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及防治措施

2020-06-08 21:39周艳滨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1期
关键词:防治策略路基路面

周艳滨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各地公路建设工程愈发得多。而路面路基的建设不只是项目道路建设的重中之重,还是项目建设中极易发生路面病害的部位。本文章首先浅要的探讨了公路路面病害的类型及其产生因素,同时针对具体病害与实际地质环境提供了一些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路基路面;公路病害;防治策略

引言:

公路工程的建设与保养是一项时期久长、任务艰巨的工作,在公路建设收工以前,如果公路路面出现了公路病害则会对路面的平整性、穩固性及安全性等质量问题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倘若路面还出现了喀斯特地区或边坡的防护变形等状况,就大大的提升了出现路面病害的可能性。因此掌握各种公路项目路基路面病害,针对各类病害的特征来研究有效的解决措施,才可充分的保障公路建设的整体质量。

一、探讨在公路工程路基路面中主要出现的病害类型及其产生因素

1.边坡滑塌

其是我国公路路基中最普遍出现的一种病害。根据它的规模与土质的类型可以划分为垮塌和滑坡两种类型。其中,垮塌主要是因为松散的边坡下滑后导致的,发生这种状况的主要因素是施工不合理或水损坏等。而滑坡实际上就是由于重力的影响造成土体的某个滑面发生下滑的状况。因此,边坡发生滑塌的状况普遍是发生在土质松散或雨水较为充足的地区,在雨水的不断冲刷下,严重破坏了路基路面。

2.路基变形

在深填或高填的工程中,普遍均会发生一定的下沉状况。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公路的压实掌控不精确、规划不合理。路基的密实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过度的含水量、过厚的分层等,均会引发一定的变形状况。路基变形也有可能是由于没有达到含水量的最佳标准或较高的压缩系数等,这些状况均会导致路基的变形下陷。在公路的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是一项较为艰巨的施工任务,因为这项任务诱发的沉陷较为普遍。主要是由于软土地基含水量较为丰富、路基底部极易产生中空状况,路面的承载力通常较低,从而造成路面极易发生坍塌状况。

3.路面的平整性较差

沥青的含量过多就会导致地面出现凸起的状况,倘若沥青的含量过少也会对施工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出现以上病害的状况主要是因为:工序衔接不紧密、自然影响、设计不科学、轻视公路养护、地质结构因素等。

二、预防和治理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的有效措施

1.预防边坡滑塌的策略

根据公路路基路面的边坡滑塌状况,在治理的阶段内必须做出最佳的防治规划。工程采用的方案必须含有生态防护与工程防护等工作。其中所选用的生态防护策略必须切合国家生态化工程建设的标准,并且植被的防护需要增设护坡有效面积,同时必须将植物的根深埋于土层以下,利用根系将疏松的土质紧紧固定在一起,增强粘度。在栽种植被的边坡上,也会有效制约地表径流状况。除此之外,在生态防护视角下,其也会大大缓解公路项目所带来的噪音污染、尘埃污染等。从工程防护措施的角度来看,其可以有效增强地面的防侵蚀性与稳固性。尽管混泥土钢筋等材料的牢固性较强,然而在风化的影响下也会产生绣化断裂等状况,在外力极大的现象下甚至会产生坍塌。而抗滑桩则是另外一种公路防护措施,其对于边坡抗滑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挡作用。

2.预防路基变形的策略

对于公路路基变形的状况,在整治过程中需要遵循下述流程:寻找可能出现变形状况的具体路段,再开展施工现场的布置阶段,随后再让施工装备进入施工区域,测量有关的施工组建,对实际施工的路基区域开展清刨开挖,同时要及时清理施工后的残渣,随之开始回填所施工的路基,同时要摊铺路面,最后再进行路面整理后的碾压工作,提升路基的压实度。

3.预防沉陷的策略

整治好每条公路的衔接区域是防治出现沉陷的最有效措施,例如想要保障新旧公路之间的平稳性,就必须在施工期间邀请专业的技术人员通过仪器或目测等方法对坡面进行整改,掌握好分层铺筑的最佳厚度,搞好与质量检测相关的工作。在结束前期的准备工作之后,再开展摊铺路面的环节。要精准测量工程的相关数据,确保好每个路段的施工水平。公路能否投入应用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指标测量工作,确定这段公路完全切合国家的条文条例,再投入到运输应用中。对于部分公路路面所产生的坑槽状况,必须邀请专业的公路维修人员来精确的测量现场坑槽的宽度及深度,设计出与路面中心线平行的修护轮廓线,以此确定出所需要开槽的具体方位,清理干净槽壁之后,应在其上面涂一层沥青,同时要用沥青混合材料填筑公路中的槽壁。在施工期间需要重点关注的状况是,所填补的高度必须高于原本的路面,确保在压实工作后能够与原地面平齐。

三、强化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的排水装置

水是严重威胁诸多公路路基强度及稳定度的重点问题之一。大部分公路产生病害的原因均是由于水而诱发的公路问题。因此,在公路路基的施工阶段内,管理者必须制定出一些有效的的排水措施。在我国的地面排水措施里,通常依赖于规划水沟、边沟及跌水等工作来实现。对于高速路面的排水措施则还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调整,这是因为与普通公路相比,高速公路的质量要求较高,需要特殊整治。路面排水就是在降雨后必须及时排水,以此有效降低雨水对路基边坡的冲击力度,从而保障边坡的稳定性。而排出雨水的方式通常划分为集中排水与分散排水。集中排水就是在路肩的周围安放拦水带,其主要是由沥青混泥土构成。同时还能够规划预制块,其往往是由水泥混凝土而构成。以此围成三角形的集水槽,指引雨水流出。在治理较高的路段时,也可以通过安置雨水井的方式引出水流。分散排水的方式通常应用在平稳的路面上,位于地下水位较高的绿洲地区,需要硬化路面,通过安设路肩来进行排水。

对于路基所出现的变形状况,首先需要利用开挖与回填的方式。倘若公路的密实度达不到标准,就需要选用大型的压路机开展压实工作。对于密实度不够的部位,还能够利用优良的压实材料进行补填,分层铺摊。其次,还应顾及公路的承载状况,要定期定时地检测与维修公路的承载水平,防止公路内部发生损坏。最后,要尤为重视公路建设期间内的疲劳损坏,同时还应进行深入研究,从根源上提升我国的公路整体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社会经济迅速提升的视角下,我们相关部门更需提升对公路质量的重视程度,从而充分保障社会公众的安全出行,促使国民生活愈发安稳。

参考文献

[1] 张文川,朱莉亚.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及防治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6):61-62.

[2] 张凯.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20(04):289.

猜你喜欢
防治策略路基路面
高速公路桥梁病害的防治策略探讨
论述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工民建筑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策略探讨
试论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措施分析
关于冷却塔的落水噪声及其防治策略探讨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解析
道路桥梁工程中关于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研究
探析生物入侵对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及防治策略
路基路面工程试验检测方法略谈
52例眼外伤致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