮扶的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确保让扶贫工作深入人心、赢得认同、收到实效。

“接下来,我们将以更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更积极的工作态度把工作抓紧、抓细、抓实,确保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金沙县西洛街道红星社区驻村第一书记陈刚说。

“我们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聚焦全乡剩余639户1947名贫困人口,对照脱贫标准,紧扣‘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产业就业扶贫和脱贫形象提升,实行全覆盖挂牌作战,向贫困发起最后总攻。”威宁自治县新发乡乡长王景表示。

…………

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3月31日,贵州省脱贫攻坚“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动员大会召开,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向深度贫困的最后堡垒发起总攻。

强战斗之基

清明节后的山村绿意盎然,走进遵义市新蒲新区新舟镇,目之所及是一条条平坦宽阔的串户路,基地里劳作的人群,满目青翠的果树,一派生机勃勃。

“现在房子建起来了,特惠贷申请下来了,产业也有了,日子逐步好起来,我想入党为大家多做点事。”说到生活的改变,新舟镇平溪村村民罗平胜总是忍不住感慨:“多亏有了党员干部的帮忙。”

一个党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新舟镇将党支部建在田间地头,充分发挥党支部、党小组的示范引领作用,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扶贫资源。

打赢脱贫攻坚战,干部作风是关键。在贵州各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政治过硬、业务精湛、敢于担当、作风正派的党支部书记已成常态。

2016年,铜仁市德江县泉口镇先洋村“两委”班子只有3个人,党员8名且老龄化。面对班子散、能力弱、村委工作滞后的现状,先洋村建强党支部势在必行。

2017年,先洋村配齐副科级下派支书、驻村第一书记,选拔年轻实干的党员何军担任党支部书记,全面抓实村级3个书记职责,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形成自上而下、上下联动的责任体系。

在攻坚队和村“两委”的带领下,先洋村298户群众同心协力撕掉了深度贫困的标签,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等时代大考中,交出了合格答卷。

实践证明,基层党组织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主体力量,肩负着组织群众、动员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使命。只有加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才能带领群众啃下脱贫攻坚的硬骨头。

谋打赢之计

3月,从江县停洞镇高坎村春寒料峭,在旧房拆除和复垦复绿施工现场,干部群众干活的热情不减,大家争分夺秒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

高坎村163户居民中有60户贫困户,这里的住房80%以上是有20多年历史的吊脚楼,不仅窄小还存在各种安全隐患。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全县上下按照挂牌督战工作要求,全力补齐短板弱项,坚决割掉贫困尾巴。高坎村作为挂牌督战村之一,最大的短板就是老旧房拆除、复垦复绿工作。

解决这项短板成为从江县疾控中心工作人员、高坎村驻村第一书记彭友莲需要啃下的硬骨头。她一面走村串户给群众讲政策,一面马不停蹄跑部门申请项目、资金。

今年,受疫情影响,拆房工人迟迟未到位,看着眼前停滞不前的工作进度,彭友莲按捺不住了,她带领村干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主动加入拆房子队伍。

仅仅两个月时间,高坎村已经拆除旧房76户、完成复垦复绿70户。通过复垦复绿,高坎村原来杂乱无章的破烂房屋不见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举,非一春之功。任务越艰巨、考题越难解,越需要良好作风。只有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才能攻克脱贫攻坚难关,完成全面小康建设大业。

3月,松桃苗族自治县退出贫困县行列。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该县制定了《松桃苗族自治县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按照“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的模式,确保责任到人、落实到人,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松桃苗族自治县,“百名纪检监察干部访百村进千家”大走访活动正在进行,他们脚踏实地深入基层,不论是明察暗访、查阅资料,还是走访群众,只为找准厘清问题,边查边改,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防止新的贫困发生,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解群众之忧

“作为一名有15年党龄的老同志,我有责任和义务服务好群众,做好示范带头作用,且作为农业服务中心的一员,传授农业生产技术就是我的本职工作。”兴义市雄武乡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洪学文说。

正逢春耕,一些离雄武乡较远、交通不便的群众正为学习红高粱种植技术发愁。为解决他们的难题,洪学文与雄武乡农业服务中心成员一起走进各个村组,深入田间地头将红高粱种植技术传授给当地群众。

“这是我今年第二次到收购点销售石斛了,第一次卖出160多斤,今天卖出150多斤,今年的收入又增加近6000元。”4月3日,在赤水市旺隆镇创业大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金钗石斛鲜条收购现场挤满了人群,红花村贫困户殷文兵忙得不亦乐乎。

受疫情影响,不少农户看着滞销的石斛鲜条有些手足无措,为解群众之忧,旺隆镇党员干部主动作为,积极对接赤水市农业农村局和药业公司,采取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模式,收购金钗石斛鲜条77.3吨,帮助群众增收265.4万元。

为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2月15日,旺隆镇聚焦脱贫攻坚“3+3”专项行动,组建了5支脱贫攻坚督战队,对住房、教育、医疗、饮水安全、贫困劳动力就业扶贫、产销对接等问题进行全面摸排走访,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工作实不实、作风硬不硬,群众满意度始终是衡量的重要标尺。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不少党员干部通过实地走访,倾听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提升帮扶的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确保让扶贫工作深入人心、赢得认同、收到实效。

赤水市旺隆镇党员干部到红花村手把手、面对面为群众培训花椒种植技术。 (旺隆镇政府供图)

猜你喜欢
石斛作风攻坚
石斛兰
好的作风从哪里来
仙草石斛
持续保持作风建设在路上的韧性
石斛莫打粉 久煎疗效佳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为民服务要在“群众频道”——改进作风不能“乔装打扮”
仙草石斛的护肤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