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研究

2020-06-12 11:35唐晶晶
学周刊 2020年18期
关键词:自信心幼儿教育培养策略

唐晶晶

摘 要: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教师需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幼儿的个性。通过培养幼儿各方面能力,不断提升幼儿的个性水平,促进幼儿提升素质。通过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各种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幼儿的生活热情和学习兴趣,促进幼儿实践学习与生活,在最大限度上提升幼儿的自信心,发展幼儿的学习品质。本文就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进行简要的分析与研究,希望能够对幼儿教师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幼儿教育;自信心;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8-016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8.083

一、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对于幼儿来讲,培养其自信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协同发展,教师一定要以尊重幼儿的个性为前提,以培养幼儿各项能力为基础,对幼儿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与生活引导,使幼儿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更好地学习与生活。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幼儿的思维能力至关重要,直接决定着幼儿思想和行为品格。一般来说,拥有良好思维能力的幼儿,往往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更善于观察和总结事物规律。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会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想要提升幼儿的思维能力,就必须要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幼儿有了自信心,其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有效的提升。他们做任何事情,都会变得游刃有余,也能更好地找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基于此,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利用树立自尊心、自信心的方式,不断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幼儿能够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努力学习各种知识。

(二)有利于提升幼儿抗压、抗挫折能力

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提升幼儿能力,发展幼儿素质,已成为幼儿教师需要重点考量的教学问题。根据新课改背景趋势,幼儿教师应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加强对幼儿身心素质的培养。基于此,幼儿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学习状况,对幼儿进行更多的、基础的素质教育。另外,由于幼儿学习信心、耐心、决心不足,教师需要依托优质的教学原则,不断培养幼儿的意志能力,帮助幼儿构建学习和生活思维体系,促进幼儿认知和理解社会环境。为了提升幼儿的意志能力,教师一定要从树立自信心的角度出发,使幼儿更好地面对挫折,以及面对压力,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积累知识,在汲取知识时学会生活。一般来说,幼儿想要获得更多的知识,就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然而在实际学习中,幼儿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如果幼儿不能有效解决问题,他们的学习信心必然会遭受严重的打击。基于此,培养幼儿的学习与生活信心,能够使幼儿获取健全的心理素质,充分发展幼儿的各项能力。

(三)有利于幼儿积累学习的成功经验

在幼儿教育中,幼儿的学习与成长需要建立在自由、快乐的状态下,才能获得更好、更长远的发展。众所周知,轻松能够促进幼儿学习,放松能够推进幼儿成长。因此,幼儿教师应从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效用,不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深入学习与生活,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层次。从某种角度上看,信心是学习的开始,也是学习的目标。如果幼儿欠缺学习信心,就会养成“三分钟热血”等缺乏韧劲的学习习惯。长此以往,幼儿会在实际学习与生活中,变得畏首畏尾,从而不敢探究问题,不敢解决问题。当遇到挫折和压力时,幼儿就会失去学习兴趣、耐心,甚至会放弃学习。基于此,幼儿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个体素质,发展幼儿的思维格局,从而不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力,帮助幼儿积累各种学习经验,进而促进幼儿在学前阶段取得学习与生活上的成功。

二、培养幼儿自信心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尊重幼儿个性,防止幼儿受到伤害

幼儿处于学习的重要阶段,他们对待事物往往会有足够的好奇心和信心,但是又缺乏耐心,所有不能有效地坚持学习。如果幼儿教师本着育人为本的教学心态,不断研究和把握幼儿的个性,并依据幼儿的个性状况,对幼儿进行深入性教学,就能使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获得更多的生活经验和科学知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幼儿教师没有充分尊重幼儿的个性,对幼儿进行了强制性、压迫性的素质教育。当幼儿不听话、不学习时,一些幼儿教师往往采用了恐吓的教学方式,压迫幼儿的思想,对幼儿进行体罚,这都会给幼儿的成长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另外,由于幼儿有一定思维意识,具有不够明显的自尊心、自信心。如果教师和家长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情况,就会在无形之中加剧幼儿的思想负担。在长期命令和打罵下,幼儿很容易使自信心退化,滋生出自卑心理,从而不敢表达自己,不敢表现在自己,进而不能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基于此,教师一定要尊重幼儿的个性,解放幼儿的天性,保证幼儿在快乐自由的氛围下,学习各种生活知识,防止幼儿受到伤害。

