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内部审计模式探析

2020-06-21 15:34程晓苏若云
中国内部审计 2020年6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审计监督公立医院

程晓 苏若云

[摘要]本文探讨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如何运用多种审计方法,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采用应急审计模式,为构建疫情防控应急监督机制提出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公立医院    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    审计监督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国紧急启动应急防控机制,各医疗卫生机构紧急参与防控工作。在此过程中,必须监督保障各类防护用品、消毒物品、药品、救治器械等防控物资供应安全、及时、准确,落实到位,统筹协调,确保满足防控需

要。医院作为医疗应急救援的主要承担者,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监督应急模式,对今后应对突发公共衛生事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一、医院应急审计监督的必要性

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意外性、群体性特征,会造成资金、设备、器械、药品等医院内部监督敏感点的流量急速增大,并且突发许多新的监督敏感点。与此同时,整个医院乃至社会进入紧急状态,正常工作秩序临时被打乱,医院内部审计监督部门需要在一种非常态环境中开展工作。疫情暴发以来,各医院快速反应、积极行动、严防死守,全方位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医院内审部门也迅速反应,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内部监督工作,在分析突发事件风险导向基础上,对新冠肺炎防控物资及捐赠物资等进行内部审计,提出改进建议。

二、医院应急内部审计模式的构建

(一)加强疫情防控相关制度审计监督

医院内审部门应针对防控工作运行中的薄弱环节,督导相关职能部门从源头上堵塞管理漏洞,从流程上建议优化和再造,并督促立行立改。要及时提出审计建议,督导制定关于接收使用社会捐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物资的规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物资紧急采购管理制度、领发管理制度、调拨物资管理制度等;梳理捐赠流程、物资配备申请流程、验收入库配送流程、调拨物资验收入库流程等,明确物资的接收、划拨、管理和使用等各环节管理办法。

(二)加强社会捐赠款物审计监督

疫情期间,医院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收到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捐赠的疫情防控资金和各类物资,由指定科室在医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接收、管理和使用。

内审部门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卫生计生单位接受公益事业捐赠管理办法(试行)》等法规文件要求及医院防疫工作实际,检查疫情防控捐赠款物收拨及使用情况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对社会捐赠款物接收、划转、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审查捐赠款物台账、资金拨付和物资调拨相关手续履行、库房管理等情况,确保物资安全完整、流向可查。

(三)加强疫情防控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监督

一是审查疫情防控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促进提高资金物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审查本单位收到的疫情防控专项资金是否专款专用,使用程序是否合规;各项支出有无严密的审批手续,用途是否符合要求;资金使用过程是否合理、合规,有无随意扩大开支范围、提高标准、损失浪费等现象。

二是审查财务部门是否对收到的财政拨款单列收支。是否按照人社部、财政部关于建立传染病疫情防治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和加班值班补助发放的相关规定,依规落实补助政策;人事部门是否做好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人员统计和台账登记。

三是审查收费部门是否认真执行国家和省级新冠肺炎有关医疗救治政策,严格落实确诊和疑似感染人员医疗救治费用,是否存在擅自扩大或缩小保障对象范围、擅自扩大医保基金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保障范围的现象,切实保障医保基金和财政资金的安全。

(四)加强物资设施设备采购审计监督

加强对采购部门规范执行紧急采购政策的监督。按照“突出重点、保障急需”的原则,对疫情防控期间急需紧缺的物资、药品、检验检测、重症救治等设施设备开设紧急采购渠道,进行必要的添置和改(扩)建,确保急需物资、设备及时到位,保证医疗救治需要。审查物资采购过程的资料,包括防控物资采购项目采购文件、佐证资料(说明书、实物图片、微信、QQ议价截图)及相关会议纪要等,审查是否存在擅自扩大采购范围、账目不清、采购流程不规范等问题。

(五)加强资金物资分配、拨付、使用跟踪审计监督

疫情导致防控的必需品——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成为稀缺资源,远超市场常规供给量。全国各地政府部门紧急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对医院的非货币性物资进行统筹调配,包括医疗器械、卫生材料、药品、消毒类物资、防护用品用具及非医用物资等。

内审部门应加强物资分配、拨付、使用等的跟踪监督,明确对调拨物资进行分类(按照调拨物资的属性进行分类:医用物资、非医用物资)、分层(在分类的基础上对每类物资的主要用途进行分层,明确使用科室与使用范围)、分库(根据医院物资归口管理部门的设置,对调拨物资库房归属进行统一及时分流,如消毒类产品分流至药剂库、非医用口罩分流至其他材料库,以保证调拨物资及时应对所需)管理。采用资料检查法审查调拨物资的入出专账以及是否集中存放、定期盘存等,确保账物相符。

(六)加强疫情防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审计监督

内审部门应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系列指示精神、本单位决策部署及工作安排,监督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是否执行到位,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完善意见和建议,通过后续跟踪,强化审计结果运用。

