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成长规律探究

2020-06-10 03:30吴雪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摘 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在改革开放、产业转型升级和城镇化基础上,在传统社会阶层中分化出来的新阶层。新的社会层人士的成长和发展一直以来都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发挥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義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同样指出,要创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管理工作,加强思想政治引导和制度政策扶持。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统战工作,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带动引领作用,是团结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与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在新时代,充分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在扩大社会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创新体制机制和促进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推动力量。

[关键词]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成长规律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20)04-042-05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近年来不断完善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管理工作,加大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关注力度,出台了《关于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土统战工作的意见》[1  ],为进一步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社会作用、推动构建大统战格局提供了政策指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同样指出,要创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管理工作,加强思想政治引导和制度政策扶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随着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规模和实力的发展壮大,他们的社会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加。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自身的成长特点来看,他们掌握着社会生活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对带动社会就业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通过发挥产业优势,吸纳社会弱势群体、农民工和大中专人员就业,并且建立合理的分配收入结构,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并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支持落后地区校园建设,为就学困难人员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等。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他们将企业做好做强不仅是个人事业的成果,也为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使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重发展。

一、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概念界定及发展特点

(一)概念界定

1.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新的社会阶层”是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所出现的其他阶层的概括,是相对于原有的工人、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之外的其他社会阶层,将其称为新的社会阶层,主要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政策支持下的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200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中央首次正式提出“新的社会阶层”的概念,并在2016年设立专门的正局级部门负责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专项工作。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也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凸显其社会作用。

根据2017年中办印发的《关于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意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包括四类:一是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二是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三是自由职业人员;四是新媒体从业人员。

2.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的精英,是阶层体系中比较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少数代表性人物,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价标准:首先是有较高政治素质,拥护党的领导;其次是有较大社会贡献,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承担社会义务,体现正能量;第三是有较强参政议政能力,能够真实反映社情民意,为政府提供合理化政策建议;第四是在所联系的组织和阶层中有较大影响。具有知识层次高,掌握核心技术或专利,在行业中是领军人物,在社会组织中是领导骨干成员。

(二)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发展特点

1.专业素质水平高。新的社会阶层是在改革开放的推进下逐渐产生的,不同于传统体制特征,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大部分属于知识分子,具有较高的学历和专业素养,思想眼界开放,社会阅历丰富,自主意识强烈,技术含量和知识含量高,能够灵活有效应地对各种社会风险,职业声望比较高。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分布于各关键行业,且往往处于职业结构的顶端,具有管理职权,运用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直接参与或服务于生产过程,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他们打破了原有相对固化、稳定的职业结构,岗位流动性强,是新兴业态的代表群体。

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专业素质水平高,他们拥有生产资料、知识、技术、资本和管理才能,掌握着相关产业的发展特点,具有利用知识创造社会财富的独特优势,培养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培育出许多新兴行业,为体制外的社会群体构建了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满足人民多样化、高水平的生活需求,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2.政治参与诉求强。新的社会阶层是伴随改革开放的发展逐渐产生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规模不断壮大,在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不仅激发了我国的经济活力,也给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他们是改革的受益者,对国家的政治关注度比较高,支持国家的建设事业,对社会主义信仰与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地位认同度较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已经成为推动改革开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对于自身利益的保护意识逐渐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分布的行业范围比较广泛,所涉及的利益关系比较复杂,对维护自身合法利益、追求公平正义、要求公平对待的愿望日益强烈。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参与政治活动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他们参与政治活动是一种体制内的参与,并不追求推翻或改变现行体制机制,而是采用一种渐进式的改革来表达自身的意愿,是对现行体制的一种完善,是比较受欢迎的政治参与形式,符合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求。

3.创业创新活力足。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之一,其职业特殊性和所处的社会地位使他们在推动产业发展、把握经济动向和拉动就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必须把握的发展要素。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察觉社会发展的微妙变化,及时扭转发展风向标,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分布于社会的各个关键岗位,并且具有灵活多变的职业特点,可以及时捕捉社会发展动向,给出积极回应,在社会经济发展领域的作用十分显著。

创新推动社会发展,创业促进社会和谐,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关注社会发展的最新动向,并就新变化、新局势及时给出恰当合理的回应,灵活应对社会风险,是社会稳定发展的“润滑剂”。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社会就业形式呈现新特征,就业困难程度逐年增加,传统行业的社会需求无法满足就业所需,社会矛盾逐渐衍生,而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在灵活应对社会变化的同时创造了大量的新兴行业,带动了社会就业,成为创业创新的主力军。

