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宅家未开学 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2020-06-09 04:55罗燕倩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编辑小丁
科学生活 2020年5期
关键词:儿科医院宅家车祸

文/罗燕倩(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编辑/小丁

新冠疫情以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重症医学科PICU中收治的意外伤害患儿同往年同期持平,但高空坠落伤却较以往稍有增多。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陈伟明表示,本以为疫情期间,孩子大人宅在家,意外伤害会减少,然而现实却远非如此,宅家期间,儿科医院收治的高空坠落伤较以往稍有增多。复工后,车祸伤又开始出现。近两个月来,医院共接诊了8例高坠、2例车祸患儿。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院长、儿童伤害预防中心主任翟晓文教授呼吁家长们在防疫同时也别忘了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多多留心孩子们的安全问题,希望每个家庭都能安全地度过疫情期。

■高坠伤、车祸意外连续不断

近日,5岁的男孩小雨从自家六楼窗户坠落,当时奶奶正在家中做饭。小雨俯卧在地,但意识清楚,有哭闹,还能和人交流,左耳道出血,左手肿胀明显,邻居帮忙拨打120送至儿科医院。经过急诊评估,小雨全身多处骨折,平扫左侧硬膜下出血,左侧枕骨颞骨岩布局颅底骨折乳突积液。进行保守输血等治疗,血压不能维持稳定,马上进行急诊手术剖腹探查并切除脾脏。陈伟明医生惋惜地表示,虽然小雨最终得到了救治,但身体却落下了无法修复的伤害。

无独有偶。3月23日,儿科医院急诊抢救室接到了一位5岁的车祸外伤患儿,送来时患儿神志不清,重症颅脑损伤,下肢碾压伤。医院立刻为患儿开通了绿色通道进行手术,终于,在通力合作下,孩子转危为安。

上述案例都不是特例,从上海进入一级防备至今,儿科PICU接诊了多例意外伤害患儿。陈伟明医生分析,疫情期间多发高坠的原因大致与孩子宅家时间太久有关,由于太久没有外出,活泼好动的孩子们只有从窗户、阳台观望,有些地方安全设施不健全,于是在这过程中,悲剧发生了。

“交通事故伤之所以在复工期间出现,也与孩子终于可以出来活动有关,而家长在这一过程中却容易放松警惕性,导致伤害悄悄来临。”陈伟明医生表示,幸运的是,10例孩子经过儿科医院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普外科、骨科、放射科等多学科综合治疗后,全部生存下来,但不幸的是,这些伤害给部分小朋友留下了终身残疾,更留下了心理创伤。

■防意外伤害宝典

为了减少或者避免孩子的身心痛苦,为了让每个家庭都能顺利安全的度过疫情和复工复产,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郑继翠医生特地为孩子和家长准备了抗伤害宝典。

☆心理建设不容忽视

宅家有网课,手机、电脑、ipad不容缺少,而游戏是对孩子最大的诱惑。家长看见孩子玩游戏,然后发火、打骂孩子,孩子愈发逆反,效果是适得其反,所以给孩子做心理建设,真的很重要。

☆宅家有宅家的安全之道

安全之道即为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而不是一味地阻止。

防跌落:

●窗台和阳台的窗止、栅栏安装好。

●窗台、阳台下方不放桌椅板凳。

●不让孩子单独在家。

●时刻告知孩子拿高处的物品要寻求大人的帮忙。

防异物

●进食避免哭闹、嬉笑,不惊吓或打骂孩子。

●小的玩具或小的玩具部件要远离孩子。

●孩子玩玩具,家长在身旁密切关注。

●瓜子、花生等坚果,婴幼儿要慎重食用。

●化学物品、药品放放好,不要放在孩子触手可及之处。

防烧烫伤

●热水、热饮、热饭远离孩子。

●小电器收藏好。

●天暖了,取暖器可以收起来了。

●教会孩子如何识别热水。

发生伤害后,要避免紧张惊慌,选择正确的现场急救方法,尽快带孩子就诊。

儿童伤害预防中心是全国首个在医院成立的儿童伤害预防中心。翟晓文教授坦言,预防伤害,关怀儿童,儿科医院一直在路上。没有“偶然的”事故,只有“可预防”的伤害,儿科医院倡导从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出发,积极开展伤害预防行动,共同构筑稳定、牢固的儿童安全保护网,从而达到减少儿童伤害发生的目的。

猜你喜欢
儿科医院宅家车祸
宅家锻炼法
第十三章 惊险的车祸——氢能
为了宅家不停课
“宅家”
宅家上网课二三事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由一起车祸引发的案例思考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一)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8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二)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8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