三、疫情防控审计问题与对策

(一)接受社会生活慰问

一些爱心企业及个人踊跃支持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到医院慰问抗疫一线人员,捐赠蔬菜、牛奶、面包等生活物资。但有些物资没有相关凭证,同类或类似的市场价格也无法进行可靠计量,并且质量参差不齐。内部审计经审查慰问生活物资台账及慰问品情况统计表,审查使用是否经医院集体或内部民主议事会议决策,是否存在接受捐赠管理办法禁止的相关行为,是否违反“九不准”要求,提出如下建议:因生活物资不好计量计价,不易保存,入账核算缺乏基础,只需做好实际使用情况记录,制作接受慰问品情况统计表,准确、详实地登记捐赠物资受赠方、捐赠方及慰问品的详细内容,依法依规接受社会各界对医院的主动捐赠。

(二)接受捐赠医疗设备和物资

对医院收到捐赠的各类医疗设备和物资,应做好捐赠交接手续并妥善入账使用,但实际工作中遇到如下问题:一是收到的捐赠设备不是医院现有病人治疗所需要的设备;二是部分捐赠物资存在数量差异、次品等情况。内部审计经审查相关凭证及台账,提出如下建议:经捐赠人同意,将不需用的设备赠予其他有需要的医疗单位;存在数量差异的物资,按实收数量入库;未达到医用级别的物资分类发放;对收到的次品,如霉变、严重异味的口罩等物资,由两个部门认定后进行报废,拍照留证后下账处理。

(三)接受调拨物资

对收到调拨物资存在的问题,如部分调拨物资不符合国家医疗卫生相关规范,资质不齐;调拨的95%酒精瓶体无卫消字号证号、皮肤清洗液生产许可证号为妆字号等,内部审计经审查调拨台账,抽查部分物资周边医院价格或淘宝、京东等网上价格,审查采供科询价记录,提出如下建议:一方面,对于调拨的不符合卫生规范的物资,可用于非临床科室。比如,酒精可供医院公共区域消毒使用,皮肤清洗液可供非一线防控人员使用。另一方面,对于疫情防控应急物资市场价格明显高于正常采购价格,采供科应采取灵活便捷的询价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电话、微信、QQ、现场询价等。

(四)驰援武汉医护人员物资配备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武汉新冠肺炎感染的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紧急组派各省医护人员奔赴武汉开展救治工作。全国各省市医院也派出数批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医院为每位赶赴武汉的工作人员配备外科口罩、防护服、手消毒液、成人纸尿裤等。对此,内部审计可重点审查实际出库数量与明细清单是否一致、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是否存在浪费现象等。

四、疫情防控审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提高政治站位

要提高政治站位,发挥内部监督常态化作用,以党和国家工作为中心,调整审计工作重点,坚决维护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按照党中央要求,进一步增强前瞻性和政治敏感性,守住风险底线,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提出加强监管和风险防控等建议。

(二)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

疫情十万火急,防控分秒必争。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是风险防控的一般规律。面对内部监督的敏感点,审计要掌握主动权,将审计关口前移,加强对内部监督风险敏感点的前瞻和预判。通过系统梳理风险隐患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加强持续监控,及时跟踪、排查和预警异常情况。

(三)关注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审计人员要有全局思维。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不放过细节,从细微处入手,寻找疫情防控内审工作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对党和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实行跟踪审计,关注重大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强化信息互通、信息共享及资源互助,形成高层次趋势性预测、风险揭示、机制缺陷预警等制度性成果。

(四)创新思路解决现实问题

疫情防控中新的监督敏感点层出不穷,新问题不断涌现,内审工作需创新思维,及时调整工作模式,探索多视角、多专业、多类型的审计组合方式。通过创新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实施审计现场配合、过程融合、成果综合的审计工作模式,提升审计时效。

此次疫情防控对医院内审部门进一步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予以多方面启示,应通过审计结果整改后续跟踪的制度化、常态化,形成督促单位内控管理的长效机制,以进一步强化审计结果运用实效,发挥审计“悬剑”作用。

(作者单位:绵阳市中心医院,邮政编码:621000,电子邮箱:15776095@qq.com)

主要参考文献

陈赟.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创新思路[J].中国卫生经济, 2019(6):91-93

王东.关于灾难医学管理学学科建设的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1(1):9-10

周亮,周瑞敏,王有志等.地震災害中构建医院内部监督应急机制的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 2008(9):580-581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事件审计监督公立医院
公立医院文化对党建政工的有效促进
基层医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能力建设探讨
公立医院总医疗费平均增幅须在10%以下
从辅导员角度谈高校校园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对工作
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失效成因及治理路径研究
电网企业小型基建项目的审计监督和改进对策
基于我国国情的COSO报告应用研究
试论新闻记者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正能量的传播
医药:3500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
卫生应急指挥平台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