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情境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刍探

2020-06-08 10:44黄冠华
成才之路 2020年13期
关键词:主题情境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黄冠华

摘 要:主题情境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值得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广泛应用。文章从主题情境的活动设计、活动过程、活动结束三个方面,对主题情境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主题情境;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13-0027-02

为了解决当前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各地教育工作者都在不断探索新型教学模式。主题情境教学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所形成的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模式,其主要含义是基于课程标准、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设定由某一主题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主题情境,以开展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思考和应用之中。学生以问题为纽带,在主题情境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这能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本文对主题情境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主题情境活动设计

1.活动设计要体现时代性

初中生的思想已经逐步成熟,具有独立的人格和思考能力,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的主题情境应当具有时代气息,这样才能使道德与法治教学具有实效性。例如,教学“参与民主生活”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情境:学生A发现学校旁边有一家非法经营的网吧,一些同学逃课去玩游戏,便决定拨打市长热线对该网吧进行投诉,最终网吧关门停业,学校恢复了正常上课秩序。情境设定完成之后,教师可以随机抽取几名学生进行简单的表演,然后导入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提出对该事件的个人看法,并且思考是否还有不同的处理方法。这样将书本知识与社会热点内容进行联系,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引导学生对社会问题进行思考。

2.活动设计要具有整体性

一节课中若设计多个情境,容易使学生搞不懂教学主题到底是什么。因此,主题情境设计应当具有整体性,最好是贯穿课堂始终,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某个概念形成系统的理解。比如,教学“与世界的互动”时,教师可以播放“两会”新闻采访过程,让学生感悟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意识。

3.活动设计要立足学生的实际

在进行道德与法治主题情境设计时,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兴趣爱好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可参与性,不可脱离现实过度注重情境设计的形式,也不可脱离学生实际情况空谈。比如,在教学“我的毕业季——多彩的职业”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先介绍自己曾经的理想以及实现的过程,然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理想进行思考,再让每位学生描述一下自己未来理想的职业状态。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4.活动设计要有一定的挑战性

青少年学生的好奇心和竞争意识较强,喜欢参加具有一定难度的活动。如果情境设计过于简单,则会让学生觉得毫无新意,不会产生很大的兴趣,这就失去主题情境设计的意义。因此,教师要用心设计活动细节,保持一定的挑战性。

二、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主题情境活动过程

1.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

充足的课前准备是保证主题情境活动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活动的可行性,通过仔细查阅相关资料,丰富课件资源,对课件中引出的问题进行合理区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判断哪些是学生可以自主解决的、哪些是需要通过合作学习完成的,然后对活动细节进行合理规划和预习,确保各环节可以顺利进行。另外,教师还要提前考虑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并做好相关方面的信息准备,以便做到讲解收放自如。

2.活动形式宜灵活多样

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完善使得主题情境活动的开展可以以多种形式进行,这样可以避免学生长期处于同一种场景产生厌烦心理。比如,教学一些参与度较低的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图片,让学生获取所需的信息;教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一些辩证性的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或辩论,让学生完善自己的思想体系;教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关于合作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小游戏或者舞台剧表演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这些互动活动可以有效地活跃道德与法治课堂氛围,为学生源源不断地创造学习的新鲜感。

3.细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课堂状态

现代教学理念倡导因材施教,教师在组织主题情境活动时,要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课堂状态,鼓励和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想法和问题。与其他课程不同,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的课程,所以更要提倡学生提出个人意见,这样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对每一位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每一位学生提出的想法,教师都要认真对待,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

三、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主题情境活动结束

活动结束不代表教学过程的终结,精彩的结尾往往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下课之前,教师一定要预留三五分钟时间对本节课做一个系统、概括、延展性的小结,简明扼要地帮助学生理清本节课学习脉络,突出重点和难点,归纳并进行拓展,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小结不是简单重复,不仅要让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还要让学生对下节课的学习充满期待。

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反思的实践者。在主题情境活动结束之后,要及时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教学中的成功做法和失败之处。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有遗憾才会推动教师不断钻研,不断反思。其实,对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在遗憾、改进、再遗憾、再改进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的。教学反思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不断反思可以优化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总之,时代是发展的,每届学生的认知能力也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不断总结经验,创新主题情境设立形式,重视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主题情境的活动设计、活动过程、活动结束,动态化丰富教学内容,使其更加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状态,而不是一成不变地使用同样的教学情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兴趣,为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提升奠定可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严卫林.《道德与法治》主题情境教学的“四條主线”[J].教学与管理,2018(16).

[2]庄晓琴.例谈主题情境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06).

[3]乔红刚.道德与法治主题式情境的创设途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32).

猜你喜欢
主题情境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主题情境教学提升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让思辨之光闪耀课堂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