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家校共育培养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探究

2020-06-04 09:48李国妹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良好习惯初中生

李国妹

摘 要:教育作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而在教育当中,实施家校共育则是形成教育合力最完美的方式。在依托家长与学校进一步增强宣传教育、不断拓展家校共育这一途径,有效地引导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调,通过多元化的活动为主体,营造良好的家校共育环境,实现家校教育的共同体,让学生时时刻刻都能够在良好的环境当中受到熏陶,潜移默化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家校共育; 初中生; 良好习惯;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5-028-002

一、拓展家校合作途径,实现家校教育的共同体

1.开展家长和学校的专题讲座

对于每一位家长而言,对待自己的孩子都有着望子成龙的期盼,也会把这一期盼寄托于学校、老师的身上。由此,学校应当尽可能地教育好学生,进而满足教师的这一期盼。为了能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工作、孩子的情况,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家长学校的专题讲座。可以聘请比较专业的老师,让学生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学习特点进行阐述。例如:在初中数学学习的时候,学生大多都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且对家长的依赖性较大,这时候,只要家长能够及时进行辅导,就能让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而出众学生的数学思维大多都是从小开始培养的,如果在发展过程当中错过了重要阶段,则后期更加难以弥补。像这样的一种教育教学规律,必须要家长和学校在专题报告当中进行交流,进而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准备。

2.设定家长开放日,促进交流

在每一个学期或者每年当中设定一天家长开放日活动,举办老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活动。例如:良好习惯助我成长等活动,让家长能够进入学校当中,了解学生的一些生活、活动、饮食、学习等,找到其中的优点和所存在的活动,让学生、家长以及老师之间进行交流,并且促使学生自身的行为习惯和发展上养成全新的认识,进一步激发家长教育孩子的兴趣,提升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热情和激情,促进学生自觉地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

3.建立家校互评模式,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构建家校互评这一模式,能够促使交流、合作贯穿于学生学习和日常生活的始终,并且能够结合学生班级的现实情况,制定出与学生实际评价相吻合的细则,进而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开展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并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班级评价,指导家长在一定时间内对学生进行评價。这样一种互评的模式起点相对较低,会针对之前所设定的一些小目标、平时表现进行快速评价,能够更好地让学生接受或者引发兴趣,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寺参与其中,提升学生在后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

二、将家访方式融入教学,方便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

1.学校领导开展家访活动

开展家访活动不仅是任课老师的事情,也是学校领导的重要责任。学校的领导在进行家访的过程当中,应当注重向学生家长对本学校的一些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特点、办学特色以及教育教学者进行说明,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学目的以及一些好的方案,让家长能够积极地配合学校各科教师的工作,共同展开教育教学工作,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校教师进行家访活动

学校的相关领导开展家访活动主要是介绍学校的主要情况,让家长明白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办学的特色、宗旨,而教育教学者在进行家访的时候,主要是针对班级当中的学生情况进行了解。通过家访的形式,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家庭情况,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对班级进行管理,促进教学的开展。而对于任课教师而言,进行家访还能够了解到学生在回家之后对学科的学习状况,如果学生某一门学科成绩较差的话,那么这一门教师就需要更为详细地了解学生对这一门学科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态度,甚至是督促学生增加相应的学习时间,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更合理地让学生分配学习时间,树立起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方式和学习观。

三、构建便捷沟通平台,实时解答家长疑难

1.构建校领导热线咨询业务

对学生展开教育需要全方面的进行配合和协调,在这过程当中,每一个家庭都是学校教育教学当中最重要的支持者,但是在家校的合作过程当中,许多家长根本难以与学校取得良好的联系,由此会导致许多好的想法、建议都难以接收到。为了能更好地促使家校之间畅通无阻的联系,可以在学校设立校领导热线咨询内容。例如热线电话或者微博留言等等,这样就能够更加及时有效地促进家长之间的联系和沟通,进而最大化地对教学方面的信息或者是资源进行掌控。

2.构建微信公众号,实时反馈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特别是微信公众号的广泛运用,人们的交流方式也在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此之外,教育教学方式也在发展中有所转变。为了更好地开展家校之间的合作,学校可以在建设过程当中搭建微信公众号,在这一平台上,定期推送一些可以为学生家长提供学习的相关内容。例如:家长如何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管理、怎样处理与孩子之间的矛盾等等。通过这样的一种交流和学习平台,不断增强家长、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制止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为其发展带来帮助。

3.在班级搭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群

在学校的教育当中,如果家长在管理学生的过程当中闭门造车,仅用自己的手段进行教育,这是很难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的。为了能够让家长也能够互相交流,此时,作为教育教学者来说,可以搭建一些交流的平台,将学生家长都请进班级群当中,这样的话,就可以促使教育教学者与家长共同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例如:数学老师可以针对班级学生建立起数学学习家长群,老师可以在群中将每天教学生的一些知识或者是作业发到群里,让家长进行学习。还可以让家长通过群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除此之外,还可以将一些表现较好的学生或者学生作业公布到群中,这样更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并且与家长合作共同展开教育教学工作。

综上所述,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好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在共同的努力之下,循循渐进地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特别是初中学生的教育过程中,由于心理还不够成熟,难以有很强的自控能力,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配合,进而在潜移默化当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其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祥国.新形势下家校共育工作的思考与实践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7(02)

[2]高希琴.如何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家园共育[J]甘肃教育,2019(21)

[3]素质教育“成功计划”全国巡礼 肩负学校共育的责任前行[J]少年儿童研究,2014(01)

[4]张安.浅谈家校共育[J]教书育人,2015(10)

[5]康丽颖.家校共育:相同的责任与一致的行动[J]中国教育学刊,2019(11)

[6]冉兴星,香海霞.如何做好“互联网+”背景下的高中家校共育[J]学周刊,?2020(01)

[7]颜辉荣,徐金贵.中小学“家校共育”现状的调查报告[J]江西教育科研,1998(06)

[8]高晓娜.家校共育:标准、困境与突破路径[J]基础教育研究,2019(12)

[9]陆贞珍.智慧教育云平台为家园共育架起信息的桥梁[J]电脑迷,2018(05)

[10]王蒙雅.以育代管:互联网环境下的家校共育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26)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良好习惯初中生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辽宁省盘锦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小学体育教学中良好习惯养成策略探究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