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送一服: 金字招牌的成色

2020-06-21 15:25课题组
决策 2020年3期
关键词:安徽省工程活动

50504名干部,439289次调研,53371场政策宣讲,这是一串沉甸甸的数字。

为及时、有效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持续优服务、稳增长、促转型,着力营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2017年8月,安徽面向全省企业实施“四送一服”双千工程(送理念、送政策、送项目、送要素、服务实体经济)。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共抽调50504名干部深入各市企业展开调研439289次,开展政策宣讲53371场,收办企业反映各类问题6.2万多个,真正实现了“干部走下去、问题收上来,措施落下去、服务跟上来”。

双千工程在送政策、送要素、送项目等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对安徽省经济增长有哪些贡献?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会同安徽人和市场研究咨询有限公司,对2017年以来“四送一服”实施成效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分析。评估组对2019年12月31日前共68830条企业反映问题及要素对接历史数据进行了清洗、梳理,得出63698条有效数据。

“金字招牌”是怎样炼成的

“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实施以来,安徽各地各部门主动作为,勇于创新,扎实有序开展各项活动。

强有力的统筹推进机制,是“四送一服”重要的制度保障。这方面,首先是组织领导。活动开展初期,各地均成立了领导小组,并于2018年起均统一设在政府办公室,机构改革后由各市新成立的改革和营商环境监督科具体承担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同时,建立健全常态化推进机制。安徽省“四送一服”办精心谋划常态化推进工作方案,不断健全协调调度、联动推进、联系包保、工作反馈等机制,进一步提升常态化工作质效。再有是强化督查考核和跟踪问效。安徽省“四送一服”办先后组织开展了4次第三方评估,量化评估结果纳入安徽省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并以“四不两直”方式不定期深入实地对企业反映问题办理情况进行督察,有效传导了压力,各市工作力度明显提升。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收集和解决各类问题与诉求,是“四送一服”的重中之重。为实现全天候、多渠道收集企业问题,2018年,创新打造了安徽省“四送一服”双千工程综合服务平台,包括电脑网站、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3个子平台,企业可通过平台实时查询各类优惠政策,在线反映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诉求。2019年,综合服务平台不断上线新的功能,并开通微信小程序。

目前,企业不仅可以在平台上直接反映问题、查看问题办理进展,还可以实时对接100余个银行金融产品、41个省级基金产品等资金要素,及时了解高校院所最新科研成果。

截至2020年2月底,双千工程微信公众号累计关注用户数12万个,手机客户端下载量3.5万次,综合服务平台共收集办理企业反映问题6.4万个。

服务实体,贵在精准,这是“四送一服”深入开展的关键所在。从2018年10月开始,安徽省相继开展了促进“六稳”政策措施落实、“四送一服”进民企、送基金进市县、助推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完成等主题活动,拓展“四送一服”服务深度和领域,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这些主题活动凸显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做到有的放矢,特别是在帮助退规企业返规、停产企业复产、困难企业纾困、“专精特新”企业培育、重大项目加速落地、减税降费政策落细落实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2019年9月、11月及12月,集中主题活动共帮助依法返规企业94家、依规恢复产值上报企业131家、推动20个重大项目开工。

各地各部门还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在组织形式、活动方式、活动载体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丰富了活动内容,提升了服务水平。安徽省科技厅发挥跨部门优势,组织中科院合肥物质院、中科院合肥创新院、中科大先研院、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安农大等10余家高校院所及1家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参加六安市产学研用对接会,精准解决企业寻找高校院所合作指向性不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持续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是提升“四送一服”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各地坚持政策集中宣贯与入企入园宣讲相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融合,深入開展宣讲调研,持续宣传造势,“四送一服”双千工程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安徽省政府服务的一大“金字招牌”,2019年11月,作为国务院第六次大督查发现的32项典型经验之一,受到国办的通报表扬。截至2019年底,省内外各类媒体累计刊发(播报)“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新闻报道近70万篇。高强度高密度的宣贯和推介,营造了“四送一服”的浓厚社会氛围。据对全省约500万户注册工商业企业抽样调查,“四送一服”的知晓率达27.8%,其中86.9%的受访企业认为“四送一服”帮扶效果好。

