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投资应有长线思维

2020-06-19 08:19曹中铭
理财·市场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股息股价A股

曹中铭

2020年无论怎么讲,都将是载入资本市场史册的一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A股市场鼠年首个交易日即砸出“黄金坑”。境外市场更是风声鹤唳,以欧美股市为代表,其短期内的暴跌程度丝毫不亚于历史上任何一次股灾。如今国内疫情已出现明显好转,作为资本市场中流砥柱的银行股,今后又将会何去何从呢?

银行股分红是否会受到影响

4月1日,汇丰控股、渣打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决定取消原定派息计划,并暂停股份回购。消息一出,当天两家银行股均大幅低开。短短3个交易日,汇丰控股股价就从3月31日的44.15港元最低下探至4月3日的37.6港元,降幅高达14.84%。

实际上,除了上述两家银行,境外银行中,像劳埃德银行、苏格兰银行、巴克莱银行、桑坦德银行等,均表示将取消2019年的股息,同时承诺不会进行任何股票回购。这些银行取消2019年年度的股息分配,显然与新冠肺炎疫情在欧美各国蔓延有关。而取消股息分配,将能对相关银行的流动性提供支撑,也能提高相关银行承担损失的能力。虽然取消股息引发了股价的波动,但其实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境外多家银行取消2019年度的股息分配,国内银行是否会效仿呢?笔者以为,国有六大行与股份制银行或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相对而言,国有六大行继续分红的可能性较大,股份制银行由于数量众多,各银行将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分红或少分红也是有可能的。

国有几大行堪称A股市场的“现金奶牛”。既表现在其分红比例上,也表现在其分红金额上。以工行为例。自2006年上市以来,工行基本上年年分红。从2014年至2018年,工行实现净利润分别为2758亿元、2774亿元、2782亿元、2860亿元、2977亿元,业绩增长态势良好,同期分红金额分别为910亿元、831亿元、835亿元、858亿元、893亿元,分红金额占净利润的平均比例为30.58%。2019年度分红预案为10派2.2628元(含税),分红比例为30.56%,与历年平均水平相当。

国有几大行2019年度分红不受影响,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2019年度资产质量继续转好,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除邮储银行外,工农中建交五大行继续保持低位,且均出现下滑。即使是处于高位的交行,其不良贷款率亦不过1.47%。二是除交通银行拨备覆盖率下滑外,其他国有大行的拨备覆盖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而从资本充足率来看,排名靠后的邮储银行也达到13.52%,凸显出几大银行的抗风险能力。三是盈利能力强。2019年工行净利润超过3000亿元,农行与建行均超过2000亿元,排在末位的邮储银行也达到609亿元。

走势没有反映出业绩水平

整体而言,银行股盈利能力强,分红也不俗,但股价走势却总是不尽如人意。这既是银行股的通病,也是其最大的短板。股价走势长期不能反映业绩水平,即是银行股的一大硬伤。

在沪深股市众多板块中,银行股的估值水平一直处于低位。目前挂牌的银行股已达36家,市盈率最高的苏州银行不到12倍,六大行均不到10倍。由于权重较大,沪市平均市盈率水平不到14倍,与众多银行股估值较低不无关系。

今年以来,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股基本上没有什么表现,这既与市场的投资风向发生改变有关,也与金融股本身流通盘子较大,市场资金不愿介入有关。事实上,银行股并非今年表现平平,而是一直以来都是如此。

几大行的走势就很有代表性。像工行等几大国有行,自2015年上证指数上摸5178点以来,只有2016年、2017年表现尚可。由于其时A股闯关MSCI,A股市场掀起一股价值投资理念的热潮,蓝筹股与白马股受到市场追捧,也带动了银行股行情,像建行等银行股,其股价甚至还创出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然而,一旦市场风向改变,银行股便步入低迷。

银行股长期表现不佳,既与盘子大有关,也与其股价没有概念题材支撑,没有更大的想象空间有关,更与市场奉行投机的氛围有关。银行股股价要与业绩呈正相关,显然还有待于市场投资理念的真正转变。

投资策略保持长线思维

银行股虽然估值一般都较低,但同样隐藏着投资风险。比如投资者若在2018年1月高位买入建行的话,那么已经严重套牢,这种煎熬显然是非常不好受的。而且,由于其时是建行创出的历史性高位,以目前6.4元左右的股价,解套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

但这并不是说银行股就不值得投资。事实上,像几大行股东中,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占据着不小的比重。比如截至2019年年末,持有建行的公募基金就高达374家,另外还有1家社保基金,以及其他機构3家,378家机构投资者累计持有建行39亿股。这么多机构扎堆建行,显然不是偶然的。

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投资银行股,主要有几条思路:一是波段操作。银行股虽然普遍盘子大,股性不活,但却也并非没有波段机会。实际上, 2009年、2015年以及2016年与2017年,即使是像建行这样的大盘银行股,均产生了波段行情,且涨幅并不小。

对于银行股特别是像建行这样的“巨无霸”而言,一旦行情启动,出于资金的逐利性,以及个股走势本身的惯性,波段机会将会产生。特别是银行股由于自身的资产质量好、盈利能力强、分红比例高等特性,启动后投资安全边际较高,此时投资者可加大仓位大胆操作,而无须瞻前顾后。此时的银行股,拿在手里放心,盈利也有保障。

二是低位买入,长线持有。结合其历史走势,根据银行股股价的高低,参考估值与股息率等多种因素,在银行股股价处于低位时买入,并长线持有。此时买入银行股的投资者,将处于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境地。

若股价走低,则以投资的心态,坐享其每年的分红;若股价走高,且获利不菲的情形下,则以投机的姿态,逢高兑现利润,以等待下一次机会。

猜你喜欢
股息股价A股
盘中股价升跌引起持股者情绪变化
高股息率股 超额收益之源
牛股盘中冲高回落尾市拉涨停行为解读
1月A股市场月统计
A股各板块1月涨跌幅前50名
股价创股灾以来新低的股票
一月A股龙虎榜
一月A股龙虎榜
2013年A股大股东增(减)持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