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作文:回归儿童习作的“人格”原点

2020-06-08 10:34薛桂平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人格习作身体

薛桂平

新课标实施以来,“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实践性课程”“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最高体现”这些理念已经深入广大语文教师的心中。习作教学也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是小学生习作中空洞无物、虚情假意的“泛化”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习作训练缺乏系统、缺少针对性,习作指导忽视对儿童“人格”原点的关注等。而具身认知下的作文教学,回归儿童习作的“人格”原点,赋予儿童身体认知的角色,充分发挥身体的功能,达到身心合一的写作状态,可大大激发儿童的习作兴趣,提升习作的能力。

一、具身作文的内涵和价值

具身理论认为,人的認知不仅与大脑有关系,还和其他器官——皮肤、眼睛、耳朵、手、脚等都有关系。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其认知不是独立于身体与情境的纯粹的认知操作与信息加工,而是源于身体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依赖身体的各种感觉与经验。作文学习更多表现为一种经验学习,其认知的发生不仅仅局限于头脑、心智之中,还涉及身体的感受、体验、经历等经验的嵌入,这就是作文学习的“具身”属性。

具身作文的研究价值在于:立足儿童,以儿童为本,尊重儿童天生固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即体现对儿童人格原点的关照。因为全身心的参与,可以改变儿童固化的认知状态,极大地激发习作兴趣,提升习作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学改革视角的转换,使广大语文教师把习作教学的关注点由以前“脖颈”之上的大脑运行转向身体的全面参与,由传统的一种抽象化、概念化、符号化的知识教学,转化为由身体多种感官参与的言语实践。

二、儿童习作教学中的“非具身化”现象

“在没有身体的求知路上,学生的脑袋只能越来越大,身体只能越来越小……这种身体‘缺席的教育使得教与学实则变成了知识传输的机械运动。”在日常儿童习作教学中,“非具身化”现象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无感官参与的写话训练

在一些写景状物的写话练习中,有些老师往往缺少对写前观察、感知的引导。学生没有充分的观察、感知,没有调动身体的感官,如眼看、手摸、口尝、鼻闻等,就直接开写,结果是描写浮于表面,内容不深刻,语言不生动。

(二)无情境设置的方法指导

在日常习作教学中,一些老师课前缺少对习作目标、习作内容的认真钻研,对教学流程不能合理设计,教学中不能有效地设置教学情境,只是泛泛而谈一些写作方法与技巧。此种习作教学,学生的身心不易投入,良好的习作情绪难以调动。

(三)无练笔实践的课堂

新课标实施以来,特别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要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可是常态作文教学中,要么教师什么都不讲,就让学生回家写;要么过度指导,整堂课都在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没有课堂练笔的时间,课后再写,热度已过,写出来的习作往往缺少真情实感。以上两种情况,学生写得再多,写作水平也只能在低处徘徊,无法得到真正提高。

三、回归“人格”原点:儿童习作的 “具身化”教学策略

什么叫“人格原点”?美国人格心理学的创始人、著名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归纳总结了前人对人格概念的探讨,他认为“人格就是人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人对环境适应的独特性”。据此,对于“人格原点”,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天生固有的能适应环境的独特生理、心理特性”。回归“人格原点”,就是尊重、顺应这种独特的生理、心理特性。

只有尊重儿童的人格原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儿童习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才能不断提升儿童的习作能力。

(一)遵循具身学习的生理属性,引发多种感官参与

身体通过各种感官来收集信息,除了耳听眼观,还包括触摸、品尝、嗅闻和移动,这是具身学习的生理属性。习作教学中,我们要遵循这种属性,注重儿童身体与心智的链接,引导儿童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参与写作。

1.统合外在感觉

孩子的学习、生活能力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大脑和身体运动神经系统之间的协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感觉统合。在指导孩子习作时,如果能够想方设法促使孩子将外在的各种感觉联合在一起——动脑、动手、嗅觉、触觉、听觉协调一致,同时良好运作,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