卓有成效的成绩单

连续3年开展的“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受到了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有力助推了安徽省实体经济尤其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首先是政策落地力度明显加强。安徽省“四送一服”办已累计已发布5版《安徽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清单》,便于企业快速理解掌握。各地各部门通过各种形式高频率大范围开展政策宣传,推动广大企业主动了解政策、学习政策。截至2019年底,参与各类政策宣讲的企业达1274086人次。高密度的政策宣讲有力地扩大了知晓面,推动了政策落地。在收集的各类企业反映问题中,政策奖补问题11141个,解决率达94%。安徽省首台套保险补偿项目申报数从2017的28个增加到2019年的99个,共补贴保费7296万元。2019年新增减税降费超800亿元,其中减税超640亿元,民营经济减税约占2/3。

同时,要素瓶颈制约得到缓解。各地各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面对面、类对类、一对一、点对点精准对接,有效破解了一批要素制约。截至2019年底,成功对接落地企业资金、人才、科技、土地等生产要素6167个,其中资金要素对接3293个,解决融资需求219.98亿元;土地要素成功对接1379个,解决用地超过14000亩;人才要素成功对接1334个, 43364人与企业达成用工协议。

第三是项目对接转化成果丰硕。安徽省“四送一服”办选派省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家参加工作组,开展产学研用专项对接活动,帮助企业引进创新型项目、建立战略合作联盟,促进成果转移转化。同时,先后面向省内外高校院所征集梳理5批789个科技水平领先、成熟度高、产业前景较好的应用型科技成果,多渠道向企业发布,组织专项对接。截至2019年底,共计促成191项科研项目落地,涉及合作机构200余家。

企业满意度不断提高是第四个方面的成效。通过“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机关干部与企业家零距离接触,加深了对企业的了解,增进了与企业家的感情。政府部门和机关干部面对面、实打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难题和瓶颈约束,有效提振了企业家信心。据电话调查,企业对“四送一服”的满意度从2017年的88.5%提升至2019年的90.7%。

最后是对经济增长贡献较为明显。“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是提振企业信心、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之举,在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过程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通过计量模型测算,“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在近两年安徽经济增长中直接贡献率达到了1.5%。

下功夫补短板

“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调研发现,随着“四送一服”深入开展,安徽省及各市“四送一服”办工作力量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活动成效。从企业反映问题类型来看,融资、用工和人才问题仍是企业反映较为集中的堵点难点,约占所有问题的三分之一,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较为突出,反映的融资问题数量是大中型企业的2倍。

针对评估发现的情况和问题,可在创新活动方式、完善综合服务平台功能、解决企业诉求、优化常态推进机制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提升“四送一服”精准度和帮扶成效,让企业感受到更多政府服务温度。

首先 ,进一步优化活动方式。针对集中活动月企业参与度有所降低现象,可以适当聚焦活动主题,围绕企业反映强烈、较为集中的突出问题,每月或每两月开展一次主题活动周,组织和动员全省上下攻坚克难,务求取得重大突破和显著成效。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收集和解决各类问题与诉求,是“四送一服”的重中之重。

其次,建设一站式涉企服务平台。借鉴广东等地经验,在现有综合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将分散的经营许可、清缴税款、创业补贴、扶持资金申请、项目审批、招投标、融资贷款等涉企服务事项集成到一个平台上,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进一步优化平台设计,提升用户体验,开展系列推广活动,引导更多企业利用综合服务平台。

第三,推动建立企业反映问题制度化解决机制。聚焦提升企业反映问题解决效率,针对不动产登记等历史遗留问题,推动形成长效机制,变“单个整改”为“连片整治”、变“逐个推动”为“整體推动”,做到解决一个问题、堵塞一批漏洞、完善一套制度。长效化解决机制要强化督办力度,推动部门联动,善于利用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施策。要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融资、用能、用工、用地、物流等共性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形成一批能够切实解决问题的制度性成果。

第四,进一步完善常态推进机制。要强化与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工作联动,坚持把打造“四最”环境作为“四送一服”的主题,在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报建、纳税服务、跨境贸易等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开展系列主题活动,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和深度。借鉴浙江向企业派驻“政府事务代表”的做法,逐步建立“一对一”联系和帮办制度,实现1户企业有1名领导联系,每个事项由1名政府工作人员帮办。加强经费和人员保障,采取增加编制、抽调人员集中办公等方式,进一步充实工作力量,更好开展各项工作。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实施精细化、阶段化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评估,定期举办全省经验交流会,激励和引导各地各有关部门卓有成效地开展“四送一服”。

“四送一服”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安徽将再接再厉,总结深化“四送一服”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脱贫攻坚中的创新做法,把这一工程的功能作用提升到新的高度,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执笔人刘晓成)

猜你喜欢
安徽省工程活动
成长相册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子午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