(二)关注幼儿情绪,促进幼儿自我提高

在实际学习与生活中,幼儿的情绪在不停变化。幼儿教师必须要重视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帮助幼儿保持阳光、乐观、积极的学习心态,促进幼儿提高自我。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一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错误地应用了教学手段和方法。尤其是幼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没有充分关注幼儿的情绪,没有加强对幼儿的素质教育力度,致使幼儿在学习中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例如,一些幼儿教师没有给幼儿营造轻松自由的教学环境,也没有鼓励幼儿学习知识,更没有激发幼儿的求知兴趣,致使课堂教学方式变得特别机械,教学氛围变得特别沉闷,促使幼儿出现此起彼伏的情绪。又例如,一些幼儿教师虽然给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幼儿也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由于幼儿教师忽视了对课堂纪律的管理,没有强化自身的引导作用。当教师采取一些过激的教学语言,控制课堂教学方向和内容,规范幼儿的学习行为,也会严重损害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基于此,幼儿教师必须要合理把握趣味化教学的量度问题。通过关注幼儿的情绪,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不断熏陶幼儿的学习信心。

(三)把握幼儿能力,制定对等的学习目标

把握幼儿能力,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目标,是因材施教教学理念下的必然要求。一些幼儿教师没有重视培养幼儿的爱好,没有激发幼儿的学习潜能,片面地制定学习目标,只能给幼儿增添学习压力,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基于此,幼儿教师需要充分把握幼儿的能力,对幼儿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发挥幼儿自主学习效用,从而促进幼儿提升自信心,完成教师交给的学习任务。另外,家长也需要把握幼儿的学习能力。通过树立良好的家长形象,不断引导幼儿学习,在最大限度上鼓励幼儿解决生活问题,从而深入发展幼儿的身心素质。

三、培养幼儿自信心的策略方法

(一)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自信心

幼儿需要提升自身的信心,才能够有效抓住知识要点,努力学习知识。众所周知,幼儿知识主要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挖掘生活范例,不断依托优质的教学方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幼儿认知和理解生活。例如,教师在教《我们都是好朋友》时,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参与游戏活动。通过在游戏中,渗透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意识,不断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和感悟生活知识,从而促进幼儿认识同学,发展与同学的友谊,在最大限度上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帮助幼儿认知人际关系,融入学习环境。其次,教师应强化幼儿的生活能力。通过带领幼儿参与实际生活活动,不断让幼儿认知生活规律,促进幼儿在教师的指导实践生活。例如,教师在教《大风来了》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幼儿展示大风的形象。在帮助幼儿认知风速、风向的同时,教会幼儿保护自己,从而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信心,促进幼儿更好地实践生活。

(二)在日常学习中培养幼儿自信心

在日常学习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为了提升幼兒的自信心,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能力,给幼儿布置适当、适度的学习任务。通过让幼儿体验和认知学习内容,不断熏陶幼儿的学习意识,使幼儿能够解决学习问题,增进自身的成就感。例如,教师在教《小马过河》时,可以与幼儿进行互动。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幼儿展示小马过河的过程。通过向幼儿提出一些如小马为什么过河,小马过河有什么危险等问题,不断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不断发散幼儿的思维,使幼儿能够感悟到小马过河的精神,从而提升自身的学习信心。其次,教师应依据幼儿的爱好,给幼儿制定一些游戏活动,不断促进幼儿参与活动。通过告诉幼儿游戏规则,让幼儿按照规则进行思考,完成游戏内容,从而使幼儿在游戏中认知学习,充分提升幼儿的自信心。

(三)在日常评价中培养幼儿自信心

教学评价是幼儿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为了提升幼儿的自信心,教师一定要重视使用合理的教学语言,不断帮助幼儿进行多层次的学习。首先,幼儿教师应肯定幼儿的表现。对于表现能力强,表达能力好的幼儿,教师给予高度的赞美和表扬。通过激发幼儿的学习斗志,不断教会幼儿技能,使幼儿能够在树立自信心的基础上,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全面提高幼儿的创造能力。其次,幼儿教师应鼓励幼儿学习,强化幼儿动手实践能力。通过采用一些合理化的教学语言,不断给幼儿编织梦想,促动幼儿实践生活。通过指导幼儿学习,鼓励幼儿实践,不断增进幼儿的学习信心,发展幼儿的内心素质,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提升幼儿的能力。

(四)利用失败与挫折,培养幼儿自信心

利用失败与挫折,培养幼儿自信心,也是提高幼儿能力的有效方法。一直以来,幼儿缺乏抗压、抗挫折能力,面对失败往往会表现出消极的心态。基于此,教师需要因势利导,利用举例子,不断帮助幼儿认知成功和失败的关系。通过带领幼儿积累失败的经验,不断为成功铺路,促进幼儿增进自信心,更好地学习与生活。例如,教师在教《出错的小画家》时,可以根据带领幼儿发现小画家出错的原因,不断纠正小画家的错误,帮助幼儿正确画画,从而促进幼儿深入学习美术,发展幼儿的学习素质。

总之,基于幼儿的个性特征,幼儿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幼儿的思维、行为、学习能力。通过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不断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促进幼儿的健康学习与成长。

参考文献:

[1]黄梦思.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自信心的策略分析[J].科技资讯,2019(26).

[2]王世红.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18(31).

猜你喜欢
自信心幼儿教育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