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悦引阅,轻推阅读大门

2020-06-12 11:35钟慧婷
学周刊 2020年18期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指导策略阅读兴趣

钟慧婷

摘 要:在部编教材背景下,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个性化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阅读思维还未形成。针对低年级学生兴趣薄弱、阅读氛围淡薄、阅读成果不明显等问题,在课外阅读指导中要灵活运用书本知识做好课外延伸,利用情景模式、阅读“三法”展开阅读指导,营造阅读氛围加深学生兴致,达到逐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效果,实现“阅读”到“悦读”的完满蜕变。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阅读兴趣;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8-013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8.067

一、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存在问题

低年级学生刚迈出课外阅读的第一步,培养课外阅读习惯和课外阅读能力尤为关键。现今,他们的阅读兴趣受到各方面的限制,下面着重从课内和课外学习两方面分析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存在问题。

(一)低年级学生兴趣不高

受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大多学生把学习的重点放在教材的解读和分析上,被动地接受课外阅读的练习,而在课外阅读中忽略自身对阅读的感悟和体验。且低年级学生受年龄的限制,他们在阅读课外书籍时,遇到故事中陌生的事件、情节以及脱离他们生活实际的事情,他们情感上会难以达到共鸣,同时也难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学生阅读氛围还未形成

一直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拓展已经被纳入教师的教学方案中,学生在课后有开展过课外阅读,但他们的阅读途径过于单一枯燥,永远都是自己读,缺乏互动性,这样单调的阅读途径,不仅不能开阔他们的眼界,还会打击他们对阅读的积极性,甚至不利于他们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学生享受不到阅读成果

低年级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只一味强调他们认真阅读的过程,而忽略阅读成果展示,也会降低他们阅读兴致。在通常情况下,展示阅读成果的方式只有摘抄好词好句和写读后感。这些方式都是过于普通,不够新颖。很多学生都是走马观花,简单写几句好词好句和读后感应付教师的练习。长此以往,是不利于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的。

二、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在小学低年级学习中,课外阅读能提升学生阅读语感能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教师作为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推动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才智,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且切合课本内容的教学模式展开课外阅读指导。

(一)巧用部编教材,以个性拓展为导向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较少,大量的课外阅读只会让他们觉得僵硬生疏,打击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情特点,深入研读部编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教育资源,营造课堂情境,以个性拓展为导向,有的放矢地为学生挑选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课外阅读篇目。这种让课文内容与课外阅读相互渗透、紧密相连的模式就是“1+X”[1]阅读教学新模式,即教一篇课内课文拓展若干课外阅读文章。这种新型模式打通课内课外阅读的通道,让“文以类聚”,有利于让学生在文质兼美的课文内容中积累语言,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热情。

教学部编版本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爱看童话故事这一特点,向学生生动地讲述狡猾的狐狸成功欺骗老虎,不仅让自己的处境化险为夷,还利用老虎的威严在百兽面前耀武扬威吓跑野兽的故事。当他们阅读兴致被调动起来时,教师再顺势告诉学生狐狸不仅有狡猾的形象,它还有刁滑、可憐、机智等形象,推荐学生去阅读有关狐狸的册本,如《爱吃书的狐狸》《白狐迪拉》,让学生去感受狐狸多变的形象。

教学《妈妈睡了》时,教师首先营造温馨的场面,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音乐,出示妈妈和孩子亲密相处的图片。接着引导学生充分结合自身经历,说说自己的妈妈。当学生慢慢地被带入到和妈妈相处的温馨情境中后,因势利导,推荐学生阅读《我妈妈》,学生就会愈加感受到母亲的温馨,更能理解亲子间的那种眷注和和煦。教师通过创设生动情境,将人类伟大而又复杂的情感——爱,表现得酣畅淋漓。

(二)指导阅读有法,以点拨巧读为原则

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是有眼睛的博学者也会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2]。让学生灵活使用阅读方法,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是阅读教学的根本目标。低年级学生认知分析能力有限,在接触纷繁复杂的文体时,容易出现三分钟热度现象。教师要根据文体的难易程度、学生的接受能力循序渐进地进行指导。

童话是儿童最爱、最易懂的文学体裁,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时,可以采用选读法。即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需求进行选择性地阅读。当读到自己喜爱的童话时,要细细品味人物的个性并感受人物的心情,边读边做笔记。例如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指导他们阅读时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在朗读中了解两只小兔子朴素而真诚的对话,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并回赠爱,用语言表达爱。

