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杠杆对冲基金仍有风险

2020-06-19 08:19曹巍嵩
理财·市场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对冲杠杆基金

曹巍嵩

随着近期市场波动,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一些规模较大的量化对冲基金,在近期都遭遇了多年来的最大回撤幅度。就连全球最大对冲基金之一的复兴科技也很难在剧烈的市场波动中独善其身。

知名对冲基金大跌

3月18日,一则关于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爆仓、赎回”的消息在金融圈炸开。随后,桥水基金中国区总裁王沿辟谣称:假的。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也公开回应称:“我保证,桥水一切安好。”

但是有媒体报道称,桥水基金整体市值下跌10%-20%却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其重仓金融品种,短期跌幅高达50%。例如,桥水旗下的全天候策略基金(All Weather)和纯阿尔法策略基金(Pure Alpha)3月以来跌幅在10%-20%。

根據桥水2019年第四季度13F报表统计的数据,截至2019年年底,桥水的持仓重心依然是被动基金。其前五大重仓标的为SPDR标普 500ETF信托、先锋基金旗下的领航富时罗素新兴市场ETF、iShares Core S&P 500 ETF(安硕核心标普500指数ETF)、SPDR黄金信托、iShares MSCI Brazil Capped ETF(安硕明晟巴西ETF)。其中SPDR标普500ETF信托是桥水持仓的重中之重,持有市值超过20亿美元。从持仓比例变化来看,在去年第四季度,桥水前五大买入股分别为摩根大通、美国银行、iShares MSCI台湾封闭式ETF、富国银行、花旗银行,可以说美股银行股是其加仓重点。

然而,近来随着美股市场的连续震荡,美股银行股也不可幸免。Wind数据显示,今年年初至3月17日,桥水5大重仓标的中除了黄金信托外,跌幅基本在20%-30%之间不等,安硕明晟巴西ETF也接近腰斩。桥水着重加仓的4只银行股,年初至今跌幅也在20%-50%之间,损失惨重。受此影响,桥水基金旗下不少对冲产品近期业绩整体出现亏损。

不过,桥水表示,这种回撤程度以前也发生过,而且每次净值也都回来了。“与过去一样,我们一直维持着流动性,这次损失在可承受范围里。”

事实上,陷入困境的对冲基金并不只是桥水。对管理资产达750亿美元的复兴科技来说,今年也是艰难的一年。据彭博社消息,复兴科技的量化对冲基金在3月前三周经历大幅亏损后,今年以来已下挫24%。

此外,对冲基金经理戴维·E·肖旗下规模最大的对冲基金3月以来也已亏损逾9%。高盛的一只热门对冲基金年初至3月25日也已累计下挫近30%。

国内对冲基金扛住了下跌

与国外对冲基金的暴亏不同,国内的量化对冲基金比国外的情况好很多。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3日,全市场的28只量化对冲基金(A、C份额分开计算),春节以来平均涨幅为-0.09%,年内平均回报率则为1.49%。

截至3月23日,节后以来,上证区间涨幅为-10.63%,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分别为-9.27%、5.22%。

两者对比来看,28只量化对冲基金,平均下跌0.09%,不仅扛住了A股这波下跌,平均业绩还跑赢了上证指数10%。

好买基金网统计资料显示,业绩回撤较多的几只量化对冲基金,其跟踪标的主要为美国3年期国债;而业绩相对稳定的几只基金,其跟踪标的主要为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1年期银行定期存款。

欧美对冲基金是怎么暴亏的

有如此多大型、知名的量化对冲基金由于近期欧美股市的暴跌而遭遇大幅回撤,而且跌幅前所未有,那么问题来了,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对冲基金出现如此罕见暴跌,对冲基金又遭遇了什么?

首先,毫无疑问,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导火线下,欧美市场全线崩盘,仅仅1个月的时间,全球闪崩30%以上。虽然对冲基金有一定的金融衍生品对冲,做投资组合的保护,但是这么凶残的暴跌行情下,多多少少都不能幸免。

其次,目前大多数对冲基金采取的风险评价策略,具有波动率越大,风险越大的特性。同时,在基金运行中,目前不少对冲基金大量地使用杠杆。有统计数据显示,一些对冲基金杠杆有的高达50倍。当股市崩盘时,就引起恶性踩踏。亏钱的时候,杠杆让基金亏得更多。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在接受《理财》杂志采访时也表示,美国这些年出现的大牛市,使得各个金融机构杠杆加得非常高,而一些对冲基金多数都采取了量化的手段,加上一些高杠杆的衍生品,所以积聚了大量的风险,市场的急剧下跌相当于把这些埋着的地雷引爆,从而造成进一步断崖式的下跌。

“据了解,现在美国量化交易80%都已经程式化了,也就是用计算机来下单,计算机下单基本上全国不同的机构可能写的程序都差不太多,只是设定的参数略有差别,一旦市场出现大跌,就会触发这些金融机构的程式化交易,出现集中的抛盘,甚至是踩踏。因为我们知道,即使市场下跌,如果是人工下单的话,它也有一个下跌的时间,而不会出现自由落体式的下跌,完全没有抵抗。”杨德龙表示。

后市表现如何

面对对冲基金如此糟糕的表现,很多人开始质疑对冲基金。对此曾任职于美国知名对冲基金松河资本的量函投资创始人姚忠兵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金融危机后,对冲基金行业的发展不如以往,既有监管加强的原因,又受到以ETF为代表的被动投资策略的挤压。

对此,高盛分析师也认为,更多的痛苦可能即将来临。在市场面临严重压力的时期,对冲基金的杠杆率仍高于正常水平,它们最青睐的股票的估值相对于历史水平仍处于高位。高盛预计,由于“围绕全球利差的不确定性以及COVID-19的经济影响仍然很高,各资产类别的波动性都处于极端水平,而流动性稀薄,因此,短期内股票市场的轮换将继续存在。在这种环境下,投资者可能会继续降低投资组合风险。

简而言之,不管是欧美市场的对冲基金,还是国内的对冲基金,高杠杆带来的潜在风险依然存在。

(作者单位: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猜你喜欢
对冲杠杆基金
降杠杆引发股指冲高回落
判断杠杆哪端下沉的方法和技巧
Does a Junk Food Diet Make You Lazy?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
私募基金近6个月回报前50名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