比如,教学三年级作文“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我让孩子们从家里带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水果到学校,课堂上分五个板块进行教学:

第一步:看一看,说水果颜色和外形

第二步:摸一摸,说摸水果外皮感觉

第三步:去果皮,说果肉形状和颜色

第四步:闻一闻,说闻到的果肉气味

第五步:尝一尝,说果肉味道和质感

以上的教学,我设置了“来认识我的水果朋友”这样的情境,一步步引导孩子们眼看、手摸、鼻闻、口尝等,还随机让孩子们现场提问,互动交流。在引导的同时,随机渗透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和总分结构的运用指导。“今天每位同学都带了自己最喜欢的水果来咱们班聚会,那么来聚会的水果朋友有哪些呢?”引导孩子们说出“有红红的苹果,有黄澄澄的大鸭梨,有弯如月亮的香蕉,还有咧开嘴笑的石榴……”这样多种修辞手法相结合的鲜活语句。“现在请你脱掉水果朋友的外衣,你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孩子们说出了“脱掉橘子黄色的外衣,我看到了十个身穿白纱衣,形如月牙儿的橘瓣小美女紧紧依偎在一起……”这样生动形象的句子。

写完作文后,我又指导学生扮演讲解员练习讲解。整个教学活动打破了常规思维的时空限制,引发了儿童多种感官参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 连接内在心理

学生在习作前无论如何都要有运思的过程,运思的过程就是内在心理连接的过程,具体来说,运思是围绕选取的材料,把生活中所闻所感的情境,凭借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加工的过程。

要使学生运思过程顺畅,就要创设特定的情境,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诱导学生进入写作的情境,把选取的材料在头脑中进行组合加工。如教学五年级作文《第一次        》时,我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第一次”:第一次炒菜、第一次包饺子、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学骑自行车、第一次学游泳……确定选材后,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全身“动”起来,回顾当时的所做、所想、所感,动作记不清的,就现场做一做。大脑和身体的全面参与,使学生的思维、想象、联想有机融合,学生动笔写文时,一气呵成。

有的学生写《第一次学游泳》前,做着捏鼻子、憋气、呼气、两手划水、两腿后蹬的动作。开始动笔写时,头脑中的形象思维已经展开,仿佛自己就在游泳池里学习如何划水、如何抬头吸气、呼气,还有一不小心被水呛了的状态……

可见,在引导学生构思的过程中,教师要以丰富的生活积累表象为基础,以创设情境、激发想象为手段,让学生身心“俱动”,充分发挥学生感官和心灵的作用,强化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作文效率。

(二)遵循具身学习的情绪性,营造良好情绪氛围

具身学习的情绪性,这个概念不仅联结起身体和心智,还凸显身体体验的情感维度。习作教学遵循具身学习的情绪性,就是通过营造良好的情绪氛围,引发学生利用身体体验,把情感和写作学习结合在一起,达到身心俱适的效果,进而提升写作的质量。

1.调动积极情绪

良好的情绪氛围,是一种滋养的氛围,可以消除学生的心理紧张感,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与教育者之间的联结。

首先是要善用风趣的语言。幽默风趣的语言,可以一下子拉近生与师的心理距离,使学生消除写作的紧张感,易于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我中途接手教六年级的一个班,一次在进行《我的烦恼》作文教学时,上课铃一响,我哼着小调走进课堂:“最近有点烦,有点烦,要问我烦的是什么,你猜——”我的唱调加之略显夸张的表情一下子吸引了学生,他们纷纷猜测我的烦恼:老人生病了?与别人闹意见了?工作太烦琐了……我一一予以否定,最后张同学说:“老师,您烦的是怎样使咱们班一些不愿写作文的同学喜欢写作文。”我立即回应:“知我者,张同学也!”话音刚落,学生们发出了一阵欢笑。然后,我列举了一些学生应付作文的现象,问大家怎么办,学生们纷纷为我支招儿。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支招儿的学生中,就有写作文应付的,支招儿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接着我话锋一转:“老师有老师的烦恼,你们有烦恼吗?最近最让你们烦恼的是什么?”学生纷纷交流,一堂作文指导课不着痕迹地展开了。老师哼着小调进课堂,和接下来的现象,都是在不动声色地进行范文引路。最后,学生写的作文丰满生动,富有真情实感,连平时不肯写作文的一名学生也写了400余字。

