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轧机组末架轧机轧制力对宽料板形的影响

2020-06-05 05:13供稿李宁刘晓峰
金属世界 2020年3期
关键词:板形轧机机组

供稿|李宁,刘晓峰 /

内容导读

酸轧机组生产宽料产品时,板形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板形浪形较大的产品对后续工序的生产稳定性及表面质量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在酸轧机组生产宽料产品时,优化调整了末机架单位轧制力参数,通过对比生产实验,得出末机架最优单位轧制力为0.411 t/mm2。通过分析指出,原料坯料的均匀加热和轧机的平直度控制水平对优化及改善板形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板形是板带产品重要的质量指标,是决定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1]。目前市场对冷轧宽料产品使用量日益增大,对表面质量要求随之提高。酸轧宽料板形情况直接影响后续生产的稳定性和产品的表面质量,在轧制宽料产品时很容易产生浪形缺陷,造成后续工序的跑偏和划伤缺陷。本文通过调整酸轧机组末架轧制力参数对宽料板形的影响进行实验和探索,提高了冷轧宽料的表面质量和板形,继而提高了冷轧及后续客户的成材率和生产效率,对扩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宽料生产难度

根据酸轧机组生产最大规格能力,将1600 mm以上的宽度的产品定义为宽料。随着宽料产品的订货量增加,在进行批量生产时,连续退火机组经常发生下表面划伤缺陷,宽料合格率较低,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通过调查发现,原料的板形情况直接影响后续生产的产品质量,因此优化酸轧机组宽料生产参数从而优化宽料板形质量非常重要。

改进措施

初步实验调整

通过酸轧机组对宽料板形的跟踪和对末机架轧制参数的调整,了解到第5机架轧机轧制力大小对板形的影响较大,即末架轧制力越大板形相对越差。

对末架轧机单位轧制力进行下调实验。选取典型规格宽料0.8 mm×1790 mm进行验证性实验,由原来的单位轧制力0.5 t/mm2进行下调,调整前后的板形平坦度及轧制力对比实验数据见表1。

表1 调整前后的板形平坦度与末架轧制力对比实验

从表1可以看出:(1)平坦度随着末架轧制力的下降而减小,即末架轧制力越小板形越好;(2)平坦度越小,说明板形越良好;(3)阶段6宽料板形最佳,此时最优单位轧制力为0.411 t/mm2,末架轧制力为720.54 t。

后续工序产品生产情况

对调整末架轧机单位轧制力实验得到的不同阶段的宽料产品在后续工序生产情况进行跟踪,统计发生缺陷的比例见表2。

表2 不同阶段的宽料产品在后续工序的缺陷量

宽料板形不良原因分析

◆ 热轧原料板形不良

来自热轧的带钢原料板形不良,继续在酸轧机组进行轧制时控制难度较大,酸轧生产后宽料产品板形不良。

◆ 酸轧机组自动调节不足

轧机的板形自动调节功能对于原料板形极其不良的情况的调节不足,不能有效改善板形不良情况,导致生产的带钢板形不良。

◆ 酸轧机组末架单位轧制力偏大

通过现场实验及分析可知,末架单位轧制对板形影响较大,因而在短时间内快速改善板形的途径就是调整末架单位轧制力的大小。

◆ 其他因素

原料坯的均匀加热和轧机具有良好的平直度控制水平是取得良好板形的前提条件[2]。对于其他板形控制,板形设定为边浪轧制[3]。

改进措施实施效果

(1) 通过6个阶段的对比实验,阶段6的宽料板形为最佳。

(2) 各检测点的平坦度数值明显减小,且两边部和两肋部的平坦度差值减小,板形较好。

(3) 优化末架单位轧制力参数后的板形波动平稳,且波动位置较均匀对称,一般浪形得以控制。

(4) 连续退火机组宽料的生产速度得以提高,生产速度由100 m/min提高到220 m/min,产量提高60 t/h,同时连续退火生产宽料时未再发生断带。

(5) 末架单位轧制力参数调整后宽料产品内部缺陷量明显下降。

结束语

(1) 对末架单位轧制力调整后,宽料板形有转好的趋势。

(2) 调整单位轧制力参数可以改善宽料板形情况,减少划伤缺陷及跑偏的危险。

(3) 冷轧宽料产品的末架单位轧制力最优值为0.411 t/mm2。

(4) 原料坯料均匀加热和轧机具有良好的平直度控制水平是取得良好板形的前提条件。

猜你喜欢
板形轧机机组
考虑后续工序要求的轧机板形标准曲线研究
双馈式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运行控制
热连轧机组粗轧机精度控制
热连轧单机架粗轧机中间坯侧弯废钢成因及对策
660MW亚临界机组清洁疏水系统节能改造
空气轴承式板形仪积累误差所致板形缺陷的处理与改进
我国首台采用四支路技术抽水蓄能机组投入试运行
厚板轧机导卫装置受力分析
2 180 mm冷连轧机各机架对成品板形的影响
天津忠旺4 500 mm宽厚板轧机热负荷试车一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