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环境的小学语文教学分析

2020-06-07 03:02周荣耀郭永侠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30期
关键词:教学分析网络环境小学语文

周荣耀 郭永侠

摘 要:随着全球化的浪潮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进入了信息化社会。在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趋势下,我国教育改革正不断深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小学语文在学生的学习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黄金阶段,对世界和知识有强烈的探索欲和好奇心,正适合培养语言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网络技术有许多好处,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文章主要对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网络环境 小学语文 教学分析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0.03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技术已经发展成熟,被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在网络环境下,社会秩序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教育模式受到冲击,面临着“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挑战。网络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来源的渠道,有利于学生对世界形成全面正确的认识,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在网络环境下,教师也可以搜集到丰富的教学资料,学习到其他教师先进的教学经验,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和教育水平的提高等。可以说,基于网络环境的小学语文教学相比传统教学模式有突出的优势。

一、利用网络技术营造课堂氛围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和探索欲强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发生走神或者交头接耳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外界声音等因素的变化会迅速引起学生注意力的转移,这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但也造成了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下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圍有助于教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外界环境的干扰,减少学生走神等情况,进而提高课堂效率。而网络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帮助教师比较容易的塑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创造教学情境。在实际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生成音频、视频、图片、文本、图形等各种教学资料,辅助营造课堂氛围。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资料一般只包括教材,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接触到的媒介是图片和文字,对学生感官的刺激比较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而网络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提供声音、视觉甚至触觉(部分多媒体能够触摸操作)等感官刺激,通过丰富多彩的画面以及生动形象的声音,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利用网络技术丰富教学手段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大多数都是教师在讲述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与当前新课改的要求背道而驰,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网络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极大地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增加师生互动的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在网络环境下,教师的教学地点不再局限于课堂中,而是能够实现网络线上教学,甚至是翻转课堂和微课等录制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所讲授的知识,学生不一定能够全部记住,而且还有一部分学生学习能力比较差,跟不上学习进度,教师又不能够为少数学生降低讲课的进度,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在学习上的落后,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或者自卑心理等,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而网络环境下翻转课堂和微课等形式,能够将教师所讲述内容真实地记录下来,通过网络传输给学生,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视频资料弥补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或者根据视频资料进行重复巩固等,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果。除此以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重难点的讲解,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时,不会产生心理压力,随时可以暂停或者重播,有利于对知识的巩固。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微信群等,与学生实现实时的线上交流,一旦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就可以寻找教师的指点和帮助,同时交流群也可以上传下载资料,方便学生学习。

三、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学活动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一般注重的是对语文知识的传授,主要锻炼学生对字词句的掌握,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枯燥,学生经历的是长时间对字词句的背诵、练习等,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降低学习效率。网络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帮助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设计教学游戏。例如,利用可以触摸操作的多媒体设计一个游戏,游戏内容是所学过的字词等从多媒体屏幕上方往下落,学生在多媒体前面依次点击字词,并准确阅读或者组成新的词语等,字词落下的速度可以调整,分为三个等级,一级比一级更快,请学生来挑战。还可以将学生按列等分组,根据每组表现进行打分,形成一种竞争的氛围。一般情况下,学生对类似的游戏乐此不疲,会主动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以发挥突出的表现。学生通过参与游戏不仅巩固了知识,而且产生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形成集体荣誉感等,与教师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一举多得。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歌曲等,例如,由一部分故事改编的歌曲,学生能够跟随学习并准确地唱出来,加深了对古诗的记忆,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等。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效果上有突出的优势。

四、利用网络技术培养学生自学习惯

在当前部分小学语文教学中,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讲台上教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是“填鸭式”的教育。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实际形势。当前社会环境下的小学生相比过去来说,受教育的机会是平等的,接受知识的渠道更广泛,并且眼界也更开阔,在课堂教学中比以往更活泼。传统教育模式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是对学生思想和身体上的约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起指导作用。网络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自发地探索和学习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去搜集与课程有关的资料。学生会利用网络技术搜集相关资料,并与同学分享。这一过程锻炼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学习惯。以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为例,在学习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个学生布置任务,搜集有关李白的资料。李白是大多数小学生都非常喜欢的一个诗人,他本人才高八斗,性格潇洒不羁,在探索欲驱使下学生会主动利用网络去搜集相关资料,比如:李白的生平事迹、李白有哪些朋友、李白有哪些著作、李白的性格分析等。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收获,在课堂交流中会共享自己的资料,通过讨论交流对李白形成一个全面的认知。这整个过程学生在求知欲的驱使下进行了信息的搜集和整理,使学生感受到自主探究的快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一步普及,许多过去不能完成的教学手段正在变成现实。网络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但同时人们应该意识到,网络技术只是教学活动的一个有力补充,而不是主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分清主次,利用好网络技术,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柔红《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分析》,《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16期。

[2] 程翔《基于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求知导刊》2020年第15期。

猜你喜欢
教学分析网络环境小学语文
中学物理教学探究
基于学习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