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视角下智能建筑的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研究

2020-06-03 09:28
绿色环保建材 2020年5期
关键词:参量智能建筑联网

张 文

中广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1 物联网技术下的智能建筑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进步,物联网技术在逐步在各个领域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带动着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在现代化社会中,通过借助物联网技术,能够直接实现对建筑的智能化管理,提高人们整体生活质量水平,并推动着建筑领域的发展方向。通过物联网所具备的感知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能够实现智能化建筑的构成,其中,感知层能够对建设及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的情况进行预判,再通过网络层传递给使用智能建筑的居民,接收完成后利用应用层来对问题进行处理与解决。如图1所示。

由于智能化建筑需要借助多项高新科技的支持,在成本投入方面随之提高,因此,对于智能建筑自身的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工作较为复杂。随着现代化社会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当前城市中智能建筑逐步增多,在运用物联网技术后,对建筑自身工程预算进行科学把控,有效避免成本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当前物联网发展背景下,智能建筑需要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并在通信、保安、消防以及其他共五个方面做到自动化,从而实现对建筑施工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管理。

2 智能建筑在进行工程造价控制中所存在的问题

由于当前发展形势下智能建筑的起步与发展时间较短,在对其进行成本控制与造价管理的过程中,所能够进行直接借鉴的实践经验较少,且整体工作涉及到多项领域,与以往建筑模式相比较更为复杂,需要结合传统建筑方式与信息智能技术,不仅在施工材料的需求方面有了更高程度的需求,还需要引进大量现金的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这也为智能建筑的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2.1 在建筑工程设计方面

在开展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前的设计阶段中,若相关施工单位并没有对具体建设目标进行明确规划,没有把握到施工建设的各项要点,只盲目跟从市场的发展趋势,甚至存在认为智能化水平越高、所引用到的先进技术越多,智能建筑整体的质量效果就会越好这一想法。在这种盲目的思维模式下,大部分施工建设单位逐步会失去自行判断能力,被动追随市场的发展趋势,最终所建设出的智能建筑无法满足人们实际需求,整体应用价值较低,徒增施工成本,同时也造成了资金投入的浪费,影响着智能建筑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2.2 在建筑工程招标方面

当前发展形势下,仍有多数智能建筑在进行施工过程中无法实现信息化同步,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是由于建设部门没有明确的建设要求,难以进一步推动工程施工建设的顺利实施。同时,在进行施工材料与施工工艺的选用方面也存在着要求不明确的情况,造成相关投标人员在对信息数据进行统计时,只能凭借着过往实践经验来进行分析与判断,导致最终标书中的细节部分存在一定问题,为评标工作增加了难度。对于智能建筑自身而言,所实施的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方案包括有多种形式,不同的智能化性能也有着多种能够实现的方式,而不同的展现方式在施工成本方面必然也会有所不同,对此,若相关评标人员没有能够对当前市场整体发展趋势进行充分把控,将直接会影响到招标工作的进行。

通常情况下,对于智能化建筑项目的评标工作需要对多种项目进行参考,例如土建与机电等,但这种方式并没有将智能化系统看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分析,造成最终结果缺乏科学严谨性,并且仍存在有部分评标人员自身专业素养无法达到标准要求,缺少对于智能建筑领域系统化的知识,难以做出正确的预判与评估。

图1 物联网技术下的智能建筑系统

2.3 在建筑工程施工方面

在完成工程项目招标工作后,相关施工部门会通过结合招标文件,来对整体施工计划进行科学调整,优化具体施工建设的各项步骤。在此过程中,应全面考虑到信息数据的不对称性,通常施工单位只会重视自身经济效益,在进行施工材料、施工工艺、以及设施设备的选用方面会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从而造成整体工程造价成本的增加。

3 物联网技术支持下的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

在进行智能建筑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管理中,通过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其中,对实现目标控制与成本预算工作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在工程建设前期确保成本预算结果的科学准确性,才能够有效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受到资金周转所带来的影响,确保施工能够顺利展开。对于智能建筑而言,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不仅能够满足建筑自身在自动化、智能化方面的需求,并能够对工程预算进行合理评估,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水平,并组建科学准确的造价模型。在建筑领域中,物联网技术支持下的成本控制、工程造价模型包括有建筑成分基础模型、物联网技术下模型以及物联网自身具备的技术下所构建的模型。就当前情况来看,分析模型构建的工作以及智能建筑成本控制也存在着各种问题。