其次是要善于表扬。恰当的表扬会使学生产生愉悦感,调动起写作的积极性,进而更加努力地去完成写作任务。但是表扬不能泛泛而谈,要有针对性。要注意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亮点,对写作有困难的学生更要努力从他们的作品中找出尽可能多的亮点,帮助他们肯定自我,如这篇作文你写得很用心,作文题目起得很新颖,总分结构让文章层次很清晰,这个修辞手法用得棒,这里点面结合得巧妙,这里的动作、神态描写很鲜活,这里的心理描写很准确,你注意到了首尾照应,漂亮的书写为你的文章增色了……这些点评表扬的话语里都蕴含着写作方法的指导和良好习作习惯的培养,潜移默化地启迪、影响着学生。

习作教学,要百般呵护童趣、童真,才能使儿童的习作灵性得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体现对儿童“人格”原点的尊重。

2.排除消极情绪

一部分学生由于自身努力程度不够,或因为写出的作文很少得到肯定,长期处于被冷落的状态,因而产生了一系列的消极情绪。他们怕写作文,有的仅仅为了完成任务而被动应付,胡乱涂写;有的不肯开动脑筋,要么求助家长,要么从“作文选”上抄一篇了事;甚至有的一遇写作文,干脆就逃避不写。这些消极情绪直接影响了他们作文能力的提高。针对这些学生,笔者采取了以下措施:

(1)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一部分学生对习作产生畏难情绪的原因之一就是对习作目的认识不够。他们习作不是为了与人交流,而是为了避免被老师否定写自己不熟悉或不曾经历过的经验和感受,结果遭遇的困难会更多,产生的畏难情绪更大。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明确习作的目的是“以我手写我心”,引导他们说真话,抒真情。一次,进行《当老师不在场时》的作文教学,我引导学生:“老师不在场时,你和小伙伴们之间一定发生了许多秘密的事情,可能是很好笑的,也可能是一件错事,当然也可能是一件好事。无论是什么事,只要是老师不在场时发生的,都可以写下来。地点可以是餐厅、小卖部、教室等;时间可以是清晨、课上、课间、放学后等。一定要写真事,表真情。”在指导的过程中,通过范文引路,随机渗透点面结合、抓细节描写等写法。学生一气呵成,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满足学生体验的心理需求。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的产生,还跟老师设计的写作内容不能满足他們的心理需求有很大关系。小学生好奇心强,什么事都想亲身体验一下,可以多将体验教学法运用到作文教学中。在第3期全国小学作文名师工作室联盟团队成果展示观摩活动中,管冬群老师展示了作文公开课《我当小彩民》。课前,他悄悄地在每张课桌肚里塞进了一张彩票。上课一开始,告诉学生今天为每人准备了一份礼物,然后让每个同学从桌肚里拿出彩票,随机引导学生说说拿到彩票后的心情。接着让学生准备刮彩票,自己开始说口令,他发口令时故意放慢速度倒数五个数:“五——四——三——二……”没等“一”字出口,班主任突然来找他说有特殊事情,要他暂时离开一会儿。他临走之前说:“不好意思,我有特殊事情要出去一下。没有我的口令,谁也不许刮彩票哟!否则,彩票作废!”此时,明显能看出学生急迫的心情。不一会儿,他回到了课堂,问学生“老师走后,你是什么心情”,于是乎,这个“突如其来”就成了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的绝佳话题点。后面引导刮彩票、说中奖感受、没中奖感受,中奖后准备拿奖金做什么等等,包袱一个接着一个。到动笔时,孩子们一个个全身心投入,没有一个抓耳挠腮的。从交流的情况看,学生们把等礼物的期待、拿到彩票后的兴奋、刮彩票时的紧张,以及老师临时离开后自己的着急等内心体验写得活灵活现,不光写了自己,还写了别人的神态动作等。

