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树人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头戏

2020-06-21 15:27孙炜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

孙炜

【摘   要】  以德树人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头戏,笔者作为一名初中学生处主任,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不仅要全面贯彻教育局和学校领导下达的常规化管理目标,又要督促、指导班主任和学生会干部一起完成德育管理工作,牢固树立“借规则来引领,用智慧来育人,以创新来优化,凭特色来传承”的德育教育新理念,为祖国培养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本文抛砖引玉,有待于大家深层次探讨。

【关键词】  指向素养;细化规则;智慧火花;德育工作

在科技高速发展、世界瞬息万变的今天,学校德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每一个德育工作者只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培育适应时代需求的优秀人才。笔者作为一名初中学生处主任,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不仅要全面贯彻教育局和学校领导下达的常规化管理目标,又要督促、指导班主任和学生会干部一起完成德育管理工作,牢固树立“借规则来引领,用智慧来育人,以创新来优化,凭特色来传承”的德育教育新理念,为祖国培养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一、正确指向素养,彰显德育内涵

将德育的培养目标指向人才的核心素养是教育精英与一线教师的共识,德育工作的宗旨就是培养道德高尚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和乐于奉献创新的人。作为一所初级中学的学生处主任,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既要关注教师的专业素养,又要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其次,注重自身的修心养性,做到笑容阳光、仪表端庄、心理健康、行为得体、心态积极,面对违纪学生做到三不:一不大声呵斥与挖苦;二不体罚、讽刺;三不情绪失控,循循善诱地引导这些学生深刻反省自己,逐步踏上正规的学校生活。

学校正确的人才观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但以分数定英雄的风气愈演愈烈,“学而优则仕”的“人才观”还是不少教育者的通病。因此,我们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需求。一般而言,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降低学生出现违纪现象的有效途径,其关键必须要把握好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矛盾,学生违纪千万不能采取打、骂、讽刺、挖苦等手段来解决问题。譬如:笔者平时经常与违纪的学生举行促膝谈心,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教育。曾记得在2015年的春季,一个临近毕业的顽皮男生,居然屡次在车棚偷窃其他学生自行車上的比较值钱的零件贱卖出去,当时一些受害的学生及其家长义愤填膺。后来,笔者通过反复回放监控画面,发现了这个“小毛贼”。经过几次的约谈,他终于认识了自己的严重错误,并下决心改正。2018年9月10号,我收到了这个学生的一件特殊的礼物——缩放型的“教鞭”,并在信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在您生日的时刻,我只有送你这个‘教鞭,假如当年没有你的正确引导,也就没有我的今天;我决心在武汉炮兵院校毕业后,为保卫南海边疆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可见,只有正确地指向素养,才能彰显德育内涵。

二、把握细化规则,增强德育实效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假如缺乏规则,社会就不会出现秩序井然的局面。但有了规则,并非代表万事大吉了。在学校的常规管理的工作中,我们经常听到班主任如此抱怨:“学校的管理制度如同聋子的耳朵——形同虚设,学生充耳不闻,熟视无睹!”“唉,如今的孩子太不懂文明礼仪和规则了!”“名目繁多的班规不太管用,不少学生依然我行我素!” “德育教育效果太短效了,可谓昙花一现呀!”的确,现实生活中无法回避德育工作中的无奈,学生日常的行为与上墙的制度几乎脱钩了,每一个教室里的前方都有非常醒目的《中小学生守则》,可学生偏偏就在教室里时时刻刻违反了这些规则。为了扭转这一被动局面,笔者对本校“课间不玩危险游戏”这一校规作了“行动指南化”地细化:教室走道你追我赶会磕碰,上下楼梯横冲直撞真危险,相互拉扯容易摔倒出事故,弹弓刀子好玩不安全……通过规则具体化和制度行动化,本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不小的收获,最近三年连续被教育局评为“德育教育先进单位”。可见,学校的德育工作只有入脑、入耳、入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喷发智慧火花,优化德育过程

赶牛车的人,都想加快前行的速度,但有人打车,车无反应,速度依旧;有人打牛,牛儿提速,车随牛动。可见,富有智慧的故事能让人终身受益,“打车”与“打牛”的细节发人深省,尤其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心一定要用在刀刃上。

现实生活中的万花筒能催生德育的智慧之花,我们不妨对照上述故事,不难发现学校德育拥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学校德育工作的高耗低效,究其根源是在做无用功,即使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德育工作,也不能提高“纸上谈兵式”的教育效果。其实,德育工作中的心动不如行动,只有充分调学生健康成长的动力,才能事半功倍。实践证明:假如学校德育工作只是泛泛而谈的空洞说教,那么,热热闹闹的形式主义一定是劳而无功的。诸如在父亲节要求学生亲自动手为爸爸洗一次脚,那几千个学生同时“洗脚”的壮观场面如一阵龙卷风,怎能培养出真正孝顺父亲的人呢?假如在“三八”妇女节,积极开展为妈妈制作贺卡的走过场活动,那怎能教育出真正关爱母亲的孝子呢?因此,笔者要求学生平时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主动为父母洗碗、扫地,吃饭时为父母夹菜,经常为父母倒茶、倒洗脚水,当妈妈来到小书房送一只苹果时,一定要道一声谢谢……长此以往,学生的心中真正装着父母,想父母所思,给父母所需,解父母所困,从而让智慧德育不仅折射出真善美,而且渗透着润物无声的德育观。

总之,学校工作,德育为首;指向素养,以生为本;细化规则,疏堵有道;关注成长,及时应对;富有智慧,激发动力;育人无涯,开拓创新。但愿大家通过努力产生德育智慧,借助创新打造特色学校;学校德育任重道远,我将上下而求索。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
新媒体环境下初中德育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让爱滋润每个学生
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我对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整合的几点思考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浅谈班主任的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