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存在高压铁塔的高边坡土体分析和计算

2020-06-11 10:37李仁武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抗滑桩泥质铁塔

李仁武

(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0)

1 项目概述

本次用工程实例对高边坡上有铁塔的抗滑桩进行分析计算,拟建场地位于长沙市雨花区红旗路(战备路-绕城高速)K0+480右侧山坡,原始地貌单元为剥蚀残丘,现场地高低不平。榔边线(220V)新建铁塔P7G#(塔基已完成)位于红旗路路基开挖边坡范围内,路基开挖对坡顶高压电塔产生潜在威胁,为保障坡顶高压电塔的安全,进行本次边坡支护设计。

边坡设计为永久支护,安全等级为一级,重要性系数γ0=1.1,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 工程地质

根据野外钻探,场地内分布的地层主要有人工填土层、耕土、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第四系下更新统冲积层及坡积层,下伏基岩为白垩系(K)泥质粉砂岩。结合各种试验结果,场地内埋藏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种植土、粉质黏土、强风化泥质粉砂岩(Ⅴ类)和中风化泥质粉砂岩(Ⅴ类)。抗滑桩墙后主要所在土层为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和中风化泥质粉砂岩。

原始地貌为浏阳河冲积阶地,地形上为低山缓坡,场地内及周边除切方后将形成边坡外,无活动断裂、滑坡、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危岩、崩塌及可液化地层等等影响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

根据现状边坡高度、岩土工程条件,边坡特征分析评价及建议措施。

岩土条件分析:现状条件下电塔基础顶面高程约为66.50 m,电塔下方拟建道路设计标高约为47.50 m左右,由于道路施工开挖坡脚地段将在电塔下方产生人工边坡,边坡高度约为20 m,道路右边线距电塔距离约为20 m。边坡类型为岩土复合边坡,边坡工程等级为一级。该段设计路面标高以上需切方的地层主要有:人工填土①1、种植土②、粉质黏土⑥、粉质黏土⑧及强风化泥质粉砂岩⑨、中风化泥质粉砂岩⑩。坡面倾向约80°,岩石产状352°∠12°,J1:140°∠85°,J2:60°∠80°。

建议措施:根据边坡体岩土条件,人工边坡施工开挖及运行期间存在浅层界面滑动、岩层的楔体滑动及岩石崩落等可能,规模大,并且将影响电塔的正常使用及安全。当具备放坡条件时,可采用台阶式(分级8 m)放坡,边坡坡比允许值应通过稳定性计算分析确定,浆砌片石护面或骨架/格构植草护面;坡顶设截水沟,坡脚设排水沟。坡面适当防护,必要时对坡体进行注浆加固,并加强防排水措施及作好绿化恢复工作。当不具备放坡条件时建议可采用抗滑桩式锚索挡墙或岩石锚喷支护,并加强防排水措施,坡顶设截水沟,坡脚设排水沟。浆砌片石护面或骨架/格构植草护面。

3 结构设计

支护主要为保证高压铁塔的安全运营,支护范围为K0+439~K0+527共计88 m。采用桩径2 m×3 m,桩间距5 m和6 m的人工挖孔桩。桩长13~23 m;并在铁塔范围内的7根桩基设置2排锚索。其余桩基不设置锚索。受铁塔位置及支护高度影响,为最大化节省工程造价,桩基上第一级边坡坡率在铁塔处为1∶1.25,往两侧渐变至1∶1.75。并采用人字骨架防护。第二级和第三级边坡均采用1∶1.75,采用植草防护。每级平台之间均设置2 m宽平台。

桩基上预应力锚索采用直径15.2 mm、标准抗拉强度为1 860 MPa的高强度、低松弛的普通预应力钢绞线制作。锚索体采用5束钢绞线,锚索钻孔为直径φ150 mm,如图1。

铁塔基础为底直径3 m掏挖基础,分4个呈正方形布置,角距11.6 m,基础埋深约6 m。铁塔荷载取单个基础200 KPa均布荷载计算,并等效为等厚土重3 m计算。

4 抗滑桩结构计算

抗滑桩结构计算采用理正岩土6.5PB2抗滑桩计算模块进行计算。选用K0+483作为控制性断面。

(1)根据地勘报告对电塔处边坡的分析评价,坡面倾向约80°,岩石产状352°∠12°,J1:140°∠85°,J2:60°∠80°。岩石产状的倾向与路线前进方向基本平行,即岩石产状对开挖坡面不利影响较低。但要考虑J1,J2结构面的不利影响。

(2)计算过程

①参照《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3.7条,对抗滑桩边坡稳定安全性系数正常工况取1.3,暴雨工况取1.2。岩土的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在暴雨工况下均折减0.8。

②考虑到桩板墙后挡土大部分为岩层,土质较好,故软件计算时先自动搜索最不利滑动面出口,经计算出口在粉质黏土层;岩层滑动面按岩层直线破裂角计算。综合岩层和计算出的滑动面,计算出下滑力。

③根据计算的下滑力值,对抗滑桩进行计算,得出抗滑桩的最大弯矩和剪力值,进行配筋验算。

(3)根据地勘报告,场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 g。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第5.2.5条规定,边坡计算可不考虑地震作用。

(4)计算采用通用方法,安全系数计算,滑裂面按圆弧滑动法计算。剩余下滑计算采用扩大自重下滑力(KT模型)。

(5)计算思路为先按常规计算其最不利滑动面,再综合岩层破裂特性综合分析实际滑动面和下滑力,计算出抗滑桩在工程使用期间内的实际受力情况。

5 计算结果

图1 计算滑动面(自动搜索出口:正常工况)

图2 计算滑动面(自动搜索出口:暴雨工况)

图3 剩余下滑力计算(情况1)

图4 剩余下滑力计算(情况2)

计算结果汇总如表1,表2。

表1 计算结果汇总表

表2 计算结果汇总表

6 结 论

(1)经计算,在不设置抗滑桩情况下,边坡安全系数最小为0.874,故需对边坡进行支挡设计。

(2)边坡为永久边坡,情况2为理想状态下边坡的情况,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土体结构应更符合情况1。故采用情况1的结果进行后续抗滑桩计算。

(3)本工程实例对边坡控制要求较高的工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猜你喜欢
抗滑桩泥质铁塔
东方铁塔:氯化钾产品供应紧张
方截面抗滑桩旋挖钻成孔工艺探析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严寒地区城市河道底泥泥质分析及治理技术研究
青海祁漫塔格那西郭勒泥质岩地层水敏性及其钻井液配方研究
磁与铁的故事
泥质夹层的三维预测与地质模型的等效粗化表征
——以加拿大麦凯河油砂储集层为例
浅谈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抗滑桩设计关键要点
潘谢矿区深部裂隙发育特征的垂向测井反演分析
T形横截面抗滑桩截面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