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中职德育新模式

2020-06-21 15:27周小磊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中职德育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

周小磊

【摘    要】  中职学生处于一个学习动机不强烈、学习目标不明确、职业规划设计不清楚的阶段。积极心理学主要通过激发人体自身存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有问题的人挖掘自身的潜力,获得良好的生活,积极心理学理念与当前的中职学生德育模式相切合,结合积极心理学对中职德育课堂进行新模式探索,符合当前中职学生心理状况。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中职德育;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阶段是学生心理快速发展的阶段,此时学生容易出现身心困扰障碍,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和生活出现了心理发展滞后的情况,身心发展不匹配。中职德育课堂的重要作用是完善中职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在传统心理学思想下,中职德育课堂没有形成高效健全的心理培养体系,导致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理想。积极心理学的重点在于关注个人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个人心理状态向积极的方面发展。中职学生因为自我独立意识的增强,对教师和家长的谆谆教诲产生厌烦心理,再加上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重视,导致学生受到社会不良信息的影响,与社会人员交往并出现在娱乐场所,缺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人心理的积极导向,整个人呈现消极厌学的情绪。因此,中职德育课堂可以通过积极心理学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活动当中,以主动积极的德育教学挖掘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构建积极的环境熏陶学生,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思想。

一、用积极思想培养积极心理

中职德育课堂以往常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学生已经出现的问题心理之中,在发生问题以后再向学生传播如何避免负面情绪,缺乏引导学生向积极体验中汲取力量。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要从发展学生积极、乐观、自信、从容的积极思想开始,教师在德育课堂当中可以指导学生正确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

比如可以采取全班轮流分享的方式,通过分享生活中发现的幸福的事情,从中汲取积极的思想,激发对于生活中事物的积极体验。分享内容不局限于大事小事,学生可以分享路上看到的一朵漂亮的花朵,今天经历的一件幸运的小事,某天经历的明媚天气。学生在感慨于自身不幸的同时要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从生活中细微的小事之间挖掘积极的思想。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调节个人心理的落差和缓解自我厌弃心理,让学生正确面对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各种差异,专注于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能力,在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向,努力向自己的目标发起冲击,积极向上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二、用积极反馈巩固积极效果

中国是教育奉行批评教育的方式。学生在长期遭受打击的过程中,难以对事物抱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当学生实现目标后从教师和家长的方面难以得到积极的反馈,学生的自信心遭受打击,从而影响后续的积极心理,进而放弃了更进一步的学习努力。积极心理学在德育课堂中的教学应用要重视学生积极心理的完善,以鼓励的方式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和塑造积极的心理观念,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从而巩固学生面对事物的积极心态。

教师可以跟每个同学进行谈话,帮助学生确立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通过实现一个一个短期目标而收获自信心。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建立一个目标实现簿,将学生自我确立的目标在笔记上面进行记录,每天更新自己的进步成果,在学期中期和期末的时候让学生翻看自己的努力过程,发现自己为此做出的努力,从目标实现过程当中收获成就感和荣誉感。通过积极的学习成果反馈,产生愉悦感和幸福感,培养和熏陶个人的积极思想,培養个人对生活情趣的发掘,正确把握人生的意义。以积极反馈加强学生的积极思想,再以积极的思想去实现自我目标,让学生对个人社会价值进行肯定和自信,巩固德育课堂教学中的学习给学生带来的积极效果。

三、用积极态度塑造积极人生

积极的人生态度是由个人思考问题的方向和角度而形成的,积极的人生态度能够自我预防和治疗个人心理问题,因此在面对挫折的时候,积极的人可以通过挖掘自身积极的力量去抵御消极的心理状态。中职德育课堂健康教育要重视学生心理问题,根据学生个体心理发展存在的缺陷进行积极的鼓励和正面的评价,肯定学生自我努力的成果,塑造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使学生产生积极的自我评价,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和价值观。

比如教师可以进行学生团体心理辅导,针对中职一年级的学生可以从新生适应、心理转换调试等方面进行培养,从学生入学开始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学生摆脱原有心理问题,帮助学生规划每个阶段的目标,改变学生因为不能及时转换个人心理落差而产生的自我厌弃感,避免消极负面心理对学生健康心理的侵蚀,帮助学生塑造积极的人生态度,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困境。

总之,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中职德育新模式能够发挥积极心理学与当前中职学生心理相适应的积极作用。中职德育要改变以往对学生心理不够重视的情况,当前学生心理问题出现幼龄化的趋势,中职学生心理相较于以往而言更加消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当前中职学生面临的心理困境是当前中职德育教学的重点。教师要发挥德育课堂的作用,帮助中职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完善人格、健全心理,让学生在今后面对人生中的各种障碍时始终坚持不懈,以积极态度塑造积极人生。

【参考文献】

[1]贺彦芳.当前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J].科教文汇,2013(11):193-194.

[2]李红.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J].文理导航,2018(7): 91-91.

[3]荣爱珍.积极心理学视域下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基于广东黄埔卫生职业技术学校的调研[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2).

猜你喜欢
中职德育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论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案例的选择与使用
提高中职德育管理实效性的探索与研究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