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肺炎患者的气道管理】

2020-06-09 04:55胡韵魏菁周剑平上海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编辑清风
科学生活 2020年5期
关键词:危重症负压呼吸机

文/胡韵魏菁周剑平(上海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编辑/清风

危重症肺炎患者病情复杂,变化迅速,大部分患者都属于轻症患者,少部分患者因为各种原因会转为重症或危重症患者,而后者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

所谓危重症肺炎患者,大多处于昏迷状态、意识不清、自主呼吸存在困难,往往需要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并连接呼吸机辅助通气,病情更为严重的患者则在原有呼吸机基础上需要应用ECMO技术(体外人工肺)。人工气道的建立使我们的下呼吸道(声门以下的位置)和外界的呼吸机进行了关联,作为抢救措施之一,可以帮助危重症患者纠正呼吸衰竭状态,保持人体所需要的氧合水平。但日复一日的人工气道管理工作必须及时、有效且到位。

1.人工气道管理

行气管插管的患者需妥善固定气管导管,每班交接时均要记录插管深度。对于行气管切开患者,应保持敷料清洁、干燥,每日三次行气切护理,由两位专科护士同时进行操作,一人负责固定,防止导管滑脱。

2.人工气道湿化

建立人工气道后,患者呼吸道的加湿、加温作用丧失,无法及时清理和排出气道内分泌物。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气道护理。可将少许灭菌注射用水注入气道内,根据痰液的黏稠度及时评价湿化效果。

3.经人工气道吸痰

(1)尽量采用密闭式吸痰管,避免分泌物暴露于室内。

(2)吸痰前,首先要做好自我防护,带防护面屏,必要时穿戴正压通气防护服。

(3)手消毒后,按呼吸机100%纯氧给氧2分钟,并再次检查吸痰管密闭性。

(4)吸痰时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气道,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连续吸痰不超过3次。

(5)停止吸痰后,应将负压按钮成关闭状态,并再次给纯氧2分钟。

(6)每周更换2次密闭式吸痰管,如管道内有痰液堵塞或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4.防止误吸

要规范进行肠内营养支持,降低患者误吸及返流的风险。在肠内营养过程中,注意密切观察,如患者出现呕吐和腹胀等症状时,注意减慢肠内营养输注速度或者减少输注总量。

5.并发症护理

在特殊时期,危重症患者自身抵抗力低下,自我防御的屏障功能破坏,极易出现继发感染,因此,对危重症患者实施护理工作必须严格控制院内感染风险。每日3次用消毒湿巾擦拭所有仪器,定时消毒病房,注意各项无菌操作原则。每周更换两次呼吸机管道,每日更换呼吸机湿化水。每日3次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卫生。

6.相关仪器的实时监测

实时监测呼吸机或ECMO等相关的性能,如有报警声响要及时寻找原因,及时告知医疗团队,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换,如发现异常,应根据防范预案进行处理。

7.心理护理

危重症肺炎患者容易产生孤独、恐惧和抑郁等情绪,而且患者需要在单独密闭的负压病房中接受救治,会加重紧张和恐惧的心理。不良应激反应会影响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必须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通过语言安慰、眼神交流来给患者加油鼓劲,提高其治疗配合度。

8.自身防护

在为危重症肺炎患者进行护理工作中,自身防护工作务必要做好。在实施人工气道管理过程中,存在近距离气溶胶喷溅风险,因此,应该严格按照要求穿戴防护服、面屏、护目镜。同时要合理安排体力,在负压病房工作持续4个小时,建议适当休息和补充水分、食物,只有保证自身安全,才能更好地为病患服务。

在这场战“疫”中,无论是医生、护士还有其他医务工作人员,我们都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守护病患的生命,守护生命的尊严,守护白衣天使的职责。

猜你喜欢
危重症负压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观察
早早孕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探讨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