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0-06-21 15:27张晔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运用方法赏识教育小学语文

张晔

【摘    要】  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符合学校特色和学生性格特点的现代化教学方法远比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有效许多。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实施,使得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育逐渐向多元化发展,赏识理论在小学教育中的运用使得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当前在小学语文教育阶段许多语文教师也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了解、尊重学生的需求,积极探索“赏识策略”在教学中的综合应用。本文将从“明确学生优点,端正赏识态度;确立赏识标准,避免赏识误区;营造赏识氛围,提高教学成效”三方面对赏识教育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  赏识教育;小学语文;运用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赏识教育往往会有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学生本身都喜欢别人的赞扬和认可,凡是对自身发展有利的教学方式,学生都会去学习,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哪怕是教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一个行为都会引起学生内心的转变,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行为形成强大而持续的影响。那么,如何才能在语文课堂中正确地运用赏识教育呢?笔者认为,赏识教育理论的应用和实施必须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策略,针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的不同,采取不一样的教育方式,让赏识教育的作用和价值发挥到极致。

一、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对大多数小学生来说,枯燥乏味的小学语文课程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那些自己不甚理解的内容却要求全文背诵,那些笔画复杂的汉字却要求自己会读会写。许多的学习困难摆在学生面前,慢慢地就会摧毁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所以,教师需要及时渗透赏识教育,在艰难的学习道路上推他们一把。

2.拉近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赏识教育中,老师和学生必然要进行语言互动和情感交流。如果教師能多说一些鼓励学生的话,那么他们就能看到教师“和蔼可亲”的一面,即使学习上有困难,也愿意接受老师的帮助和指导,所以渗透赏识教育还能拉近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二、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明确学生优点,端正赏识态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上,应用赏识教育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自信心。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深入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个性去挖掘学生本身具有的优点和独特性。对小学生来说,学习水平上存在的差异性不大,但是在个性上却是存在众多差异,如:平时沉默寡言的学生,但是作文写得很好;成绩不好的学生,但是在做作业时文字书写十分工整等等。所以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时,不要局限在学生缺点的方向,而是将学生展示出来的优点进行最大化培养,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提升学习的自信心。

例如:在学习《习作——让生活更美好》时,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写作,有的学生写科技改变生活,有的学生写知识改变命运,还有的学生写朋友丰富生活等等,这些不一样的写作都是体现出学生不一样的追求和性格爱好,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基础上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判,鼓励学生尝试不一样的写作。这样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自身的优点,使得学生在学习信心上得到不一样的提升。

2.确立赏识标准,避免赏识误区

对于赏识的标准就是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学生不一样的鼓励和奖赏,赏识奖励的标准一般有:情感赏识、目标赏识、榜样赏识等。情感赏识就是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师生之间建立起相互的信任关系,让学生在心理上摆脱自卑和自闭的隔阂;目标赏识就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自身的特长为学生设置不一样的学习目标,积极鼓励学生用尽全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艰苦努力的学习品质;榜样赏识就是借助于榜样的力量让学生认识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道理,让学生不断地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例如:有的学生喜欢文学,有的学生喜欢演讲,有的学生喜欢故事,有的学生喜欢逻辑推理等。以喜欢文学的学生来讲,在学习《习作——有你,真好》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风格学习名家的写作,为学生设定字数和形式载体的美文写作目标,定期向报社或者征稿平台投稿或者是在学校报栏进行展示。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创作进行指导、修订,这样的赏识方式既可以提升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学功底和知识,还能促使学生形成竞争意识,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3.营造赏识氛围,提高教学成效

一般情况下,很多的学校都会设置不一样的奖励措施,如: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评选、学习标兵、进步最快学生等,这些奖励都是赏识教育的重要体现,这些赏识的氛围创建,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使得学生感受到学校教育的人性化和科学化,并且学生在赏识教育的氛围中还能提升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为自己树立不一样的阶段性目标,逐渐实现梯度提升。

例如: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拓展性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这一部分学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学完《只有一个地球》后的自我感悟,学生自由发表言论,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交际表达肯定是不一样的,学生面对意见不一样的状况出现时,很多的学生会以自我为中心,有的学生会去评判别人的意见错误等。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必须要做好基本的指导,教师在肯定某一学生的同时也需要对其他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必须要遵循以鼓励学生为主,并且还要培养学生尊重赏识他人的思维,让学生懂得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尊重他人的表达,还要积极学习他人的意见,这样在互相赏识中得到全方位提升。

综上所述,由赏识教育引发的学生变化是借由学生的情感理解和表达来完成。可以说,赏识教育理论是现阶段教育教学创新之一。赏识教育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学习期望,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地养成积极自信的学习心态。以上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分析仅为个人浅见,就现阶段的小学教育实情分析,仍有很多需要优化提升的空间,希望各位语文教师能基于本文的分析研究继续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余东兴.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6(1):141.

[2]蒲绍群.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5(10).

猜你喜欢
运用方法赏识教育小学语文
小图标,大用途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初中化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研究
发声练习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