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学生核心素养教育

2020-06-07 03:04高学彬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30期
关键词:渗透策略初中语文

高学彬

摘 要:对学生开展核心素养教育,能使得学生不断增强个人社会适应能力,运用课堂知识来对生活问题进行思考与解决,在实践中提升个人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若想对学生开展科学的核心素养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等各方面学习能力,其首先要倾听到学生最真实的学习诉求,抓住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增强对书本的教学深度,做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各模块的学习能力;其次,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达成,对实现语文教学中素质育人的教学倡议有一定帮助。文章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学生核心素养教育为题展开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 核心素养教育 渗透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0.036

在学生的成长与学习过程中,初中是学生学习的承上启下阶段,该阶段的教学实效性将对学生后续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不断落实,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核心素养教育的呼声渐长,课堂中教师应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积极创新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提高教学实效性。学生核心素养在初中阶段的成功培养能够为之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能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竞争力,不会落后于他人,同时这也是现代教育改革要求的重要体现。

一、初中语文教学核心素养概述

核心素养是一种理论,是指学生具有的为社会发展及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可通过后天教育培养与形成,包括:创新实践、自主发展、社会关爱、合作参与、个人修养等。而语文核心素养则是指对学生的学习方向、思维品质、个性品格、语文知识、学习习惯、语文能力等内容的综合评价。应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模式的灌输式教学,应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其学习需求,加强培养其核心素养。

二、核心素养对初中语文教学的作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以下两方面作用:一方面是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核心素养下语文教学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提高教学质量,能够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对学生开展思维训练;另一方面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内容都是精挑细选的,其中也体现了很多高尚品德,能够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学生在阅读后会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能够主动调整学习状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三、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教育现状

上文中已经提到,在学生的成长与学习过程中,初中是学生学习的承上启下阶段,该阶段的教学实效性将对学生后续发展产生重大的影響。若在教学课堂中科学开展核心素养教育,能使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但是在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中,仍存在一些“顽疾”,导致核心素养教育的落实与有序开展显得举步维艰,教学实效性只降不增,这就需要诸位同仁耐心钻研,悉心改之。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发现了若干问题,并总结成了如下几点。

1.学生对语文课堂的自主参与积极性不高

在笔者的课堂中,发现有部分学生因诸多主客观原因,在学习过程中,对语文表现出一副兴趣平平的样子,因为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也显得不灵活。

2.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单一

现代化教育背景与趋势下,部分同仁仍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与束缚,教学内容也只是局限于考试范围内,所有的教学目的都是为了帮学生应付大大小小的考试,教师讲,学生听,单向的知识输送直接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落实显得十分艰难。

3.教师缺乏专业的教学理念

上文中提到教师受传统应试教学思想的束缚,教学模式传统单一,其中还有部分原因——教师缺乏专业的教学理念。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更是阻碍核心素养教育的主要阻力之一。

四、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学生核心素养教育

1.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培养其语言能力

中学生的语言能力是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以满足思维运行与发展需要的听、说、读、写能力。在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是课堂整体走势的把控者,学生的学习活动时间、方法等都是由教师制定的,这种情形下,学生在课堂中毫无主动性,未有真正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与时间,这也就限制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为了科学引导学生的语言能力,切实提高教学效率,诸位同仁应当适时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定教学计划,实现学生的多元化综合发展。例如,在开展《回忆我的母亲》一课教学时,笔者在教学初级阶段,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水平,创建交流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回忆与母亲之间发生的、印象较深的某件事。根据这件事来聊一聊母亲对自身成长的影响,运用这种让学生自主发挥的引导模式,让学生调动自己语文知识储备,开始交流活动。而后在正式的文章讲授过程中,笔者组织了小组朗读的形式,深切感受作者情感的真挚与用词精妙动人之处,全面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最后,在文章分析阶段,笔者为学生抛出了若干教学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来讨论与解决问题,整个教学过程,直接凸显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生生之间的合作,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

2.教学方式多元化,让学生敢说、会说、能说

上文中提到的语言能力发展,其主要是由听、说、读、写四部分组成,若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科学开展核心素养教育,那么教师必须要对教学方法做出改良与创新,引导学生语言能力的科学发展,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并在该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述方式,培养学生收集信息与自主处理信息的能力。对此,笔者建议,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善用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科学开展听、说、读、写四方面教学,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3.注重现代化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主要的教学设计是围绕课本展开的,但是因为其他教学任务的影响,导致教师的教学精力分散,繁重的教学压力背后,还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师生关系。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高效课堂得以顺利开展的桥梁,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中,要将部分教学精力放在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上,消除与学生之间的隔阂,缩短师生距离,为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的开展助力。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性格叛逆,想法独到,若教师再想用“师威”来压制学生,最终结果可能不尽人意,导致师生关系进一步僵化。对此,笔者建议诸位同仁在教学工作之余,可选择与学生聊天等形式,走进学生群体中间,放下教师的包袱,亦师亦友,与学生成为学习上的好对子,生活中的好伙伴,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快乐学习,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羞怯与畏惧心理。例如,在笔者的课堂中,讲授《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抓住学生喜欢课堂戏剧表演的特点,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发散思维,全面感受这篇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背后,折射出皇帝的无知与荒谬。经过这一自主探究环节后,笔者组织班级学生精炼文章情节,并将其排练成话剧。学生为了演好话剧,认真阅读文章,查阅资料,把握剧中人物特点,并选择两位性格活泼机敏的学生来扮演哄骗皇帝的骗子,选择一名高个子学生来扮演皇帝的侍卫,一名学生扮演天真的孩子,最后一名充当皇帝,然后开展对故事的演绎。以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学素养,使其感受到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融入,丰富其想象力。

综上所述,文章中笔者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学生核心素养教育为题展开研究。文章首先对初中语文教学核心素养概念进行阐述。其次分析了核心素养对初中语文教学的作用。而后研究了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教育现状:学生对语文课堂的自主参与积极性不高;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单一;教师缺乏专业的教学理念。最后给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途径: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培养其语言能力;教学方式多元化,让学生敢说、会说、能说;注重現代化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注重教学情境质量,培养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笔者浅见,望为诸位同仁的教学工作提供些许参考。

参考文献:

[1] 宋甲《注重核心素养培养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初中语文核心素养下阅读教学几点感悟》,《考试周刊》2018年第35期。

[2] 韩雪《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中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价值及策略研究》,《新课程(中学)》2019年第8期。

猜你喜欢
渗透策略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农村初中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刍议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探讨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