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舾装码头及船厂位置选址的研究

2020-06-15 04:07王书文
工程与建设 2020年2期
关键词:舾装船厂码头

王书文, 郝 浩

(1.安徽省港航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01;2.安徽省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41)

1 概 况

安徽省蚌埠船厂始建于1938年,是淮河流域规模最大的造船厂,经过2001年的改制后更名为蚌埠市神舟机械有限公司。公司业务范围包括:各种船舶的设计和制造;船舶建造监理、技术检测、试航实验服务、船检服务代理;老旧船舶的拆解等。根据蚌埠市城市整体规划以及港口规划,原船厂所在位置位于城市生活景观岸线,规划为淮滨公园旅游客运港口岸线,船厂整体搬迁入长淮卫临港产业园的泰富华东智能制造产业园内,园区总占地面积约1 397.97亩(1亩≈667 m2),产业园项目达产后总产值为100亿元,其中船舶类产品产值9亿元。蚌埠船厂下船滑道及舾装码头工程共建设1个2 000吨级船厂滑道(配套1个穿堤闸口)和2个2 000吨级的舾装码头,每年舾装船舶为20艘[1,2]。蚌埠船厂原址位于蚌埠市区淮滨公园附近,现搬迁至下游约5.6 km处的余台子村泰富华东智能制造产业园内,下距长淮卫大桥1.7 km,地处蚌埠市区以外的泰富产业园区,园区内建设用地充足,地理位置优越,如图1所示。

图1 船厂搬迁变动示意图

2 总平面布置

船厂的总平面布置符合《蚌埠港总体规划》(2016-2035年),布置规划中考虑到了港区水域陆域资源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合理地进行了各类建筑物的规划布置,保证了航道内船舶的正常航行,并尽可能地减小了水工建筑物对河势、防洪、航道及通航安全的影响,同时码头的平面布置也完全满足了后方船厂对生产的需求。根据船厂整体布局,堤内设置为船厂生产基地,堤外配置相应的船舶下水滑道、过水旱闸和舾装码头各1座[2-5]。根据过水旱闸和舾装码头的运营方案差异,分两个方案进行研究并根据实际营运要求进行了方案比选。

2.1 方案一

船厂滑道中心线与船厂基地的中心保持一致,穿过大堤后顺河滩地入水,考虑部队演练基地共用该滑道,下水轨道与下水道路独立设置,滑道总宽25 m(水下部分为50 m),长度为400 m,其中滩地道路230 m,滑道长170 m,顺滑道方向在滑道顶端设置2对抗拉桩,下游端规划设计有司马庄过江通道,为防止船舶漂移在上游位置同样设置一个抗拉桩;穿堤段采用过堤旱闸,旱闸平面尺度为20 m×30 m,高度为3.3 m,考虑汛期堤顶不通车,在堤内设置一条长330 m、宽6 m的上下堤防汛通道;滑道上游200 m处开始布置一座舾装码头,码头长165 m、宽25 m,码头后沿设置一条宽12 m、长350 m的河滩地道路与滑道道路连接,港池开挖边坡坡度为1∶3。

2.2 方案二

船厂滑道位置和尺度方案一致,穿堤段采用过堤旱闸,旱闸平面尺度为20 m×30 m,高度为5.0 m,汛期堤顶通车闸顶设置一座26 m×4 m的钢引桥,下水船舶净空不够时临时拆除;舾装码头采用高水方案,平面尺度与方案一致,接岸结构采用架空引桥形式,引桥长320 m、宽9 m,与大堤平交,下堤段长50 m,坡度为5.6%,与规划临港北环路连接。

两个方案的工程指标和工程量的比较见表1。

表1 不同方案的工程指标和工程量比较

两种方案的不同点在于:方案一过堤旱闸闸顶不设置防汛通道,在旱闸上下游各设置一条上下堤道路,作为汛期巡查通道,舾装码头采用平滩码头;方案二过堤旱闸闸顶设置防汛通道,船舶下水过程中需临时拆除,舾装码头采用高水码头。

两种方案在技术上均为可行,方案一工程造价省、船舶下水较简便、河滩地内无架空引桥,部队演练基地交叉影响小,舾装码头采用平滩结构运营周期稍短;方案二过堤旱闸闸顶通车,有利于防汛巡检、舾装码头采用高水码头,运营过程中与下水滑道独立分开,有利于管理,但工程造价和维护管理费用较高。

综合业主运营需求和各行政部门管理要求,推荐平滩结构的方案一。

3 装卸工艺

3.1 装卸工艺设计原则

舾装工艺设计应符合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及规范,先进合理,尽量减少作业环节;所选设备应具备通用性强,吊装能力强,安全可靠、能耗低、污染少、维修容易等;积极采用先进的科学工程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保证作业安全并努力改善劳动条件[2]。

3.2 主要技术参数

设计船型见表2,年舾装船舶艘数为20艘,最大单件重为40t。

表2 设计船型

3.3 工艺方案

本工程拟建2个2 000吨级的舾装码头泊位和1个2 000吨级船厂滑道,码头布置上考虑了两种方案,工艺布置上两方案相同。

3.3.1 船舶下水工艺方案

本工程船舶上墩下水采用纵向机械化滑道,船舶直接搁置在上墩下水用的船排小车上进行移动、修造。纵向滑道从船厂起始,垂直穿越大堤后延伸至航道水下。滑道设2组卷扬机,船排在水上滑道行进时,由连接船尾船排小车的1号卷扬机提供下行动力;船排越过弧线段后,1号卷扬机组解缆,船排以自重下行,2号卷扬机组牵引船排控制下行速度[4-6]。

