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监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之我见

2020-06-19 14:58邱美琪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年5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新时代管理

邱美琪

【摘 要】人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实施者,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企业创新能力。文章在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监理企业发展实际,深入分析新时代下监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依据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提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着力点,对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提高新时代下监理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监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92;F42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0)05-0203-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还明确指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新时代下的工程监理企业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为指引,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改善职工队伍结构,提高劳动用工效率,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新时代对工程监理高质量发展提出的要求。

1 新时代下工程监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1.1 创新发展战略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实现“十三五”发展规划,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做出了重要部署,创新驱动成为工程监理企业适应经济新常态、开创发展新局面的重要战略,为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供了良好机遇和条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由速度规模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发展动力由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要素为主转向创新驱动。新的发展形势,既给监理企业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机遇,也使监理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此,如何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适应市场变化,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新问题。

1.2 工程高质量发展需求使人力资源管理面临新任务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规划的不断深入,对加快国民基础建设结构做出了新的战略布局,工程建设继续保持较大投资规模。未来几年,全国范围内新建的各类建筑、铁路、公路、水电、港口航道、市政公用等工程将有计划地陆续投产。并且,随着工程市场的不断拓展,涉及海外的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前景广阔。新的工程项目的投产必将对监理企业人力资源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企业科学编制人力资源规划、优化人员配置、提高职工技能素质及丰富人力管理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企业有效解决新增人力需求。

1.3 工程领域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需要配备高素质职工队伍

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工程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大量投入应用,使监理行业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对职工队伍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监理企业职工队伍结构性矛盾凸显,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新形势下,迫切需要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和考核机制,打造一支技术领先、素质过硬的职工队伍,为监理企业经营效益的稳步提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1.4 理顺用工机制迫切需要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近年来,监理企业严格控制职工数量,盘活既有人力资源,促进了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但是由于监理企业工作的特殊性,造成监理缺员与机构冗员现象同时存在。一方面,现场一线项目点的人员配备不足,高技能、高素质监理工程师严重缺乏;另一方面,企业机关事务性机构結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日益突出。要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些问题,就要推进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健全和完善用工机制,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

2 新时代下监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力重点

2.1 科学编制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保证长久发展

按照国家劳动用工总量规划,结合监理企业经营管理整体水平,编制切合实际的人力资源实施规划,并分阶段做好兑现。根据每年经营项目数量、合理确定年度新增职工数量,合理安排既有项目点的人员,保证监理企业基本的用工需求。结合经营发展实际,积极引进和培养高技能人才职工队伍。逐年提高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设备工程师、环境工程师等的聘任比例。根据新项目建设实际,制订专业人员培养计划,保证主要项目点监理人员配备需求。

2.2 加强人力资源标准建设,优化劳动生产力

结合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及变化情况,动态修订劳动定员标准和相关岗位定员设置,充分发挥标准流程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规范作用,切实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程度,促进监理流程优化和经营水平的提高。进一步规范监理企业机关、项目点人员设置,对管理资源配置不高、管理职责交叉重叠的机构和人员实施优化。坚持精干高效的原则,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效能为目标,加强机关机构和人员管理,强化专业管理力量,拓展专业管理职能,促进监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2.3 不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人力使用效率

一是严格员工准入制度。严格实施新职人员招聘程序,合理确定新职人员入企数量和人员素质标准。积极探索多种形式、方法的技能人才引进机制,使新聘人员更快、更好地适应企业经营要求。二是合理调配既有人力资源。通过优化劳动组织、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充分用好既有人力资源潜力,对各项目点根据项目大小、难易差别实行差额人员管理。进一步完善上岗机制,按照“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事相宜”的原则,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机关与项目部之间的协调机制,实现人力资源配置的高效精干。三是积极推行岗位化管理。建立员工考评、晋升、退出等机制,形成各类人员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的合理流动机制,充分调动职工创效益的积极性。

2.4 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建立多种用工机制

一是加强高技能人才管理。持续加强企业监理工程师、注册工程师、环境工程师等的资源管理,促进专业化、职业化队伍建设。按照不同的岗位设置标准确定不同的薪酬待遇,激发员工学习技能的热情。二是创新员工评价机制。采取全方位的科学评价方法,对企业各岗位、各部门的人力资源进行客观考核评价,实现人力优胜劣汰,增强职工队伍的专业性。三是健全并完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加强聘任高级技能人才的使用管理,严格技能津贴与工作业绩挂钩考核,在强化津贴支付激励效应的基础上,对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技术革新、工艺创新的人员进行奖励和晋升,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 保障措施建议

3.1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新时代,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是监理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组织要充分认识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力资源创新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顺应创新发展的趋势,进一步转变观念、开拓思路、找准差距,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工作。

3.2 完善机制,加强引导

监理企业要进一步修订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的同步创新。加强对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引导,合理用好激励约束机制,有效解决结构性缺员和冗员问题,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3.3 协调联动,合力推进

按照逐级负责、分工负责、专业负责要求,分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战略规划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和推进落实期限。发挥各层级管理组织优势,动员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形成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强大合力。加强横向、纵向及结合部之间的协作配合,共同推进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提高。

3.4 关爱职工,强化保障

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工作中,各级组织、各个部门要加强正面宣传引导,解决职工实际困难,用好考核激励办法,不断凝聚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持续推进职工生活建设,进一步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为职工合理流动、安心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4 结语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战略的深入推进,监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将日益激烈。监理企业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力资源创新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充分认识新时代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按照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战略规划,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动作用,在新时代更好地服务于监理企业经营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参 考 文 献

[1]李莉.浅谈工程监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8(21).

[2]谭琳.关于监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J].经济视野,2015(1).

[3]余凯成,程文文,陈维政.人力资源管理[M].第3版.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4]赵秋丽.施工监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分析[J].消费导刊,2017(9).

[5]韩会来.实现监理企業对项目人力资源需求的调配管理[J].建设监理,2011(7).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新时代管理
山东青岛市张远问: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具体指什么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