童诗童谣的阅读可以采取精读的方法。精读即斟词酌句,批注精彩地方并弄通弄懂。对于经典的、语言隽永的童诗童谣,学生可以通过放声朗读走进诗谣的意境,感受诗谣的节奏美、对称美、音韵美。如阅读《唐诗三百首》时,学生要对诗歌的好词好句进行斟酌,做好批注,通过查阅资料和放声朗读,让自己潜移默化地进入到阅读状态,再细致品读,把古诗理解精透。

叙事类文章的阅读可以采取粗读的方法。抓住文章要旨和经络,有针对性地阅读。如儿童版《三国演义》,故事情节性很强,学生阅读这本书时,他们会情不自禁地加快阅读速度,教师可指导学生采用“一目十行”的方法去阅读文章,了解故事情节。

(三)创造阅读氛围,以交流探讨为重心

处于第一学段的低年级学生,他们对文本的认知水平比较薄弱,面对五花八门的推荐书目,他们在挑选时,存在盲目性和从众性的心理。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和影响力来引导他们,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耳濡目染,提高阅读兴趣。

1.制作一份翔实的年度书单。为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教师可以制作一份翔实的书单,书单上可以附上书本精彩的封面以及有趣的内容简介、故事情节、人物特征。同时,将书单和信息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利用网络平台,寻找与书籍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教学辅助用具,调动学生的触觉、听觉、视觉等多种感觉,润物于无声之中,他们自然会产生读书的欲望。

2.组建一个读书交流打卡群。教师可以根据孩子年龄段的特点,留足课外阅读时间,让学生阅读同一本书。组织学生建立读书打卡群,通过微信语音功能录制好读书语音视频发到微信群进行打卡,采取自评、他评、师评相结合的模式评价学生读书音频。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每周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在群内交流读完故事后的心得。为了让学生积极性更高,教师要及时总结,每周评出最优秀阅读员和积极发言员、坚持不懈阅读小能手奖。这些互动式、竞争式、激励式的活动,提升他们的阅读动力。

3.舉办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教师根据读本的内容,举办“美文美读”知识竞赛,竞赛中设计一些与学生读本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抢答。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布置他们制作读书积累卡、书签和读书小报,定期进行作品展示,让学生在阅读中能走得更深更远。我在推荐《木偶奇遇记》时,先给学生播放了影片中最精彩的片段来导入,然后向学生介绍书的作者、故事简介、精彩片段等,学生的求知欲被调动起来后,接着组织读书分享会活动,让学生畅所欲言。在阅读完书籍后,鼓励学生制作书签,把书签悬挂在教室进行展示,增强学生的阅读成就感。

(四)家校合作凝心,以沟通互动为途径

家喻户晓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3]家校积极合作,共同促力,能让孩子更加爱上阅读。家校合作不仅能让家长们及时了解孩子们的阅读动态,也能让孩子们提高课外阅读兴趣。

亲子共读同一本书,营造和谐亲子关系。教师利用家校沟通平台,和家长进行沟通,推荐一些适合家长和学生共读的书籍,让他们在睡觉前和学生共读,读完后家长可以和孩子谈书中奇妙的想象、谈故事的主要情节、谈经典人物形象。例如推荐家长和学生共读《花婆婆》,学生读完这本书会想到要保护环境,这时家长就需要积极引导他们行动起来,在日常生活中做些有意义的、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世界变得更美,比如种花、种果树、不扔垃圾等。坚持亲子共读课外书籍,能助力他们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家长和孩子可以一同分享“好书推荐”视频,共建班级资源库。提升孩子课外阅读能力仅仅依靠教师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积极参与配合。根据学校推荐的经典阅读书目,家长协助孩子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制作一个融故事主要内容、人物形象、自己的经验及感悟于一体的“好书推荐”视频,将视频上传至班级资源库。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在班级阅读课中分享交流班级资源库的视频。如此一来,学生在好书推荐的过程中,增长了课外知识容量、优化了学习体验、激发学生情感共鸣,让每位孩子都能自发成为快乐阅读的主人。

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学生重视课外阅读,能极大地提高思维和表达能力。针对目前课外阅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实施以上策略,延展了低年级学生阅读眼界,丰富了课外阅读活动形式,加强了孩子间的阅读,搭建了家校阅读情感交流的平台,最终挑起学生“悦读”之趣,轻推“悦读”之门,让学生享受“悦读人生”。

参考文献:

[1]张哲.“部编本”小学低段语文“1+x”阅读教学的多元价值——以浙教版《小学语文同步阅读》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3):123.

[2]徐光华.紧紧抓住教学关键  着力培育核心素养——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初步探索与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5):43.

[3]饶永香.让爱与智慧同行——谈班主任与家长对学生的和谐教育[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08(3):124.

猜你喜欢
低年级学生指导策略阅读兴趣
激发低年级学生写话兴趣的几点思考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小学低年级学生养成教育的一些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