二、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成长规律

(一)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成长的基础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成长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成就其不断成长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40多年来,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通过自身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有效地应对了社会形式的急剧变化,不断克服政治、经济领域发展的障碍,努力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最终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而且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具有鲜明的职业特点,其职业流动性强,只有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步伐才能创造充足的行业发展空间,加之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处于职业发展的顶端,只有积极把握社会发展态势才能找准发展契机,所以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社会适应能力对其成长至关重要。

(二)良好的外部环境是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成长的必要条件

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是新兴的知识分子群体,民主意识强烈,渴望得到民主的发展环境,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较高,对社会环境要求较高。而经济条件和人文环境是留住人才的关键,要发挥其优势作用就要营造适合的外部环境,为其发展提供必要条件。首先要建立民主法治的政治环境。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知识水平较高,在解决社会问题时倾向于使用法律武器,要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创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建立畅通的权利维护通道,确保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另外要塑造良好的民主氛围,为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提供可能。其次要打造优质健康的经济环境。健康的经济环境包括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较高的收入水平,二者相互作用,是工作效率和积极性的保证,也是所有行业留住人才的基础条件。最后要营造健康和谐的人文环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和文明健康的人文环境是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发展的客观条件,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可以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工作热情。要成立专门机构,加强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满足其发展的多种需求,促进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统战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三)适时的培养使用是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成长的重要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发挥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2  ]。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是新时期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要适当的进行培训,摆脱自身发展的局限性,通过思想引导把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团结和凝聚在党和政府周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做贡献。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有强烈的政治参与诉求,要在党的理论与实践教育培训之余扩大其政治参与,在实践中增进政治共识,增强政治本领,提升统一战线的工作实效,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的人才队伍。要适时举办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理论培训班,为优秀的新阶层代表人士提供参加更高水平的学习机会,不断推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开创新局面  [3  ]325。

(四)广泛的交流合作是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成长的基本途径

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广泛分布于社会的各个行业,内部组织形式的差异较大,职业流动性强,只有加强交流合作才能随时把握社会的脉搏,探索适合的发展道路。另外,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一般处于职业发展的顶端,掌握着职业发展的命脉,但其职业发展对社会有着较大的依赖性,单打独斗的工作模式无法获得长远发展,只有进行广泛的交流合作才能获得自身发展的有利信息,增强行业的竞争力和社会需求度。全国各省市基本都建立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搭建了相互沟通协商的桥梁,既加强内部合作,又有跨地区、跨省市的广泛交流,使新的社会阶层的有效工作技巧得到传播和完善。

三、促进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成长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教育培训,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示范引领作用

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的精英,作为行业内的典型代表,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整个階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党的统一战线格局中的作用,要加强对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教育培训,通过代表人士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所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来  [4  ],为新时代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丰富培训形式,切实增强培训效果。要积极采用多种形式丰富的培训活动,除了参加各地统战部门组织的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培训班之外,还要充分利用其他培训平台,参加由行业领袖组织的各类行业协会、企业协会和知识分子协会,提升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社会发展能力。要组织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参与社会服务,通过扶贫助困、社会调查等活动,增强其社会实践力,并带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另外可以采用茶话会、座谈会和联谊会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方式。

完善培训机制,促进教育培训规范化。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的社会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体系化的新特点,及时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十分必要。而且随着行业内部的更新换代,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也在不断的更替,强化对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教育培训绝不是某一时期的特殊需求,而是一种长期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规范化行为,要定期开设理论学习班,发展实践教育基地,做好年度培训规划,并且积极组织符合社会发展大局的临时性培训活动,促进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不断发展,在社会建设中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

创新培训手段,增强培训针对性。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便捷的网络通讯系统,创新了新时代教育培训工作的手段。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是在新的社会阶层内部选拔的优秀人才,但综合来看,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规模庞大,所涉及的行业范围广泛,地理位置跨度大,要组织现场专业性培训难度较大,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培训工作,各种喜闻乐见、符合身份特征的活动形式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可以灵活地、适时地甄选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同时节约时间、节约成本,根据实际需要控制培训规模,确保所有有需要有意愿参与培训的代表人士都可以广泛地参与其中。

(二)扩大政治参与,增强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政治归属感

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是行业领袖和知识分子的集合,他们的经济收入和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关心国家政治动态,追求政治平等和政治参与的愿望强烈。提高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社会参与水平,是增强其政治归属感的需要  [5  ]。当前,产业发展越来越多地与国家的政治制度相联系,扩大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政治参与,为其产业发展争取更多的话语权,扩大利益诉求渠道,增强发展信心。

