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区域教研共同体开展校本教研,提升教师教研能力的研究

2020-06-08 09:36陈昊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1期
关键词:公开课共同体教研

陈昊

摘 要:依托区域教研共同体让区域内的名导师、名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本校履行着示范带教的职责。区域教研使这些优秀的教师走出学校,他们的思想,经验,做法在区域教研中发挥了更充分的作用,能够得到他们的专业指导,同伴互助,心理支撑,是让教师快速进步的一种方法。

关键词:教研共同体;教师教研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有扎实知识,这是对教师的起码要求,体现了知识育人的导向。有扎实知识,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教师不仅要教好学生,还要勤勉学习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生学习的途径越来越多,教师面临的教学难度越来越大,因此时代要求教师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更要加强多向交流,通过合作分享,拓展视野、引发思考,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呢?依托区域教研共同体让区域内的名导师、名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本校履行着示范带教的职责。区域教研使这些优秀的教师走出学校,他们的思想,经验,做法在区域教研中发挥了更充分的作用,能够得到他们的专业指导,同伴互助,心理支撑,是让教师快速进步的一种方法。让学校成为区域教研共同体里的其中一所学校。

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课堂。教师的发展应该以课堂为基地,通过课堂的研究,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公开课是一种面向特定人群作正式的公开的课程讲授形式。面向学生的公开课除了学生参加听课外,一般还有其他老师和专家参加,是老师展示教学水平,交流教学经验的好时机。因此,开展公开课有重要的意义,区域组的公开课主要分为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和青年教师的展示课。

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课堂,课堂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教师的发展应该以课堂为基地,通过课堂的研究,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毋庸置疑,一堂好课应该让学生获得身心愉悦,应该是充满活力、充满数学智慧的。授课教师能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与特点,能够充分发挥教师良好的教学习惯与独特的教学风格。一堂好课可以让听课的老师受益匪浅,回味无穷。

由于学校青年教师占了大多数,每一次公开课,按选材一磨课一讲授一评课一再教设计这样的程序进行。选就是选授课内容和授课人,选定授课教师和教学内容之后,由授课教师进行初步教学设计,然后区域组共同研磨,在这个过程中组内老师们会提出很多问题,会有很多碰撞,然后是深入学习和思考,最后授课教师根据这些意见和建议再设计教学方案。上公开课时,所有老师都去听课、评课,有时还要请教研员、专家指导,这样的一节课之后每位老师的收获是可想而知的。通过问题讨论,教学实践,使大家在教学上得到提升,通过听课环节,使教师直接感受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艺术,不同的教学效果,带给听课教师更多的启发、思考和感悟;通过说课与反思环节,使教师重新审视教材,重新思考、研究更好的教学方法;通过评课与对话环节,使教师透过课例,在研讨中取得共识,达到资源共享,促进专业共同发展。

区域教研公开课的开展,带动了教师们不断地学习与进步。上好公开课,研究课不仅仅是个人收益,而是一個团队的收获,大家共同分享研究成果,而这种享受不只是最后课堂的展现,更多的来自打磨反思的过程。除了公开课,我们的学校在每学期开学初都要在各校内举行“同课异构”,“师徒课”,活动,组内教师共同商定研究主题,采取同课异构的思路设计教学方案,不同教师在不同班级上课,其他教师听课,课后教师集体分析、研讨、反思、总结。

除了以上两种教研方式,学校教研组依托名师工作室,定期组织学校数学教师进行名师课例观摩学习,由工作室主持人及成员确定研究主题,选择名师的课堂教学实录或视频,分析名师课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反思并总结心得体会,根据心得体会制定教学改进措施并付诸实践,上课后进行反思总结。通过以上三种讲课方式,不仅促进了教师个体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也可以促进教师个体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也可以促进教育理论研究者、教研员和一线教师构成研究共同体。

区域教研发挥各个学校教研的优势力量,开展学校之间的共同体活动,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优势互补。区域共同体整合了学校的师资力量,发挥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和示范带动作用,根据数学学科共性问题,开展专题研究,提高数学核心的研究能力。区域共同体举办了不同类型的公开课、研究课活动,汇聚教学智慧,分享实践经验,拓展了青年教师成长途径,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区域教研加强了校际间的教研合作与交流,及时整合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实现校际间教学活动优势互补,实现了由“域本教研”带动“校本教研”的效果,使教育资源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引导老师在共同研讨中,集思广益,分享经验,提升自我,共同发展。开展区域教研活动对深化校本教研,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区域教育质量大有裨益。

区域教研内校本教研的开展,带动了教师们不断学习与上进步。教研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个人收益,而是一个团队的收获,大家共同分享研究成果。考研组内教研或者集体讨论,能够让每一们参与者更快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教研能力,每位老师都受益匪浅。

猜你喜欢
公开课共同体教研
爱的共同体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裸课,语文公开课的一次自发性嬗变
第一次公开课
公开课
公开课,希望不再是作秀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