3.3.2 舾装码头工艺方案

舾装码头主要功能是将配套齐全的管件、电气制件和舾装件安装到船舶上,并负责船舶最后的调试。由于船舶舾装需要频繁吊装各类舾装件和工器具,就本工程设计船型中,最大舾装件按40 t重考虑,因此起重设备的最大起重量要达到40 t。

(1)起重运输设备。码头平台宽25 m,配备40 t-30 m门座式起重机1台,轨距10.5 m,江侧轨距码头前沿2.5 m。

(2)码头电力、动力和公用设施。在40 t-30 m门座式起重机江侧轨2.5 m范围内布置有电力、动力管道,码头面每隔 25 m 设一组淡水、江水接口。本码头切割、焊接采用移动设备,同时码头面预留压缩空气、氧气、天然气管道沟槽。码头前沿设置电焊机、低压照明接电箱和试车用电(380/440 V)电源接电箱,以满足修理船舶停靠码头时修船作业和试车用电需要。

3.3.3 舾装码头工艺流程

舾装件→平板车→门座式起重机→船舶舾装→调试→交船。

3.3.4 主要工艺设备选型

根据船舶舾装作业的特点,起重设备选用1台40 t-30 m门座式起重机即可满足舾装要求。舾装件的水平运输采取40 t牵引平板车,超过40 t的舾装件则在船厂内吊装上船,在舾装码头前采用门机吊装就位。

4 水工建筑物

水工建筑物主要有:舾装码头、船厂滑道和过堤旱闸等。蚌埠船厂下船滑道及舾装码头工程共建设1个2 000吨级船厂滑道(配套1个穿堤闸口)和2个2 000吨级的舾装码头。水工建筑物等级为Ⅱ级。

4.1 设计条件

(1)滑道:设计下水高水位为16.0 m(正常水位);设计下水低水位为13.0 m(50%保证率)。

(2)舾装码头:设计高水位为21.71 m(20年一遇洪水位),18.50 m(平滩水位);设计低水位为11.3 m(95%保证率)。

作用于船舶的荷载标准值按风速22 m/s、水流流速1.0 m/s计算。

4.2 设计荷载

根据《舾装码头设计规范》要求,码头面堆货荷载取值q=20 kPa。汽车荷载为50 t平板挂车,其前轴压30 kN,中轴压2×136 kN,后轴压2×194 kN。工艺荷载为40 t-30 m门机。船舶荷载包括:系缆力、作用在船舶上的计算风压力、作用在船舶上的水流力、撞击力和船舶动车荷载。船舶纵向线荷载及滑道荷载也应考虑在内。其他的荷载有人群荷载,这里按3.0 kPa考虑。

4.3 结构方案

该舾装码头采用高桩框架结构,平台宽为25 m,码头面标高为18.5 m,排架间距为7 m,码头面以下标高13.7 m处设置1层靠船梁、系缆平台与斜爬梯;每榀排架下部结构由1根φ800的TSC管桩、5根φ800的PHC管桩基础组成。上部结构则由现浇横梁、预制靠船立柱、预制纵向梁系以及混凝土叠合面板组成,靠船立柱前沿设3组SA-A400H橡胶护舷,码头面间隔设450 kN(试车用)铸铁系船柱;码头平台的后沿应与后方河滩地做连接处理。

船厂滑道采用半坞式,在河滩地上开挖约8 m深的深槽形成半坞式的船厂下水滑道。滑道设置2条间距6 m的斜船台梁,滑道共有2部分组成,包括陆上滑道和下水滑道,陆上滑道部分基础采用φ500水泥土搅拌桩进行地基处理,上设50 cm厚褥垫层后现浇2 m高的斜船台轨道梁,梁的分段长度为40 m;下水滑道纵向坡度为1∶17.6,基础采用φ600PHC打入桩,桩间距3.5 m,与斜船台梁间采用刚性连接,分段长度为33 m。滑道两侧根据使用功能不同,分行车道路和自然地面,上游侧设置12 m宽的道路,路面结构自上而下分别为26 cm水泥混凝土、30 cm级配碎石垫层和50 cm抛填块石,下游侧水上部分为自然地面,水下部分设置12 cm厚混凝土预制块护面[7,8]。

5 结束语

对于舾装码头和船厂位置的选址问题,本文以蚌埠船厂搬迁工程为例,对建设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分别从工程的总平面布置、装卸工艺和水工建筑物等三个方面做了系统的阐述,为舾装码头和船厂位置的选址提供了参考依据。蚌埠船厂的搬迁工程计划于2020年内建成投产,船厂的建成也将吸引更多的相关产业入住园区,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猜你喜欢
舾装船厂码头
船舶铁舾件部件化预舾装的应用与意义
全自动化码头来了
致船厂
大连辽南船厂
人大代表的“扶贫船厂”
前往码头
现代造船模式下船厂舾装技术实施情况的研究与对策
在码头上钓鱼
2014年国内主要船厂修船完工产值表、修船创外汇表、修船完工艘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