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回 扎堆调研为哪般 抓阄之风不可长

2020-06-10 10:08
党员干部之友 2020年6期
关键词:扎堆典型调研

“加强调研统筹,避免同一时间到同一地方扎堆调研”,近日,中办印发的《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对调研不能给基层增加负担提出了明确要求。

扎堆调研,一般在出典型经验的地方问题比较突出。这些地方往往因为好的经验做法,工作突出,得到上级肯定、群众认可而出了名。在不同发展阶段,各地发现许多好的基层典型,以供参观、交流、学习,发挥了很好的引领带动、激发干劲的作用。但是,有一些典型长期疲于接待、汇报、应酬,不堪重负,尤其是“扎堆式”调研,更是招架不住。

据了解,有的地方一年中有一半多时间都在接待调研组,个别地方甚至一天之内要接待10多批调研人员。尤其是一些出典型的基层单位,本来就人手不足,要接待各级各类调研组,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精力,对正常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有的基层干部颇为无奈地说,“要想踏踏实实干活,就得不吭不响,实在是陪不起、耗不起”。(《人民日报》5月19日)

扎堆调研,也被戏谑为“挤疙瘩”调研。一个地方因为好的经验做法,工作突出,得到上级肯定、群众认可而出了名。于是各地、各部门蜂拥而至,“走马灯”式的你来我往,座谈调研“轮番轰炸”。上级来了,层层下级便匆匆赶来;主要领导来了,其他领导便相继而至,好一番热闹场景,这样的凑热闹调研,形式大于内容,值得反思。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也是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纽带,是我们党做好领导工作的传家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研究,就不能接近发展规律。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深入基层项目一线的过程、接触群众实践的过程、观察发现问题的过程、思考比较总结的过程。中央八项规定的第一条,就是要改进调查研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了解民情、掌握实情,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调查研究做到位了,才能更好地为科学决策服务,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从而有利于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近年来,各级党员干部积极转变作风,走出办公室,深入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开展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然而,重调研次数、轻调研质量,重先进典型、轻边远贫困,调研扎堆却不解决实际问题,盆景式调研、走马观花式调研等现象开始层出不穷,亟须引起重视。例如,前文提到的扎堆调研,可以想象,大家一窝蜂地来,对单位的工作肯定是有很大影响的。基层单位本来就人手不足,但因为要接待各级各类调研组,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精力,自然会对正常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一些工作因为精力不够,抓得不实,曾经的典型就可能慢慢褪色。

调研是基本功,须蹲下去看蚂蚁,身至更心至;调研是辛苦活,须在荆棘处辟路,出彩更出新。多些人迹罕至,少些轻车熟路;多些脚踏实地,少些浮光掠影;多些出力流汗,少些坐享其成。这样的调研,不仅受人信赖、尊重,更会长见识、收实效。

此正是:

熟悉之处没有风景,

调查研究须下苦功。

前不久,上级有关部门分给某村两辆残疾人代步车,村干部召集村上四名对象拈阄,令人尴尬的是,两名肢体残疾程度较轻的中了阄,而另两名肢体残疾程度较重的却空手而归。

最近,某社区在危房改造拆迁时碰上一个“钉子户”,工作无法推进。该派谁去做思想工作呢?社区干部也拈了一阄。谁知中阄者是一介“莽夫”,拙于沟通,结果不仅没有拆除危房,反而激化了矛盾。

黎 青/图

笔者在基层调研发现,一些村组(社区)干部视拈阄为工作“法宝”,几乎无所不能,困难帮扶拈阄到户,安排工作拈阄到岗,抽派劳力拈阄到人。拈阄之风的危害有目共睹。既然如此,那么为何一些基层还这么做呢?究其“理由”大致有二:一曰“简单实用”,既不用动脑筋权衡甲乙丙丁,更无需费口舌说服谁是谁非;二曰“好坏在命,无所怨怪”,结果如何都推到运气上,将偶然性作为说辞。(来源:人民网)

“拈阄”也称“抓阄”。通常情况下是用几张小纸片暗写上字或记号,作成纸团,由有关的人各取其一,以决定权利或义务该属于谁。作为一种大众化的娱乐方式,“抓阄”常用于一些无关紧要或者不存在过多争议的场合,其结果大多也只是让参与者或围观者付之一笑。

然而,在扶贫工作中,类似的抓阄事件也时有发生。极少数扶贫干部责任不上肩、工作不上手、纪律不上心,扶贫不愿下到基层,不愿深入田间,和老百姓家常聊不来、政策讲不清、条件分不明,遇到需要抉择是否符合扶贫条件的时候,既无法说服扶贫对象,自己也无法明确区分,于是就采用“抓阄”来“和稀泥”,当两头都不得罪的“老好人”。“抓阄”分配在貌似公平的“赌一把”背后,暴露出少数基层组织在决策、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差距和“短板”,更折射出个别基层党员干部工作方法简单、担当作为缺失的不足和问题。其结果,把严肃问题简单化,不仅会人为造成目标跑偏、政策措施落空,也会导致践踏社会公平、损害群众利益,影响党的形象和政府公信力。

为官避事平生耻,重任千钧惟担当。抓阄看似“简单实用”,实际上却往往事与愿违,后患无穷,无形中还制造了新的矛盾。靠抓阄开展工作,凭运气来简单解决问题,就是懒政怠政思维在作祟,是典型的不作为、乱作为。

此正是:

群众利益无小事,

工作抓阄太儿戏。

猜你喜欢
扎堆典型调研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扎堆乘凉
“三注重”扎实做好调研工作
《圆》典型易错题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40年,我们宣传推介的典型经验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几类典型题的解题技巧
数十国扎堆宣示海洋主权
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