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期,我们如何应对

2020-06-06 02:19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李靖
江苏卫生保健 2020年4期
关键词:鼠疫传染病肺炎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 李靖

新冠病毒可能长期存在人间

17年前出现的新发传染病SARS,在肆虐半年多之后,在夏天到来时神秘消退。历史上,真正“彻底消失的病毒”并不多,SARS消失的原因至今并不十分清楚。人类对SARS强有力的阻击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SARS病毒的某些特征,如致病性很强,使患者因发病重而不得不住院治疗,从而使它不容易存活和在人间持续传播。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与SARS同属冠状病毒“家族”。疫情发生后,人们曾十分希望这次阻击新冠肺炎疫情,也能像抗击非典(SARS)一样取得对新发传染病的完胜,用科技创新和强有力的控制手段,成功阻击其在人间的传播。

目前,对于新冠病毒的认识虽然还不充分,但已有不少专家提醒公众:新冠病毒可能长期存在人间。

这是因为,新冠病毒具有低毒性、高传染性,而且无症状感染者具有传染性。低毒性会让人们轻视疫情的危害,轻症患者可能会不注意隔离而四处扩散病毒。更加上无症状感染者的存在,让新冠病毒的传播更加隐蔽。

目前,新冠肺炎已经呈现全球大流行的态势,确诊人数已超过100万。对于新冠病毒感染者,有些国家不能做到能收尽收,不对轻症病人或无症状病人进行筛查,那就意味着轻症和无症状病人有可能在社会上不断传播。这种演化趋势,决定了新冠病毒未来很有可能将长期与人类共存。

假如新冠病毒赖着不走,我们要学会共存

若新冠病毒能长期存在,按照常规的流行病规律来说,它在高的暴发流行后,即便时不时仍会引起新的疫情暴发,但由于感染康复者的存在,也难像现在这样造成大范围扩散。尤其是通过对它的深入认识,人们可能从预防措施上做到提前预测,对传染源的隔离,切断传播途径,以及疫苗的成功开发与应用等,是可以实现与新冠病毒的和谐共存的。

一旦新冠病毒像流感一样与人类长期共存,将对人类公共卫生管理带来新的挑战。恐慌对于控制疫情毫无帮助,科学理性的措施才是应对病毒的真正途径。如果新冠病毒长期存在人间,防控就会变成常规化管理,此时更需要公众的积极配合和自我管理,学会如何与病毒共存,关乎每一个人,只有这样才能将病毒的危害减小到最低。

面对疫情,每个人都应有担当

无论是一个国,还是一个家、一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世界、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新冠肺炎疫情也再次说明了这一点。当疯狂肆虐的灾害降临时,人们都不能“独善其身”。

这次疫情,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吸取教训的有很多很多。尤其是在后期的防控管理中规范个人行为、提升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应该是当务之急。

敬畏自然,人人都要有保护生存环境的意识 病毒已诞生数十亿年,有悠久的历史和顽强的生命力。人类与病毒之间既有和平,也有战争,而战争的爆发是一定有原因的。

梳理人类的疫病史,不难发现每一次大疫病的暴发,看似天灾,实则人祸,很多都是因为人与自然、与其他生物的关系被破坏而诱发的。尤其是人类为了自身发展的需求,不断砍伐森林、开垦土地、扩建城市、拓展旅游,进入原本不属于我们的生态圈,导致新发传染病不断发生。

以前,老祖宗们遇到的瘟疫受到地理环境限制,波及的范围有限。而现代社会,人口密度越来越大,交通运输越来越便利,“文明与疫病只差一道航班”。可以肯定,人类若不警醒,肆意破坏人类与自然界以及微生物之间的平衡,不仅仅是新冠肺炎,未来还会有许多新的病毒“跨界”入侵,危害人类。

面对疫情无需恐惧,但要重视。威胁人类的不仅仅是疾病,还有交通事故、战争、自然灾害。大家要认识到,这种生活在不安全的世界中也是一种常态。正如法国作家加缪《鼠疫》中说的那样“鼠疫就是生活,不过如此。”

其实,天花、鼠疫、流感、艾滋病、结核病……传染病是人类的灾难,人类在战胜灾难的同时也推动着文明向前发展。面对疫情,我们应该保持理性,无需恐慌,但要重视。提高自己公共卫生的社会意识,主动配合防控才是硬道理,如面对公共场所的通风消毒、体温监测,面对返乡排查登记,面对错峰出行和通勤安排,我们都应理解配合;即使疫情后期,一旦发现病人和疑似病人以及境外等危险地区回来的人,也同样需要隔离。主动上报,不隐瞒病情,积极配合做好隔离就是一种责任,保护好自己就等同于保护好他人,就是在阻断疫情蔓延;对疫情的判断以权威信息为主,拒绝恐慌性抢购,避免资源挤兑,同样是控制疫情的有效措施。

“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不应仅仅是一句口号。对湖北籍人士如此,对感染新冠肺炎的病患如此,对治愈者更是如此。尤其是目前,在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后,出现了一点杂音:一些治愈者回归小区、单位时遭受了冷漠对待。面对疫情,没有一个人可以置身事外。歧视,不仅让患者感到心酸,更会在全社会起到不良作用,加重恐慌,给疫情防控增添新的麻烦。

学会共存,改变从点点滴滴开始

如果新冠病毒真的被认定为长期存在,就意味着我们一直都有被感染的可能。所以,我们不能在疫情结束后就放松警惕,预防需要从点点滴滴做起。

★对于新冠病毒,有效的个人防护,包括保持一定社交距离、勤洗手、戴口罩,这3点都能做到,被感染的概率就会很小。因此,我们不应该把口罩、消毒液、酒精看作疫情突发的防护用品,而是要像药箱一样,把它们当作居家的必备品。

★非典疫情时期,钟南山院士等就发出过“餐桌革命”的呼吁。此番新冠病毒借由飞沫传播,推行公筷、公勺、分餐的社会呼声再起。积极推行公筷、公勺、分餐,无疑是公共健康安全的一次源头治理。

★历史上,鼠疫、疯牛病、SARS、禽流感、埃博拉、口蹄疫等传染病的流行,无一不是与野生动物有关。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78%以上新发传染病来源于猎捕、贩卖、食用野生动物。所以,我们都要尊重野生动物的生命,不要再去猎捕、贩卖、食用野生动物了。

★不熬夜、不焦虑,永远是增强免疫力的良方。睡眠不仅是生理规律,更是自我修复和对抗感染等疾病的需求。熬夜对于人体免疫系统的降低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紧张、不安、焦虑心理,会通过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从而影响我们的免疫力,更容易受到感染。面对疫情,通过学习理性面对,学会排解焦虑,也是预防感染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措施。

总之,经过抗击传染病疫情的洗礼,我们要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用科学、健康、文明涵养的人生态度,与病毒和谐共存。

猜你喜欢
鼠疫传染病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鼠疫并非无药可治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
重新认识鼠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