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探讨

2020-06-07 03:02张颖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30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

张颖

摘 要:小学生的性格与思维都处于发展阶段,且学生在成长与学习中经常出现性格反复无常、情绪不定等问题,在小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其知识内容能够稳定学生的情绪,让学生的思维和观点得以正确地树立,学生的思想也会逐渐成长与成熟,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进步有重要的作用。但现今小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很多的问题要面临改革,进而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要性改革。

关键词:小学思想政治 课程改革 必要性探究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0.048

现今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逐渐被教师所接受并落实到教学课堂中,但部分教师的教学观点并没有完全转变,其教学课堂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小学思想政治教学课堂要重点进行改革,思想政治知识内容过于枯燥乏味,教师教学内容和营造的课堂学习氛围都过于枯燥乏味,不利于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进而对其课程改革极具必要性。以下内容将探究现今小学思想政治教学课堂改革的必要性,并为教师提出有效的改革策略。

一、小学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是推进课程改革深入进行的基本保障

虽然现今社会经济水平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都逐步提升,也更为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此,我国教育理念也在不断的创新与改革,进而新的教学理念也被教师广泛运用到教学中。但小学思想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存在一定的区别,数学、语文等重点学科都已经按照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与改革,思想政治学科相对不是很重要,进而其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并没有完全落实到其学科的教学课堂中,很多思想政治的教学课堂仍然采用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评价也以成绩高低为主。进而,现今社会的发展背景下极为注重素质教育,教师在教学中要重点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进而保障新课程改革深入进行,能够按照现今社会的发展建立多元化教学课堂,从而提高小学思想政治的课堂教学质量,也为学生思想政治综合素养水平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2.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老旧的填鸭式教学课堂存在很多的问题,填鸭式教学课堂氛围过于枯燥,学生被教师硬性灌输知识内容,学生也主要以死记硬背等方式学习,在学习中学生对知识内容产生厌烦等心里,学生也不会自主对知识思考和学习,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的提升。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主导,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被教师所忽略,课堂教学质量低下。课堂教学改革更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创新多元化教学课堂,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构建趣味性教学氛围,促使学生能够在兴趣的推动下自主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也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一方面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以提高,另一方面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也得以提高。

3.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在小学生教学期间,教师多数将教学重心放在数学、语文等重点科目中,教师认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并不主要,进而教师在教学中也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其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也逐渐忽视。小学生刚开始步入学校接触同学和教师,学生对学校存在很大的陌生感,学生对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方式也不明确,学生的思维和观点都处于模仿和学习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对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和观点的形成极为重要,也是重要的思想启蒙教育阶段。对此,教师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并对其教学方法和教学观点进行创新与改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质量,能够对学生的思维与观点进行正确的引导,确保学生的德育素养水平得以逐步提升,也为学生与人之间能够正常相处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促进小学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措施

1.更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

现今小学思想政治教学并没有受到教师的重视与关注,进而教师的教学理念也没有创新,其教学方法也过于老旧。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要更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并将小学思想政治学科作为重点的教学学习开展教学,从小对学生的思维和观点进行正确的培养,促使学生能够朝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和发展。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后,教师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开展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水平,从而构建高效的小学思想政治教学课堂。

例如在学习思想政治知识中《我们的学校》一课,教师可以结合实际学校的真实情况开展教学,让学生以实际实例理解和学习知识内容,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和道德素养水平。学生在校园中经常乱扔垃圾,教师可以结合其现象让学生进行校园清扫活动,学生在校园清理的过程中,学生会感到劳动的辛苦,学生也会更爱护校园的环境,学生知道体会劳动的辛苦,也会自主保护校园环境,进而学生的素养水平得到提高。校园清扫活动更利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性,学生也会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改变以成绩高低为参考的评价制度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观点过于老旧,主要以学生成绩高低为参考对学生进行评价,其评价制度过于刻板,也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水平的提升,更不符合现今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对此,教师要转变其评价制度。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例如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知识掌握程度等进行综合评价。另外,教师还要避免对学生进行单一的说教和严厉的管教,教师要以对学生鼓励、认可等方式激发学生内心的成就感,促使学生在被教师认可和鼓励后更为自主地对知识内容探索与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与评价制度更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也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与教师之间更为融洽的沟通和相处,其课堂教学质量得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也得以提升。

3.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课堂中,教师以单一的思想政治知识内容开展说教教学,其课堂学习氛围过于枯燥乏味,学生对知识内容也不能产生学习兴趣,进而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都较为低下。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背景下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的性格与喜好创设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思想政治知识学习的乐趣,进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以提高,其课堂教学质量也得以保障。

例如在学习思想政治教学课堂中《鲜艳的红领巾》一课,部分学生在学校期间经常会忘带或者不愿意戴红领巾,学生对红领巾所代表的含义并不认识,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视频的形式为学生播放与红领巾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到红领巾象征的含义。学生被视频中的内容充分吸引,学生也会更为自主的对红领巾的含义探索和学习,学生的思想观点有所转变,学生爱国情怀也被充分激发,学生在学校也会认真佩戴红领巾,并以佩戴红领巾为荣耀。

4.把握课堂实质,从细节做起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背景下,教师要将思想政治知识内容充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到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的重要性,教师要充分把握课堂实质,在细节中开展教学,促进学生更为真实的体验和感受思想政治的知识内容对生活的重要性,进而学生的道德素养水平得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得以保障。

例如在学习思想政治知识 中《成长的脚印》一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以生活实际事例为例,让学生思考自己成长的过程,学生都会陷入思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以前学生不开心就会对自己的亲人发脾气,但是现在学生心情不好会与家长沟通,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样的变化过程就是成长的脚印。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索自己成长的细节,这样的教学方法更为灵活,学生也会认真思想生活内容,更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生也能够不断成长与进步。

总而言之,在小学思想政治的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创新并改革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当作主要教学目标落实到课堂中,进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利于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从而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养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学青《小学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研究》,《学苑教育》2018年第8期。

[2] 李晶《小学思想政治教学改革必要性分析》,《好家长》2015年第42期。

[3] 王会平《谈思想政治教学思维品质的培养》,《宁夏教育》2017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少学时专业的《工程制图》课程改革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试析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思路
基于微课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改探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