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SWOT-PEST分析法浅析国电南瑞的国际化发展前景

2020-06-19 07:43王欢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年5期

王欢

【摘 要】近年来,国家电网南瑞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电南瑞)统筹利用国际、国内资源,以加快技术、装备“走出去”与标准、品牌“走出去”并举,大力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品牌影响力。文章将利用SWOT-PEST分析法浅析国电南瑞的国际化发展前景。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电南瑞;国际化发展;SWOT-PEST

【中图分类号】F426.61;F2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688(2020)05-0149-02

1 SWOT-PEST分析法简介

SWOT-PEST分析法是一种将SWOT分析法与PEST分析法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是目前企业分析自身发展优势与劣势主要运用的一种方法,该种方法主要是让企业认识到自身在社会环境、政治氛围、技术条件等宏观因素下的定位与发展目标和方向。同时,SWOT-PEST分析法对影响因素依据影响大小进行了排序,便于企业找出关键点。使用该方法的主要途径首先提炼出关键的影响因素构建矩阵图,然后利用矩阵模型分析法对各个影响要素进行深刻分析,最后总结研讨基于目前的大背景,该研究对象应该选择的戰略方法。

2 利用SWOT-PEST分析法浅析国电南瑞国际化发展前景

2.1 基于PEST的内部优势分析

(1)政策优势。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输出、海外工程投资、社会责任履行等措施,坚决落实上级决策,积极执行“走出去”战略,依托成熟的特高压技术,推进电网互联互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全球产能升级,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国家电网公司把沿线国家作为海外业务拓展的重点,大力推进国际化,这为国电南瑞进军国际市场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2)经济优势。国电南瑞所属的国家电网公司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家重点企业,近年来它在国际上承建的重大工程项目饱受赞誉,为国电南瑞的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背景条件。

(3)社会优势。我国国民经济水平持续向好,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电力基础设施发展更是迅速,特高压电网已基本建成电网的骨干,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在基建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技术实现了各项突破,管理不断朝现代化迈进,资金支持更加雄厚,这些都为我国实现跨国电力互联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而且,目前我国与不少周边国家,比如俄罗斯、蒙古、缅甸、老挝等已初步实现了互联互通。同时,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和全球经济的加速发展,世界范围内对能源的需求大幅提升,我国周边国家供能供电的能力亟待提升。近年来,我国在周边国家承建的大型工程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为国电南瑞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技术优势。面对市场和产业的发展,积极开展创新体系建设,国电南瑞已经取得了大量的高水平、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在特高压和智能电网领域的研发成果,已列为国际先进水平,并且拥有了一批自主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产品,例如电网调度、自动化控制、信息系统集成等,特别是大型电网的安全稳定控制和继电保护技术已经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领先世界水平的技术无疑是国电南瑞国际化发展的决定性条件。

2.2 基于PEST的内部劣势分析

(1)政策劣势。国电南瑞是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企业,有大量的研究项目和科技成果关系国计民生。在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知识产权的保护十分重要,但是国内相关法律政策的缺失和先进经验的匮乏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开拓国际市场。

(2)经济劣势。国际大型工程建设需要投入巨大资金,且周期长、收益慢、工程复杂,项目建设常常需要数年之久,对企业的资产管理、筹资能力都将是很大的挑战。多年来缺席国际电力市场,对国际技术标准、国际市场环境、市场需求状况的认知都还有待提升。

(3)社会劣势。西方发达国家拥有众多技术先进、声誉良好的同行业企业,例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等,且这些企业多年来不断承建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大型项目,成绩斐然。与发达国家经验充足、竞争力强的同行业企业相比,我国的企业声誉不足,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此外,电力系统这样的大型工程建设周期长,国内相关的技术人员必须常驻国外,文化差异等因素可能会造成与当地员工的矛盾,不利于项目建设。

(4)技术劣势。目前,企业还缺乏一支全职的国际产品研发队伍,导致对海外需求缺乏及时响应,研发项目实施缓慢,研发进度和成果难以跟踪和评估。且国家电网公司刚刚步入国际市场,对国际技术标准了解不足,缺乏国际市场经验,与国际市场上的先进技术之间仍有差距。

2.3 基于PEST的外部机会分析

(1)政策机会。国家上层决策明确指出,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竞争能力,培育一批世界级跨国公司。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也在2017年指出,电力互联是“一带一路”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络的重要体现。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有了更多“走出去”的条件,有利于国电南瑞的国际化发展。