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在自然而然地交流自己的内心感受,完全感觉不到是在完成写作任务。教学中,我们要把“你能行”的教育观念贯穿始终。学生有了“我能行”的心理暗示,就会逐步消除写作的消极情绪,慢慢喜欢上写作。

(三)遵循具身学习的情境性,激发儿童“境”中写

具身学习的情境性是指身体不仅是一个生物器官,还是一个有生命的、主动的实体或者文化概念,并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环境不断进行互动。具身学习基于身心不可分离的特点,将知识嵌入情境中,让儿童的学习有场景、有事件、有角色甚至有情节,自然而然地将儿童的认知与经验连接起来。

1.营造适宜的物理环境

首先是要注意创设实体情境。学校的物理环境是一种无声而有力的信息,教室里的照明、声音、气味、移动、秩序和美观,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参与感。教室环境的布置,要考虑到是否有利于学生身体参与学习,可以根据习作内容的需要布置教室环境,比如说座位要根据需要灵活安排,留出活动空间,尽量解放孩子的四肢,不让他们束手束脚。可以根据需要在课堂上出示实物、道具、标本、装饰物等来创设写作的实体情境。学生在整洁而充满美感的环境中写作,可达到最佳的写作状态。

其次是要注意带入生活情境。为了需要,可以通过各种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创设,拉近写作和现实生活的距离。还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真实生活,去市场、去工厂、去车站、去闹市等地观察社会生活,去大自然观察山川田野、风云雨雪、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努力把学生的多元经验跟写作的时空距离差拉到最小。

2.构建轻松的心理环境

和谐轻松的心理环境可以消除学生写作的紧张感,减轻写作的压力。

如何构建这样的心理环境呢?一是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写作任务的前提。在进行写作训练时,教师要想方设法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产生安全感,在不知不觉当中放松心情,全身心投入写作。自然亲切的教态、和美清晰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消除紧张感,激起他们良好的写作情绪,让他们身心俱适,积极投入到写作中去。

二是要加強课堂中的活动设计。要创设多元、互动、情境化的场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积极的环境下进行写作,在亲历中建构,加深理解、体验和表现。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活动,如各种游戏活动、淘宝书市活动、实验活动等。儿童是天生的游戏者,通过有组织或随机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扮演角色,进入游戏情境,可以增进写作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

例如:三年级习作教学《我来当雕塑》,课始,老师出示一组儿童喜闻乐见的雕塑图片,先让学生用上“有……有……有……还有……”的句式概括说出看到的雕塑;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座雕塑进行描述,描述其外貌、神态、动作等;接着进入游戏环节——“我来当雕塑”,随着老师的口令,每个学生立刻扮演喜欢的雕塑,并定格一分钟;之后引导学生写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整个教学过程,逐层推进,学生兴趣盎然,精彩语言不断,达到了预期的写作训练效果。

儿童时期是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无所羁绊。习作教学要坚持“以儿童为本”的教学理念,努力创设愉悦儿童身心、启迪儿童智慧的情境,为他们插上飞翔的翅膀,让他们在境中学、境中行、境中思,享受到习作的快乐,不断实现言语智能的生长。

总之,具身作文基于身体,根植于环境,认知、身体和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我们要回归儿童习作的“人格”原点,努力为儿童创造身心俱佳的写作环境,设计适宜的写作活动,引导他们全身心、多感官地参与写作实践,发挥身体学习的功能,使其心智与身体充分联结。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儿童习作能力的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人格习作身体
以鸟喻人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
习作展示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