例如,盲目对智能化技术进行分配,导致智能操作系统无法充分发挥出自身作用;在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前,未对建设需求进行充分调研,施工建设目的不够明确;评标人员专业素养较低,对智能建筑评标存在不合理性等。对此,在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建筑工程成本控制时,必须要重视起对模型设计的优化,从而推进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在物联网技术下,通常情况下会通过成本参量的设置进行智能建筑分析模型的建立,与传统方式不同,智能化建筑的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所采取的计算方法趋于均衡博弈的形式。这种方法会根据预测函数的构建来对成本进行预测,但由于计算量较大,且准确程度逐步无法满足建筑发展需求,为能够提高计算精准度与计算效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智能建筑领域开始通过利用智能模型来进行成本控制工作,通过计算来得到工程造价的参量,并采用函数控制的技术来对结构进行计算,从而得出智能建筑成本造价与建筑质量间的关系公式,透过公式来明确工程造价与成本间所存在的联系,推动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4 物联网技术视角下智能建筑的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

4.1 智能建筑成本控制参量体系

物联网技术下对智能建筑的工程造价也就是指对建筑工程所需的全部资金成本进行评估与核算,其主要内容包括有投资估算、工程结算以及竣工结算等,为了能够实现对物联网技术下智能建筑成本控制与造价管理,首先就应分析得出工程造价的约束函数与参量体系,并通过对规划、建设、交通、环保等工程施工的参量体系和与约束模型构建,并通过信息智能化来自动完成对目标的控制,实现对智能建筑的造价预测与评估。运用物联网技术开展对智能建筑工程的预算工作,与传统形式不同,能够利用智能化系统对预算进行精准的预判,有效避免出现资金断裂的现象。在运用物联网技术开展工程预算与成本控制工作时,首先需要确定能够参量的体系,在物联网技术下,在确定参量体系后,可以直接借助物联网技术顺利推进对智能建筑中的工程造价和成本控制工作,并有效提高对施工材料的管理水平,节约整体施工成本。例如,为了能够为智能建筑居民创设更加便利舒适的环境,在对智能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进行选用的过程中,可以先假设物联网技术下智能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系统中每增加一项工程预算知识,将会带来正收益,通过模型来制定出最适宜的材料价格。在现阶段下,智能化建筑为人们提供着自动化生活服务,提高了人们生活质量水平,而在智能建筑的成本参数控制体系建成完善后,又能够直接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智能建筑的成本预测和管理的自动化处理。

4.2 智能建筑目标函数的确定

通过运用物联网技术与参数体系,能够对智能建筑中工程造价控制链进行管控,并掌握其中的成本开销与具体工程量。根据当前国家的标准规定,需要对施工建筑材料进行合理分配,得到工程造价的目标函数。借助物联网技术及BIM智能模型技术,可以搭建起智能建筑的计算模型,对智能建筑的造价进行科学预测,并运用现代化技术设计与计算验算出工程的向量函数,进行严谨评估,得出最终特征值,最终实现对智能建筑的成本控制参量的确定。如图2所示,就是BIM技术支持下的工程造价外部模型。

图2 BIM技术支持下的工程造价外部模型

4.3 优化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模型

在完成了物联网技术下智能建筑成本控制参量及控制目标模型构建的基础上,才能继续进行工程造价模型的优化工作。传统形式下,通常会采用基于自适应均衡博弈的智能建筑工程造价预测模型,并结合预测目标的函数来进行整体控制工作,采用最小方差来实现对成本的预测,推动对工程造价控制精准程度的进一步提升。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方法需要大量实践经验的样本数据来作为造价控制系统的输入向量,逐步无法满足智能建筑逐步提升的需求。为了能够有效克服传统方式所存在的问题与弊端,应进一步推进物联网技术下智能建筑的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预测模型,并在进行参量分析的基础上,优化并不断完善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预测模型设计,形成最佳的博弈函数,得到物联网技术下智能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水平、建设效率以及成本优化间的关系,实现工程成本降低的同时,不断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效果。

5 结语

随着建筑领域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工作及生活需求随之提升,逐步追求起了自动化的生活服务。同时,智能建筑市场得到了发展前景,智能建筑所具备的整体结构、系统、管理与性能都日趋复杂,并影响着整体设计与施工成本,对物联网技术下智能建筑的成本预测及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综上所述,通过物联网技术下智能建筑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预测模型的设计与优化,能够有效提升整体造价控制水平,并确保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预测的准确程度,最大限度来降低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提升相关企业经济效益,不断优化智能建筑质量效果。

猜你喜欢
参量智能建筑联网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身联网”等五则
智能建筑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技术》简介
智能建筑中的建筑设计研究
太阳黑子自动识别与特征参量自动提取
含参量瑕积分的相关性质
基于含时分步积分算法反演单体MgO:APLN多光参量振荡能量场*
基于双偏振雷达参量的层状云零度层亮带识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