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细节,创新发展

2020-06-07 03:29李静芬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30期
关键词:创新对策问题探讨新时期

李静芬

摘 要:德育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树立品德意识,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主要途径。但是,在目前小学德育教育机制上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德育教育观念滞后,教学与实践相脱节,学生参与性不高,家庭脱离了德育教育之外,社会资源缺失等问题。因此,必须要对中小学德育教育进行改革创新,以此来提高中小学德育教育质量,以此来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 中小学德育 问题探讨 创新对策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0.058

随着我国教学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为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的实用性人才,有效地提高了我国国民素质。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仍有不文明的现象出现,一些人的价值观、世界观混乱,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安定。德育教育必须要从中小学抓起,因为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阶段,只有保证中小学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才能有效提高我国国民素质。

一、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评价机制不健全,教育观念转变困难重重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眼中只有学生的考试成绩,督促学生考出理想的成绩,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所忽视,导致了很多高分低能的学生。基于此,在中小学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提高对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严格贯彻“教书育人”的教学理念,重视中小学的德育教育,以此来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虽然在中小学布置了专门的德育教育老师,但是,在应试教育的观念中,教师仍然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基于此,很多学校将一些德育教育活动改为了文化课的教学,占用了德育教育的时间,学生所设置的德育教育部门也形同虚设。另外,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将德育教育视为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积极性和参与性也不高。除此之外,在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将政治思想教育放在了德育教育的首要位置,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殊不知,中小学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阶段,如果在这一阶段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参与体验不足

目前而言,中小学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方式以灌输式的教育为主,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控制着教学的节奏和教学进度,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将德育教育内容仅仅局限在狭小的空间之内,以考试的形式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率。严重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发展。为了保证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将一些考点整理出来,让学生进行背诵,这样的德育教育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毫无意义。另外,在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将家庭和社会排除在德育教育工作之外,导致德育教育的不完整。在中小学开展德育教育,要将学校、家庭和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起对中小学开展德育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德育教育有效开展。

二、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创新

1.采取动机激励法

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鉴中国儒家思想,以此开展学生的德育教育,因为儒家思想更重视个人的品德和素质的修养,并且形成了一整套教育体系,能够根据不同的事情阐述不同的道理。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为学生设置符合学生的目标,以此来激励学生学习,教师通过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鼓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参与到德育学习中来,进而树立崇高的道德品质。

2.采取自我管理的办法

从本质上来讲,德育教育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一种学习行为,要侧重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吸收,要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作用,教师在德育教育过程中,需要做好引导者的作用。这就要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积极创新教学方法,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将德育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通过不断地积累和自我约束,进而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有效实施和创新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1.改革评价机制,促进德育观念的转变

在中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学校要充分发挥团队、少先队等德育部门的职能,积极开展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理解能力的德育教育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德育教育中来。例如,少先队可以在小学开展“五讲、四美”活动,以此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另外,团委也可以组织一些以爱国主义为主体的实践活动,联系各学校,积极开展德育教育的比赛,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只有将德育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才能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的洗礼,进而保证德育教育的效果。团委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除了以爱国主义为主体的德育教育之外,还要积极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以传统文化为出发点,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另外,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学校还需要让学生看到中国的发展现状,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虽然人口众多,但是人口的素质以及各方面较一些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呼唤学生好好学习,日后努力建设国家,为国家的富强而努力。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为中小学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人生观和是非观尚未建立起来,加之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深水区,各种现象和问题层出不穷,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学生一定要提前做好这方面的工作。特别是对于一些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工作,更需要学校投入更多的精力,以此来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2.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德育实践

在开展德育教育的构成中,教师可以采用探讨式的方法。所谓的探讨式教学方法,就是在教育过程中找到学生的突破口,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作为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对于教师而言,一定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单一枯燥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教主主体的作用,教师则需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积极与学生展开互动交流,避免出现传统的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模式。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通过互动交流让学生掌握德育教育的核心。例如,教师可以和学生就某些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给予补充,或者就某些问题展开讨论,在交流讨论过程中完善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德育吸收,进而保证学生的德育教育质量。

3.整合各种资源,优化育人环境

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团结家庭的力量,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的形式,为家长普及德育教育的方法和内容,与家长及时取得沟通,让家长明白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初衷和方式,让家长督促学生完成德育教育内容。为了保证德育教育的效果,学校可以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养老院等,让学生走出教育,走向社会,让学生明白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德育教育质量和效率。除此之外,学校还要通过政府执法部门的帮助,对学校周围的游戏场所进行规范治理,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以此来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核心,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教育的方式,遵循教学规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不仅如此,还要结合社会发展,教育方式和内容都要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变革。作为一名德育教师,要以新教改为指导思想,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德育教育质量和效率,以此来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邹维《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探究》,《教师教育论坛》2018年第2期。

[2] 徐嘉婕《加强道德与法治教学提高德育有效性探究》,《成才之路》2017年第16期。

[3] 李娟玲《小学班级德育活动实效性方法探究》,《学周刊》2016年第21期。

猜你喜欢
创新对策问题探讨新时期
Y/d11联接组别变压器高压侧AC相接反问题探讨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对策的思考
电视财经报道的现状及创新对策分析
传统中国画色彩的当代审美问题探讨
探讨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创新对策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