(2)经济机会。相对于全球巨大的能源需求量来讲,目前总体来说,世界电力供应仍处在成长期,这其中供应不足的情况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表现更为突出。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指数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电力互联、绿色、低碳等方面明显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这是加强设施连接、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络的关键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3)社会机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供电能力方面明显低于全球水平,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且随着全球经济的加速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周边欠发达国家对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和稳定性都产生更高的要求。

(4)技术机会。全球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已构建起稳定、高效的供电系统,收获了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实现了经验曲线效应和规模经济,这些技术和经验都是可供借鉴的宝贵资源。

2.4 基于PEST的外部威胁分析

(1)政策威胁。由于经济发展阶段和国情的差异,因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电力互联的认识千差万别,对其技术可行性和安全性的看法也大相径庭,很难促进电力互联互通的合作。此外,电力系统关系一个国家的国家安全和民生大计,沿线国家政治环境各有不同,存在即使签订工程合同,但是在进入项目建设期甚至项目建设完成后当地政府由于政治上的原因违约的情况,因此必须将政治风险纳入考量。

(2)经济威胁。资金保障与支持是电力基础设施发展的基础,特别是大容量、长距离输电,需要投入更多。在国际上,大部分国家基础设施较为薄弱,资金力量受到限制,所以在推进跨国电力互通互联时,容易受到他国资金、投资的限制。

(3)社会威胁。电力系统事关国家安全,这样重要的項目外包给国外公司可能会遭遇当地舆论的抵制。

(4)技术威胁。目前,电网连通性水平相对较低,沿线能源资源分布极不均匀,能源生产中心与负荷中心之间的不匹配突出。为能让新能源得到更大的利用与开发,保证远程负荷吸收的有效性,可以在规划建设之初,就根据能原地基到负荷中心的距离,规划建设出效率更高、容量更大、性能更好的输电通道。但如果线路沿线存在电力基础设施薄弱、骨干线路老化、输电容量小、输配网损耗大等问题,则难以实现大规模的互联。

3 政策建议

总的来说,建议在加强沿线国家政策沟通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认识和共识,逐步以积极、稳定、互利、市场化的方式促进电力互联互通。

3.1 加深对沿线国家能源政策、技术标准的了解

沿线国家的能源和能源政策千差万别,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国家的能源政策进行深入研究,加强沿线国家电力需求分析,调查不同国家的电力消费现状,并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段的电力负荷差距进行评估。结合该地区的经济和人口发展趋势,预测该地区电力能源消费的发展趋势,分析该地区未来的电力能源平衡。

3.2 推动构建沿线政府和企业间电力能源协调机制

有了政策保障才更具可行性,所以需要积极加强政策沟通,促进电力互联互通的政府间协调机制,让电力连通能够真正在各国受到重视,推动各国优化能源策略,加大对技术、管理、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形成支持跨国电网互联的政策支持体系。同时,要调动各国电力企业的参与积极性,建立具有广泛影响力和代表性的电力互联联盟,加强战略协调,共同投资参与互联电网建设。

3.3 加快关键技术创新,加强信息化建设

大力加强供电、储能、电网、信息通信等领域的整体创新能力,为电力互联奠定技术基础。比如,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需要提高其可控性,在保证安全、可持续的前提下,通过降低成本,提高其市场竞争力,让可再生能源得到更好地利用。探索太阳能、水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的可能性。促进移动互联、大数据、物联网、电网技术等先进信息通信技术的紧密结合,促进智能电网的发展,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构建现代化管理平台,为信息交流及沿线相关国家电力部门的信息交换提供便利。

3.4 实现与东道国的发展成果共享

一方面,为本土企业进入公司全球供应链系统提供必要的政策援助和智力支持;另一方面,鼓励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和吸收能力,从而化解当地政府的政策阻碍和舆论抵制。

4 结语

本文从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会和外部威胁4个方面,对国电南瑞的国际化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我们应该把握住时代机遇,守正创新,让国企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赢得更大的空间。

参 考 文 献

[1]吴刚,陈兰芳,郭茜,等.“一带一路”战略下中欧班列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7(4).

[2]范士娟,李翠婕.“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多式联运SWOT-PEST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3).

[3]王辉,王庆平.积极稳妥推进“一带一路”电力互联互通[N].中国经济时报,2017-8-17(A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