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环境的药用植物学学习实践与教学启示

2020-06-12 11:36李宏铃孙辑凯董巍王晓丽郭丽娜都晓辉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6期
关键词:教学启示网络

李宏铃 孙辑凯 董巍 王晓丽 郭丽娜 都晓辉

[摘要] 药用植物学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中药学等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而传统教学、缩减的课时等现状都已经无法满足当代药用植物学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基于现存问题并以实践需求为引导核心,探索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及多方面综合能力为目标的药用植物学教学模式在教学质量中的促进作用。因此,研究旨在依托学校相关教研改革基于发达的互联网环境下,探索药用植物学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如何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有“学会”转变为“会学”,进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网络;药用植物学;学习实践;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0)02(c)-0144-03

[Abstract] Medicinal botany i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for stud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other disciplines that are closely combined with theory and practice. However, the status quo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reduced class hours can no longer meet the goals and requirements of contemporary medical botany education. Based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aking practical needs as the guiding core, explore the role of medicinal botany teaching model in teaching quality aimed at stimulating students' interest in autonomous learning, cultivating independent thinking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Therefore, the research aims to explore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n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of medicinal botany based on the developed Internet environment based on school-relat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reforms. How to improve students' initiative, autonomy and creativity; how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change of students' learning styles allows students to "learn something" and "how to learn", thereby promoting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 quality.

[Key words] Network; Medicinal botany; Learning practice; Teaching inspiration

药用植物学是中药学及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在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该课程知识点较多且分散、知识内容较为抽象,对学生来说难以理解和記忆。而传统授课模式为老师主导课堂,教学效果一般,且易忽略学生的主体认知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1]。在药用植物学教学活动中,授课教师根据该校授课状况及发现的问题,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授课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1  该校药用植物学教学现状及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药用植物学主要运用植物学的知识和研究方法研究药用植物的形态、功能等内容的学科,为学生后期专业学习提供知识基础。根据本研究组教师近年授课经验,该校药用植物学的教学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①传统授课模式学生被动接受,学习兴趣低、自主学习能力差、没有探究意识,大部分学生都是学期中不听课、不复习而期末靠突击记忆来应付考试;②实验课时数过少,而植物种类多、形态结构多种多样、类群特征易混,有限的课时时间使得教师只能讲解重、难点内容,无法全面覆盖、有效指导及课外延伸,造成学生无法有机地联系理论和实际,而且缺乏创新意识;③评价方式方法过于单一,根据该校近几年的药用植物学形成性考核文件,除去期末测试平时也有小测试等考核,但考核效果一般,无法有效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更侧重于突击、死记硬背应试内容,考试通过就完成任务,更别提知识的融合贯通。

2  基于网络环境药用植物学的实践应用

随着现代化网络及发达的传媒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日渐成熟,教学理念不再局限于固定的课堂上,由此衍生出慕课、微课等教学方法或辅助手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自主学习前沿知识技术的能力。

2.1  基于网络环境药用植物学的慕课应用

慕课是一种基于现代教学理论及发达网络和移动智能技术衍生出来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是起源于加拿大的新兴在线课程形式[2]。课程中的师生已非传统的师生且不受地域、时间等因素限制,仅需依靠互联网通过MOOC平台,在线观看课程视频并参与课堂测试等环节完成课程。因慕课特有的优势,受到广泛关注与喜爱并已影响到现代教育[3],为探索药用植物学自主学习提供有效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与传统“填鸭式”教学相比,慕课不单能丰富学习体验,还可提供学习资源。慕课是围绕学生参与为主的学习,学生可以自行安排学习,是学习的主体。各种测试和问题回顾贯穿慕课学习过程中,因慕课的本质是强调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成绩,即重在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让他们“会学”比“学会”更重要。此外,慕课培养学生批判思维等,如每次实验课后学生上交自己的实验报告外,还需对其他学生的作业进行打分,完成学生互评,在此过程中学生包容的接受他人想法同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当然慕课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①部分教学视频为简单无意义的课堂实录,无法加深学生的直观记忆;②碎片化的学习方式虽可以便于学生不用集中时间专注学习,但另一方面会造成学生系统性、全局性意识不足;③学生虽能自主学习药用植物学,但课程代入感不强;④慕课在线学习衔接紧密造成部分学生过于专注听课和测试,而教师无法检验学生是否认真观看视频等,甚至容易忽略思考。

2.2  基于网络环境药用植物学的微课应用

2011年胡铁生[4]等对微课做出如下定义: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微课的核心内容应是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此外还应该包含配套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微课的教学视频应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结构虽简单但紧凑且便于应用采纳和拓展延伸。

