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单元作战”: 安庆迎江区创新防疫“单元长”

2020-06-21 15:25吴明华
决策 2020年3期
关键词:清仓防疫网格

吴明华

疫情防控阻击战,细节决定成败。如何将各项防疫措施在基层落实落细?如何确保防控无“死角”、无“盲区”?特别是基层社区要在短时间内摸清居民的具体情况,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这对社区干部来说是巨大挑战。

安庆市迎江区创新建立“小单元作战”体系,设置“单元长”,做强“小单元”,实现城乡全覆盖,为疫情防控、基层治理夯实体系基础。截至目前,迎江区已经设置“单元长”2775个,人均管理47户,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级应急响应启动以来,家住安庆市迎江区华中路街道光荣社区的居民高成虎,每天在他负责的居民楼内爬上爬下,忙得不可开交。“我是单元长,包保30户居民,每天都要对他们进行摸排。”他说。

现年58岁的高成虎,自小就住在光荣社区,对该楼内每家每户的情况十分熟悉。加上他热心公益、长期担任社区志愿者,和社区干部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五个清仓见底”工作开展过程中,他被社居委指定为北三巷3栋的单元长,负责居民信息摸排。

光荣社区常住人口7000多人、有76栋居民楼,社居委要在短时间内摸清所有居民的具体情况,任务十分艰巨。“不光是时间短、任务重,关键是不少社区干部和居民之间彼此还不是很熟悉,这就导致了清仓见底难度极大,甚至精准度不高。”迎江区委书记尹志军说。

根据省、市疫情防控工作指令,迎江区创新建立区委书记统筹负责、区指挥部具体指挥、网格长主体负责、“单元长”包保实施,即“社区+网格长+单元长+居民户”的作战体系。网格长原则上由社区干部担任,“单元长”一般由本楼栋里居民担任,包保到户,管理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816层台阶,造就贴心“单元长”

为把“单元长”制度落到实处,有效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迎江区龙狮桥乡率先在全区聘用了721名单元长,辅助网格长处理片区的社会事务。姚章水便是其中一名单元长。

今年60出头的姚章水,家住新宜小区26栋楼,一直是龙狮桥乡雨润社区的群众监督员,对本楼栋居民情况十分熟悉。上岗以来,社区防疫事务他样样参与,“看着做”成为了他的口头禅,“任何社区党委需要我做的,任何我可以为大家做的,我都看着做!”

在“五个清仓见底”摸排工作中,他被聘为26栋楼1至4单元的单元长,共计负责48户人家。在三天的摸排过程中,对48户人家逐一走访摸排,填写统计表。新宜小区是老旧小区,没有电梯,姚章水每天雷打不动的,是需要爬816层台阶,对4个单元每天两次楼道消毒。在他负责的2单元内,还有一位手脚不便的孤寡老人,他主动结对帮扶,提供贴心服务。

当记者找到姚章水,问起他为什么选择去干单元长时,他坚定地说:“我入党都有20多个年头了,党员在关键时候就该亮出身份,起到带头作用。小区是我家,防疫靠大家。”说完又背起消杀壶准备对楼栋进行今天的第二次消杀。

“三有标准”与微治理创新

“单元长”要达到“三有标准”,即有一个好身体,年龄一般不超过60岁;有一定文化素养,会居民微信群建立、管理,懂政策宣传,会做群众工作;有一副热心肠,热心为居民群众服务,具有奉献精神。“单元长”候选对象由网格长、社区居民推荐,街道、社区书记会商联系点县级干部和村居包保部门负责人遴选、甄别、公示、确认。

迎江区将“单元长”纳入乡街、村居管理。每个“单元长”管辖面积不宜过大,原则上按照多层楼房1人、小高层2人、高层一单元1人。除高层单元外,每个“单元长”原则包保不超过50户的标准进行设置,并相对固定。“单元长”要准确掌握每户居民信息情况,并對居民信息除社区党组织以外不得对外公开。

“单元长”表现突出的,区里给予单元长精神、物质双重奖励。对工作不称职、或较多群众反对的“单元长”,则由任命渠道予以撤销。

迎江区各级党组织全面发动村(社区)党员、志愿者、在家大学生、机关干部、退役军人、物管人员、业主委员会成员、“两代表一委员”、楼栋长等各方面力量下沉社区,支持“单元长”工作,做好小区“微”治理,从严落实疫情防控。

在疫情防控期间逐户摸排时,迎江区发动2500余人,参与居民摸底排查、宣传防控自护等,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较好落实五类人员“清仓见底”摸排工作。

迎江区创新丰富网格化管理、创新“小单元作战”,为疫情防控以及今后基层社会治理打下了坚实工作基础。

猜你喜欢
清仓防疫网格
用全等三角形破解网格题
“豪华防疫包”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全员参与的“清仓式”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防疫、复工当“三员”
端午节俗与夏日防疫
反射的椭圆随机偏微分方程的网格逼近
虚假“清仓大甩卖”是“消费欺诈”
重叠网格装配中的一种改进ADT搜索方法
基于曲面展开的自由曲面网格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