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辩论活动的策略与方法

2020-06-21 15:27任天阳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高架桥正方心仪

任天阳

【摘   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辩论活动能帮助大班幼儿在大胆表达自己想法的同时,学会关注其他人的表达,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激发大胆表达自己观点的兴趣,提高語言思辨能力与表达能力。

【关键词】  辩论活动;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一、研究现状

教育网《对小小辩论活动设计的思考》一文中指出活动内容源于幼儿的生活,把幼儿生活中的实际需要与社会教育相联系,让幼儿利用“理性思考”和情绪体验来审查自己的行为,并同别人进行价值观念的交流,根据自己的价值思考选择行事。教师的作用在于设计各种活动,运用各种方法与技术去诱发幼儿暴露、陈述、思考、体验和实现某种价值观,并根据活动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计划。综上所述,在如何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辩论活动注意点上进行了研究,但还没有人将辩论活动用于提高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进行理论梳理。

二、在辩论活动中提高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

1.媒体辅助法

关于了解“什么是辩论?”“辩论活动应该是什么样的?”“辩论活动跟我们平时交流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对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来说没有什么方法比直接观看一段辩论赛的多媒体录像来得更直观。比如我在进行第一次尝试辩论活动前,就准备了一段小视频,让孩子们先欣赏了一段辩论赛。从视频中大人的表现,孩子们能够知道辩论赛是什么样的,大概要遵守什么样的辩论规则,辩论过程中的常用语句“我尊重你的观点,但是我也有自己的想法。”“我有不同的意见。”等等有了初步的了解,让孩子们比较直观地模仿,激发他们也要进行辩论尝试的兴趣。

2.小组对抗法

大班后期的儿童特别喜欢有规则的游戏,而辩论活动这一特殊的语言活动形式正激发了孩子们竞赛的兴趣。另外大班幼儿合作意识已经逐步增强,有了一定的责任感和归属感,这为我们进行分组辩论赛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辩论活动“玩具该不该带到幼儿园来”中,我用分组座位安排,谁举手谁表达的方式开展。孩子们表达积极性不高,更多的时候是个小听众。于是我决定改变活动的形式,为增加辩论的气氛以及激发幼儿辩论积极性,我在“晴天好还是雨天好”活动中,将幼儿分为两组,并在辩论开始前,让每个幼儿明确自己是正方还是反方,并入座到自己所属的阵营以增加小组对抗的气氛。孩子们对这样的活动方式顿时来了兴趣,兴致勃勃地开始辩论。就连平时内向的小朋友也能为了自己阵营的荣誉而大胆表达。

3.启发引导法

大班幼儿辩论活动中老师的启发和引导尤为重要。大班幼儿语言发展水平以及经验都比较有限,容易陷入僵局或辩论偏离主题,需要老师适时启发引导。老师进行启发引导的方法包括肯定、追问、质疑、建议等。

【案例】

辩论主题:晴天好还是雨天好。

幼正:晴天好,因为冬天有太阳会暖和。

幼反:太阳是暖和,可是我觉得下雨天好,因为小树喝水了才能长大。

幼正:小树是要喝水,可是没有太阳小树是长不大的。

幼反:不下雨小树也长不大。

师:反驳很有针对性,可是有没有不下雨让小树长大的方法呢?

幼正:不下雨可以浇水啊!

幼反:浇水虽然是个好方法,可是停水了怎么办?

幼正:我们家不停水的。

幼反:有时停的。

师:不下雨的话,家里的水是从哪里来?

从这一段辩论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出大班幼儿在辩论过程中经常会找不到新的辩论策略,或者容易偏离主题。老师在辩论活动中运用建议、质疑、追问等方法帮助幼儿整理辩论思路,提高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提出反驳的针对性,能围绕主题进行辩论。老师适时地给予孩子们肯定,鼓励幼儿更积极地参与辩论,体验语言表达带给自己的成功感。

4.奖励鼓励法

每个年龄段孩子都喜欢被表扬、被奖励,大班孩子也不例外。表扬和鼓励的方法也可以是多样的:如老师语言的表扬、同伴的鼓励、物质、荣誉的奖励等。在活动中老师的帮助、表扬、小辩手荣誉称号甚至一些小礼物都能激发孩子们表达自己观点的积极性。比如心仪小朋友原来是一个内向的孩子,很少会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在前几次的辩论活动中也没有敢大胆表达。在“高架桥造好还是不造好”辩论活动中,她意外地选择了正方(人数对比悬殊,正方人数4,反方人数16人)。刚开始,她显得比较紧张,不管反方说什么,正方始终没有人进行反驳,心仪更是不说话。于是老师作为正方选手加入辩论,并拉着正方选手心仪的手说:“没关系,我们一起努力。”这给了心仪很大的鼓励。正在这时反方幼儿提出了异议,辩论记录如下:

【案例】

辩论主题:高架桥造好还是不造好。

幼正:我们人不够,他们人太多了。

师:那老师加入你们正方,我也支持造高架桥。

幼反:不公平,老师不能算。

心仪:能算。老师也是我们大一班的。

师:心仪说得太棒了,老师也是大一班的成员,为什么不能参加辩论?难道你们没有信心了吗?

幼反:我们有,肯定打败你们!

师:那你们先说说吧。

幼反:不能造高架桥,小白兔的家会被拆掉的。

心仪:我同意你的观点,但是它也可以住到外面或者到亲戚家啊,我暑假就去我姐姐家了。

幼反:不能造高架桥,工地太吵,吵得小动物们都不能睡觉了。

心仪:那他们可以搬家呀。

幼反:我同意你的观点,可是要搬到哪里去呢?

心仪:可以去朋友家。

幼反:人家家住不下。

心仪:住别墅的朋友就可以,我家就是,可以住很多人。

老师以正方选手身份加入辩论,这种伙伴式的学习方式无疑给正方孩子们特别是心仪很大的鼓励,也激励着反方阵营的孩子们更加积极地应对挑战。活动中心仪大胆表达,机智反驳,提出可以搬家避免造高架桥带来的灰尘污染和噪声污染,使反方幼儿陷入僵局,从而取得了辩论的胜利。这次的胜利对于欣怡而言体验到的是从未有过的成功感,大大增强了她的自信心,一下子活泼了很多。而这才是我们开展辩论活动的真正意义所在。

三、分析与思考

本次研究中辩论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形式比较单一,实行的是集体和小组形式。以后在进行辩论活动时可以对组织形式再优化。辩论活动可以从集体形式、小组形式向日常生活中发展;从由老师组织到幼儿为主过渡,培养孩子们大胆表达、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的语言表达能力。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老师、孩子及家长共同的努力和坚持。

猜你喜欢
高架桥正方心仪
荐书词
寻找缺失的一角
我的机器人在哪里
减肥秘方
高举
拆除高速路
为心仪的你 扎个蝴蝶结
废弃高架桥的“新生”
数字骰子
印高架桥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