完善参政机制,合理规划政治参与行为。合理安排代表人士按照制度要求有序参与政治决策,要按照制度要求选拔适合的代表人士参与政治生活,合理调整参政人员数量和比例,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参与格局,并按照社会的发展水平和人民诉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在当前的制度体制之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社会参与的比例不断提高,但总体来讲尚且存在形式单一的问题,仅由少量代表人士通过政协、人大、工商联等参与经济和社会事务,大部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成为“挂名”大军。提高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政治参与水平,增强其政治归属感和及时表达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政治意愿,可以提高社会治理的民主化水平。利用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对各个行业的积极影响来宣传党的政策和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拓宽参政渠道,提供挂职参政的机会。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横向分布广泛,纵向分布全面,涉及各行各业,要提供广泛的挂职参政机会,提高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参与政治生活的可能性,增加其利益诉求表达的机会,增强挂职参政的实权,既是满足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政治参与的愿望,也是充分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参政作用,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支持国家的社会建设事业。

加强思想引导,增强党性意识。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参与政治生活的前提和基础要确保党的集中統一领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总体受教育水平较高、自主意识强、政治参与意愿上升,但自组织性强,倾向于由本阶层中代表人士进行管理,因此要注重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思想建设。通过加强思想引导,指引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四个意识”,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坚持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形成思想共识,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合力。

(三)强化制度建设,推进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规范化管理

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力量。然而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分布广泛,知识水平较高,自主意识强,要广泛团结不同业态人士有序参与社会活动,支持党和政府的建设事业,完善的制度体系是必要保障。

完善组织制度,激发代表人士的发展活力。新社会阶层的代表人士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为增强工作实效,协调内部关系,需要制定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联谊会内部的制度要求,完善工作机制,规范会员的行为,明确权利义务关系和工作职责,建立明确的社会流动机制和内部领导机制,建立畅通的人事调整制度,激发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工作热情。

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来自社会的各个行业,虽然遵循党的大政方针,支持国家的社会建设,自身素质也比较高,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都具有一定的利己性,倾向于关注本行业的利益。为避免管理过程中出现制度盲区,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各阶层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商,合理规划各阶层之间的利益流向,将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建设成为一支强有力的社会事业队伍。

完善会员制度,提高代表人士质量。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分布范围广,需要建立明确的会员制度,对入会人员进行筛选甄别,选择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成员加入,促进统一战线的建设,规范化发展会员,提高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联谊会会员的质量,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带动和引领作用,促进整个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健康发展。

(四)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健康成长

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在改革开放的40余年里产生了许多新变化,成为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对象,然而时代发展的痕迹依旧存在,“体制外”的身份属性使其对党政工作不甚了解,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职业稳定性存在风险。为更好地团结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与到大统战格局,就要营造适合其发展的社会环境,协助其解决各类困难,以满足发展需求,调动工作积极性,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6  ]。

加强法治建设,完善法律制度。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受过良好的教育,在解决社会矛盾时不主张使用暴力手段和强制措施,而是倾向于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关系,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可以为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增强参与社会建设的动力。

规范政商关系,发挥政府服务职能。新时代,要积极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努力通过各种方式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是产业发展的领袖,对产业发展的前途负有重要责任,规范政商关系,铲除官商勾结的贪腐温床,规范使用政治权利,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是促进政商之间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联合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共同参与社会建设的基础。

加强对外宣传,提高社会知名度。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在思想文化和社会舆论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就其身份特征而言,他们分布在体制外,生活和工作经验比较丰富,思想活跃多元,表达观点也相对自由开放,他们的思想言论对社会文化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产生直接的影响,特别是在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成为宣传思想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輿论环境,重视推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社会意义,畅通好经验好做法的宣传通道,让全社会都能关注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发展。

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组成比较复杂,但无论是何种类型的代表人士,从本质上来讲都在积极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通过不断增强内生动力来发挥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作用。积极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成长规律的探索,运用系统性、综合性的措施组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与社会建设,既是推动社会发展,也是帮助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以更加宏观的视野来理解党的方针政策,使他们自己的事业更好地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来。

参考文献

[1]周述杰.习近平关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思想探析[J].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2):25-30.

[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2.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4]王鹏.新时代视域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论析[J].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4):40-43.

[5]张晓刚.刍议当代中国新社会阶层的社会责任——基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视角[J].湖湘论坛,2017(2):135-137.

[6]王川.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效能提升策略研究[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1):63-66.

责任编辑:刘福民

收稿日期:2020-09-05

基金项目:2018年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系统科研协作课题“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成长规律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2018KS247)。

作者简介:吴雪(1989—),女,内蒙古赤峰人,硕士,中共辽阳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室讲师,主要从事党史党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