微课制作的视频应根据课本的重难点问题,但又不同于课本或课堂讲解,应高于课本。因此,教师制作微课时应避免简单的“旁白+PPT”的模式,而更应该精心设计与构思,认真思索如何在授课内容繁重而课时有限的背景下,提炼教学重点并将重点知识凝集在视频中,一般在5~15 min之间。比如,第二章“植物细胞”中学习植物细胞的结构,需要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学生受观察时间所限,有时并不能准确找到相关结构,可以将其制作成小动画,将各部分进行放大并动态呈现给学生,注意各部分的有机结合,由于更加生动、直观的动画方式辅助授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

虽然微课可使植物細胞、器官等抽象结构更加形象和直观,但仍然存在如下弊端:①许多视频为手机录制,这往往会造成视频画面不稳定、清晰度不够、声音不清晰、拍摄手法手段单一、后期几乎无制作、视频整体毫无美感或艺术感等,如此视频很难达到目标教学效果;②很大一部分教师接触微课是因为微课比赛,所以很多微课视频都是以参赛为目的录制的,虽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视频的观赏度,却忽略了微课本身作为授课辅佐资料的本质,对微课的使用理解不够;③短小精悍是微课的一大突出特征,这种碎片化学习会与慕课一样,不可避免地会将课程进行分割细化,使得学生无法将知识点融合贯通,造成知识点零散。

3  基于网络环境药用植物学的教学启示

作为专业课程的药用植物学同样也是国家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障,是决定中药源头质量的基础学科,课程内容涉及很广,比如药用植物分类学等[5]。药用植物学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从事中药相关工作具有很大帮助[6],但是目前药用植物学教学却是面临内容多、课时少、实践机会少、学生学习兴趣低等困难,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利用发达的网络环境在药用植物学的学习过程中是必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潜能。

3.1  注意丰富教学资源

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已经进入“信息化”,网络资源具有多种多样、开放等特点[1-2],教师应注意寻找有效的、有趣的并有助于教学的教育资源来补充现有资源。这些教学资源应具有导向性,以中药鉴定和资源应用为导向;具有针对性,能够针对抽象的植物分类学内容;具有趣味性,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资源类型包括视频、音频、文献等多种形式;添加时机包括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甚至课堂上,旨在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重难点并了解学科前沿研究进展,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目标。此外,如慕课还注意补充堂测验和在线答疑等,监督学生学习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3.2  注意改善教学方式方法

根据近年来药用植物学授课经验来看,学生普遍反映理论知识并不难理解,但内容枯燥、抽象、繁多且术语多,此外在实践中很难建立起联系,往往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记忆困难等。针对以上特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注意改善教学方式方法,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改善学生学习药用植物学过程中的难处,为后续天然药物化学等课程奠定坚实基础。比如“慕课”,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章节进行学习,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忆,大家的力量是强大的,教师可以鼓励大家互相交流,选择大家普遍接受的、容易的、趣味性强的记忆方式,改善抽象、难记的现状。在比如可以借助微课的小视频或小动画将很多抽象、微观的问题更加生动、具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降低记忆难度,提高学习积极性。

3.3  突出实践教学优势

网络发展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坐在家中我们可以找到外国某药材的具体图片等信息,但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祖先已经和我们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同样的实践经验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中也非常重要,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说多少次不如做一次印象深刻。适当的实践环节可以验证和巩固加深相关理论知识甚至可以延伸拓展;能够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质疑、分析、解答等多方面能力,提高自身素质;还可以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因此,实践环节可以作为药物植物学理论和实验授课的适当补充,教师可多多带领学生参观本校药园并进行指导,对于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别校药园或一些药材种植基地,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甚至养成生活中辨认药用植物的习惯。

4  小结

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网络资源分门别类、纷繁复杂,教师不应全盘接受,而应该以挑剔的眼光精选出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且能够切实解决教学困难辅助教学的有利的药用植物学资源。传统教学虽存在众多弊端,但仍是目前教育的主流方式,教师不可一味地追求新兴的教学方法而忽略传统教学,毕竟保证学生“学会”是我们教学的最低目标。此外,不论是慕课还是微课在实施的过程中都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和弊端,而教师应该更注重提高自身素质,精心设计教学,注意网络资源的添加方式、添加时机等,毕竟“学会”不难,“学会”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其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  刘春生.论《药用植物学》教学改革[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23(16):1-3.

[2]  李涛.基于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药用植物学混合式教学模式[J].药学教育,2018,34(1):31-34.

[3]  温小非,朱炯,仇培涛,等.高等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研究及实践[J].大学教育,2019(8):42-44.

[4]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5]  李先宽,张坚,马琳,等.由点到线及面的教学内容设计在《药用植物学》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23(16):20-23.

[6]  郭庆梅,宋艳梅,万鹏,等.《药用植物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23(16):4-7.

(收稿日期:2019-11-14)

猜你喜欢
教学启示网络
基于学生发展视角的中考试题分析
口译大赛选手心理压力分析及教学启示
大学英语学生作文语言错误分析研究
尊重差异 别样人生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探析
刍议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