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活动中教师提问与回应的有效策略

2020-06-19 07:45沈雯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集体活动提问

沈雯

摘 要:在幼儿园的集体活动中,孩子学习知识主要就是通过教师提问、幼儿回答这两种方式。本文主要通过自身教学实践,谈谈教师在集体活动中进行有效提问和回应的一些有针对性的方法。

关键词:集体活动;提问;回应

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是孩子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科学的提问方式以及恰当的问题能够很好地刺激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同样,积极、有效的回应以及合适的回应方式能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充分发挥提问的作用。

一、提问的策略

1.有效提问,激发兴趣

在以往传统的集体活动中,教师的提问都是封闭式的,幼儿常常不经思考就回答,或者不知如何回答。那么教师在提问时应该要注意什么呢?首先教师在提问前一定要熟悉本次活动的目标和内容,要根据活动中的重难点,提出有效的问题。一个好的集体活动从开始部分就应该紧扣主题,我们可以在活动开始以猜谜或者直接导入的方式,这样不仅直切主题,也更能抓住孩子们的兴趣。另外,教师在提问时首先要自我反思,我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意义何在?我可以怎样提问?有哪些提问的方式?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到孩子的兴趣及个别差异。有效地提问能发散孩子的思维,引导孩子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拓宽视野、丰富知识。

2.科学提问,引发思考

科学的提问能开拓幼儿的思维,引发幼儿积极思考。例如在小班语言活动《黑黑的有个洞》中,在不同的洞里会爬出不同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就应该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要具有科学性。我结合上一个问题,提问道:“苹果上黑黑的洞,爬出来的就是毛毛虫,那沙滩上有个黑黑的洞,会爬出来什么小动物呢?”这时候,教师科学性的提问,就把幼儿的思维一下子引到海边的小动物身上,孩子们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小螃蟹,这样不仅缩小了范围,也避免了孩子天马行空的猜测,能让孩子们更积极主动地、有意识地去思考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学习状态进行更深入地提问。通过提问,引导孩子们理解事物整体和局部之间的关系,提高了幼儿的思考、整合的能力。

3.互动提问,增强交流

以往教师教学通常都是教师提问,幼儿回答,活動中缺少互动和交流。这样不仅不利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对幼儿的思维想象发展也有很大的阻碍。当我们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时,教师应该要多等一等,可以多请几个孩子来回答,当有孩子对活动中的内容有疑惑要提问时,教师应该要积极地进行表扬和鼓励,让更多的孩子敢于提问、喜欢提问。这样就可以增强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二、回应的技巧

集体活动中,教师适时和适宜的回应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充分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思维特点、个性特征等方面,在开展活动前就要多方面设想孩子的回答,从而多层次、多角度地考虑回应方式和方法,自成一套“弹性”策略,全方位地支持幼儿的回应。

1.追问提升

(1)回答未达到关键点

在集体活动中,有时候孩子的回答和标准答案只有一步之遥,那么这时候如果教师再继续追问,就能得到想要的标准答案。例如在开展小班美术活动《小猫过生日》时,当我问到“怎么烧鱼?”时,孩子们一头雾水,一时回答不上来,于是我追问道:“想想看平时大人是怎么烧菜的?先要放什么?再放什么?”有的孩子这时候就会想起来要放油、放盐等,但孩子的回答还不全面,于是我出示一张红烧鱼的图片继续追问:“孩子们看看除了要放油、放盐还要放什么呢?”孩子们发现还要放生姜、酱油、葱等一些调料。在教师的不断追问下,烧鱼所需的材料都齐全了,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烧鱼”的操作学习了。

(2)回答偏离主题

在活动中孩子的回答偏离了主题,教师及时地追问,能将孩子引入正确的“轨道上”。例如在大班音乐活动《快乐的一天》中,在让孩子们创编游戏环节的歌词时,孩子们还是回答上一些游戏:拍皮球、扔沙包、爬长梯等。于是,我马上追问:“除了这些户外的体育游戏,我们在班级里会玩哪些游戏呢?”这样孩子们就想到了班级中的一些角色类游戏和区域游戏,自然就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了。

(3)回答千篇一律

很多时候,教师提问后,一个孩子说了一个答案,接下来其他的孩子便也跟着这个孩子说一样或者是类似的答案。这种情况在小班尤为明显。例如在中班上学期,我开展了一个社会活动《微笑》,我问孩子们:“什么事情会让你们觉得很开心?”有一个孩子说:“我收到礼物会很开心。”接下来几个孩子都说收到礼物会很开心。这时候我就继续追问:“收到别人的礼物会很开心,那我们做什么事情能让自己和他人都很开心呢?”这样一追问不仅可以开拓孩子们的思维,也让孩子们从单纯的物质快乐转移到行动快乐上,同时又培养了孩子们自主思考的良好品质。

2.梳理总结

当孩子回答时的表述比较零散、不清楚时,教师就应该在认真倾听孩子答案的基础上,将孩子的答案进行梳理、提炼、完善和总结,这样就能帮助孩子们理清思路,使他们的语言表达更清晰、更完整。

3.评价鼓励

当一个孩子回答后,教师可以让其他的孩子进行评价,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对教师的提问再次思考,还可以大大地提高孩子的注意力,也增强了孩子自我评价的能力。不过相互评价答案的方法比较适合中大班孩子,小班孩子由于评价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比较差,所以不太适用。

总之,提问与回应都是动态的一个过程,教师应该在了解、关注和跟随幼儿的活动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提问和回应的策略,坚持主体性、开放性和互动性原则。从而促进幼儿语言、思维、想象等多方面能力和谐、全面地发展。

(作者单位:昆山市淀山湖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集体活动提问
谈幼儿园集体活动中师幼互动操作材料的体验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幼儿集体活动中的教师言语应用分析
幼儿园集体活动间游戏的实践研究
当好小学班主任的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